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

在这座高低不平的城市里

隐藏着茶馆、酒肆、吊脚楼……

大家都说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建设得太快,

城市森林起来了旧时味道却丢失了。

但是繁华都市中的中古市井,

隐藏林立高楼中的老街巷,

以独特的魅力和接地气的生活氛围还在延续。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

图:图虫@TP-W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3)

图:图虫@liuxingyu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4)

图:XJH绿色的日子

老街像个时光机,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了一起,黄桷树下斑驳的阳光,古朴的老宅或是待拆迁的旧屋,相处多年友善的邻居……老街生活的慢调悠闲,市井生活的浓郁安详,述说着这座山城的悠长故事。Feekr带你去留住重庆城市深处的根~

下浩老街

旧重庆的真实缩影

◆老城的旧时光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5)

图:图虫@liuxingyu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6)

图:安de杰

下浩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早已淡去,老街只有老人留了下来,也留下了最平实本真的部分。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吊脚楼、石板路和沿街叫卖声的重庆;在这里,几房木桌,一壶茶,一桌麻将,孩童的嬉戏以及猫狗百无聊赖地摇尾成了难以割舍的记忆。只是隔着一条江一座桥的距离,老重庆的气质在这里一览无余,连《美国国家地理》都发文推荐。

◆回归安宁的冻绿房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7)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8)

在下浩老街一棵黄桷树旁藏匿着一个小房子,也许是水泥森林的铜墙铁壁让人麻木不安,女主人敖溦用了半年时间改造老宅,取名冻绿房。这里的家具有很多是从拆迁房屋的废墟中翻出来的,复古水泥墙、老藤椅、铺着扎染蓝布的茶桌,每一处都像旧时光在流淌。

黄桷坪正街

自在艺术的旧时光

交通茶馆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9)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0)

图:图虫@名字已被使用ZYG

这家开了近30年的老茶馆,算是迄今为止还维持着老茶馆原貌和价格的为数不多的茶馆了,它早已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斑驳陆离的墙面、有些松动的石板地、二十几张略带裂纹的八仙桌,还有老重庆的茶香味道……一走进交通茶馆,就会以为走进了八十年代封尘的老时光中,看着茶馆里的人来人往,听着棋友的激烈争执,还有掺茶人时不时的问候。

涂鸦艺术街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1)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2)

在重庆,似乎再没有哪条街能有黄桷坪那样的绚丽多彩,漫步川美的老校区便是满满的艺术气息,而在校门外1.25公里的街道两旁是五颜六色的涂鸦作品,墙上、门上、居民楼上,俨然一个街头艺术展,又像是穿越到极具个性的漫画世界。

◆漫步在川美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3)

图:RF淡水海边JM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4)

图:PP

“我不在大学城看展,就在黄桷坪老美院拍照。”每个川美人心中都揣着一个“黄桷坪情怀”,黄桷坪是老美院,是永不打折不降价的植英斋和笔啸轩。川美的老校区,像是一个微缩版的北京798,除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和周围文艺的小店铺小酒吧,这里秋天的银杏也是美得不像话。

◆藏匿的地道美食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5)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6)

图:蜂鸟@千里狗

逛完涂鸦街还可以去吃有名的梯坎豆花饭或是胡记蹄花汤,就着麻辣的蘸水,新鲜的豆汁与米香混合在一起,与当地人混迹一起吃食,感受市井与艺术的交替。到了晚上,这里还有重庆最好的夜市,小摊小贩齐聚一堂,美院学生会来卖卖手工艺品之类的,还物美价廉哟!

梯坎豆花:黄桷坪正街213号

中山四路

满载历史的最美街道

◆历经风雨的过往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7)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8)

图:微博@重庆崽儿-Tony

中山四路抗战文化一条街 ,是老重庆寻常巷陌的代表之作,在斑驳树影中掩映着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这条复刻了泱泱大国如晦历史记忆的长路,这里历史遗迹很多,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的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

◆重庆最美街道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19)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0)

图:微博@重庆崽儿-Tony

过去,这里记录伟人的足迹、中国的历史;如今,你依旧可见人文与建筑之美,除了沿街散落的旧街遗址,石砖、青瓦、绿荫都点缀着这个最美街道。中西合璧的青砖带瓦林立两侧,西式古典融合中式的诗意。在这里,秋冬的银杏树也金黄的灿烂。

弹子石老街

日常的生活味道

◆老街的日常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1)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2)

图:LOFTER@大木

与朝天门隔江相望,一条石块路从江边顺坡而上,是狭窄的、不规则的30多条小巷民居,老街随处可见裸露的水表,交错的聚在一块;收废旧物品的小贩穿梭其中,吆喝着;透过颓败的围墙,可以见到远处高楼林立的渝中半岛;一些老人坚守在这里,支开小小的摊位,卖点小东西,方便着邻里邻居。但也据说这个渐渐“消失”的老街马上要重新开街了。

◆地下通道老茶馆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3)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4)

从熙熙攘攘的大街钻进小巷,在荫凉的地下通道里,你会看见一张张桌子、一把把椅子摆放在那,人们喝着茶聊着天,消磨时光,这就是弹子石的老居民常常聚到此处的“地下通道”茶馆。这里有两家茶馆,一家有名字一家没有。来茶馆喝茶的大都是些老顾客,和交通茶馆一样,这里俨然成为老人们的生活习惯。

◆三拖一老火锅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5)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6)

弹子石老街三拖一老火锅在弹子石深处,据说是没得店名的,这只是民间称呼而已,只有四张桌子,下午5点开门晚上11点后不接客。 素菜全部一块钱!据说分量还很足!这家店会勾起很多重庆人的回忆,老板娘说不拆迁会一直开下去的。

山城巷

靠山临江的最美小巷

◆山城步道的安详与平和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7)

图:代代木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8)

图:图虫@liuxingyu

起起伏伏的山坡梯坎,让步道成为山城独有的风景。长长短短的山城步道有很多条,山城巷就处在风景最好的第三步道的前半段。这里不仅串联着老重庆的历史文化记忆,也是老重庆市井生活的缩影,你很难想象一里之外就是林立高楼和车水马龙,而老巷内是栈口的小卖铺,屋顶的腊肉和围坐聊天的老人们……

◆法国仁爱堂,镌刻在墙上的旧影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29)

图:图虫@liuxingyu

山城重庆一日打卡(走过这几处藏在山城角落的寻常巷陌)(30)

图:异教徒

山城巷80号,有一座西式建筑,名为法国仁爱堂。前身是1902年法国人创建的“仁爱堂医院”,也是重庆市第一中医院的前身。因逐渐成为危房,拆除了主体建筑的西侧,曾经的华丽的老建筑在岁月的流淌中逐渐的消逝在人们的视线里.......

十八梯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老的旧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渐渐逝去,这些老街巷的深处,才是这座城市的根。如果来到重庆,有时间就去看看吧!

特别说明:未标明来源的图片来自网络,若知来源,请告知小飞君,有劳啦~

当季精选主题游

回复绿色关键词或点击浅蓝色字体直接跳转至文章。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往期精选推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