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涌豪推荐的经典书籍(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独处)

《独处的风景》是著名学者汪涌豪近十年文章的结集,分随笔、评论、序跋、访谈四部分,讨论传统文史与中外艺术,其中对留存于谱录、器物乃至植物上各种文明与文化的评述不唯识见高迈、思理清顺,还极具博雅通人的纯正趣味。作者认为这种讨论与评述既关涉价值观,更凸显主体性,需要懂得独处的人凝聚起过往的经验,作出独立的判断。

此文为作者汪涌豪与作家潘向黎的对谈,进一步阐述独处的意义。

汪涌豪推荐的经典书籍(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独处)(1)

《独处的风景》汪涌豪 著商务印书馆

笔底流淌的劲道并未减退

汪涌豪:非常感谢读者的关注。这是我第三本十年集,我在30到40岁间出了《批评的考究》,40岁到50岁出了《言说的立场》。这两个十年,或许因为年龄,对许多事都感到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现在看,有些话可以不说,有些说了也未必对,还是应该多观察、多思考。不过,读书人终究靠文字自存,所以择50岁到60岁写成的文字,不久前又新出了这一本《独处的风景》。但基于上述认知,它已从周遭纷乱的事相后撤,更多关注名物、考古与诗歌、绘画等,目的是希望由此回光内视,更多检点内心。

汪涌豪推荐的经典书籍(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独处)(2)

学者汪涌豪

有人告诉我,这些看似小众的话题早已大众化了。但在个人看来,可能大众喜欢的那些小众太过浪漫不真了,对此,我保留自己的判断。这些判断虽然落伍,但让我心安。我佩服两种人:一种走在时代前面,敢冲冒风寒,他们是先知,了不起;一种掩身人后,甘为时代的殉道,也大不容易。我两者都做不到,只是经常一人独处,顾恋过往,所以给书取了这样的题名。当然这并不意味我的人生观消极。事实是,独处给我带来的好处远比群聚多得多。而这,是我今天特别想分享给大家的。

独处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独处,怎样体会和把握独处才有利于舒放身心,找回自我,我书中每一篇都在回答这个问题。有些看似没直接回答,但个中体会多从独处中来。在对独处的意义有所展开前,先听听向黎的意见吧。之所以请向黎,是基于与她多年的相知。她不虚夸,有一说一,所以我重视她的评价。

潘向黎:很高兴有这样的相聚。我跟涌豪兄的交集有点特殊,虽说是多年的朋友,但首先是他的读者。他专业研究古典文学,长于理性,此刻却开启另一扇门,以另一种面目站在我们面前。通过他独处中写就的文字看他的内心,让写小说的我感到非常新奇。而其中最感兴趣的是,时光如水,每一个十年的变化太大。现在涌豪兄的内心是否真的很安静了?平和的水面下流速是否变得迟缓?我觉得很多人变平和后,内心流速会随之变慢,激情与哲思为庸常的人生消磨殆尽。但读了这本书,我感到他没有。他内心平和,笔底流淌的劲道却并未减退。对此,要向他表达敬意。

汪涌豪推荐的经典书籍(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独处)(3)

作家潘向黎

面对真实而不完美的自己

汪涌豪:谢谢向黎!其实对每个人来说,激情之流随时间趋缓是一定的,这也是个人变得越来越喜欢独处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仅因为是这样,独处有什么好?所以,我想对这个看似意思清楚其实需加分疏的题目做一点展开。

孤独是现代人的通病。英国作家莱恩《孤独的城市》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想被看见,被包容,被接纳,但同时又怕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种既不想孤独但又害怕群处的感觉各位都有吧,并且相较于孤身一人带来的寂寞,有时人群中的寂寞更让人难以忍受。我想说,此时如果你够认真,就会找一个地方,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如何从现实中抽身出来,去找到抵抗孤独的道路。独处和孤独因此不是一回事。我甚至觉得,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自我,能否找到自我,某种意义上就看他能不能独处。至于我的结论也很简单: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固然难称完满,但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更不值得过。

独处有三种,一种是被动独处,它非出于自愿,只因人独立性差,环境适应不良,故有交往恐惧,久而久之,只能退回个人狭小的天地。这种独处带给人负面的体验,是让人常将其等同于孤独的原因,亟须以积极勇敢的态度克服。一种是虚假独处,即不以为独处可使人成长,而只因为这个世界,不能带给自己实利的人太多,能带给自己好处的人太少,所以看似清高孤傲,其实精于算计。用李贽的话是“时隐”而不能“身隐”,用大家更熟悉的白居易的话,是“中隐”而非“大隐”。“大隐隐朝市”,太喧闹;“小隐入丘樊”,又太冷清,所以他会认为“中隐”最好,“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这种刻意的独处,生活中常见。

个人以为值得践行的是第三种积极的独处。它基于人主动的选择,目的不在孤芳自赏,而在卸去人格面具,放下心理戒备,面对真实而不完美的自己,以获得准确的自我认知,并发展出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精神分析学大师温尼科特认为,拥有这种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各位都熟悉,他也认为“积极的独处是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请注意,这里的独处不仅就空间意义讲,毋宁说更有心理意义。

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男爵》,写一个叫柯希莫的男孩,反对残害动物,因拒吃姐姐做的蜗牛,被父亲呵斥,一气之下爬到树上再不下来。这个情节当然是隐喻,隐喻人对文明社会的叛离,对原始野性的回归。柯希莫最后完全融入森林,因在大自然中汲取了智慧,终于开拓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小说就此告诉人,要看清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迷失、完整感丧失及生存焦虑,就应该与地面保持距离,善于独处,这样才能找到另一个价值空间。我想问,这种自我迷失、完整感消失和生存焦虑,各位有吗?譬如面对糟糕的婚姻、过时的人际关系,还有生活中不时浮现的让人厌烦的人,你们难道不感到通体不得自由?如果是,那尝试过用独处来与之抗争吗?

汪涌豪推荐的经典书籍(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独处)(4)

《树上的男爵》

读书应与书性命相见

潘向黎:涌豪兄对独处的分疏很有见地。让我想起有次去南京,见中山陵秋景,脱口感叹“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情形。作者韦应物想念山中修行的朋友,想赠酒以慰。两人看似都很寂寞,但分明又不寂寞,因为他们内心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只是身边没人而已。他们的需求都是精神性的,此即所谓孤独而不寂寞。

我进而又想,生活中人数只要超过一定规模,每个人与他人的相聚一定会变得无效吧,因这个时候,为人群制定的社交法则会发生作用,譬如你得与人寒暄,说一些不走心的话,结果是,多数人不可能从这种相聚中获得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独处很有必要,它能带给人一种破壳的感觉。每个人在社会上行走,都不免带层壳保护自己,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但独处就可以把壳卸下,坦然面对自己。如果人总是礼貌周全,总得配合环境,时间久了,会讨厌自己的,即使读书也会读不进去。因为你是带着壳读,边读边想,这个观点某学界大咖肯定不会同意,那个表述好像在影射某人。这样想着,你做得成纯读者吗?有真正在独自读书吗?虽然一个人在书房,满脑子都是他人,身边站着无数人,这不是好的读书方法。

读书应与书性命相见。同意就同意,追随它往下走,不同意就不同意,停下来想一想,然后走自己的路。总之是一种既追随又对抗的关系。唯此,你必须独处。所以我觉得独处还有一重意义,就是它能带给你真正有效的交流。写作者和写作者是什么关系?是通过文字相见。这个听上去平淡无奇,但我觉得很高级。平时人们仅以皮囊相见,但当我们读书,比如我读涌豪兄的书,或者他读我的书,我们摆脱了皮囊,是站在灵魂的巅峰相见的。所以写作对我来讲永远有意义,它能赋予独处以特别的意义。我们表面上或许孤独,其实一点都不寂寞,我们很自由,很开心。

汪涌豪:向黎说得非常好,她所举的生活场景如聚会、读书,足以丰富我的表达。确实,生活中有些人爱热闹,要他独处比受刑还难受,所以他会整天找人聊天、派对。有的是因为性格,无可厚非吧,但也有人是因为害怕与真实的自己照面,久而久之,真实的自己也就消失了。叔本华曾直斥上流社会的社交使人变得平庸,失去自我,因为它对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深恶痛绝。他甚至认为,人对社交的热衷程度与他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话说得绝对,但值得人深思。还有,人倘热衷通过群聚抱团取暖,通过别人的回馈才感到自己存在,这样的人诚如尼采所说,必会依循别人的判断或向黎讲的社交法则行事,而不能听命于自己,最终失去自己是必然的。所以萨特说:“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说明你还没有和自己成为好朋友。”

至于说独处能带给人自由,更是深获我心。对此中国古人都有论及,庄子所谓“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个“独”就可理解为独处。它告诉人在独处状态下人可以拥有世界,交通天地,可达到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有时派对上的狂欢象征的恰恰是一个人的孤独,而独处反而才是这个人内心深处正发生着的真正的狂欢。在这种自得其乐中,天把万物之理赋予了人,人的性分因此具备可作持续探求的一切,可因为抵达与天合一的至诚境界而体会到莫大的快乐。这样的人因为自身拥有很多,别人可给他的东西就少,别人没什么可以给他的,就意味着不能任意支使他,他也就无须循他人的意志,挣脱名缰利锁,获得充分的自由。想想这个道理,是不是对破解现代人的功利心具有启示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才会说,“谁要是不热爱独处,他也就不热爱自由”。

因此所谓独处,不是指一个人心如枯井,面如死灰,而是说他有内省,善慎独,能不断地学习,安静地思考,然后再把思考加到另一重思考之上,这就是所谓的反思了。这样你自然会享有精神的自由,感到莫大的幸福。与孟、庄同时而稍晚的西塞罗说过:“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为什么?因为他不假旁求,他自圆自足呀。叔本华也说过,“我的拥有就在我身”,他认为这是构成幸福最主要的内容。一个人能力和他所得正好相当,而他的所得又正好与他的理想重合,这是多么难得的幸福!前面,向黎说独处让人感到很自由,又很开心,我想她说的开心,应该就指这种幸福。

真正的独处,不是孤傲和冷漠

潘向黎:我补充一下,假如不是被扔到人群里,而是在茶馆或书店相遇,那我还是能和朋友聊得很开心的,甚至可以听到很有意思的话,这种交往对人生是有意义的。反之,人很多的场合,大家必须遵守社交规则,我就不能把某人拉到一边开小会,不搭理其他人,这样既轻忽了主人,也怠慢甚至冒犯了别人。所以,我通常谨慎地对待一般意义上的社交,但既然去了,会服从一般的社交规则,跟每个经过的人微笑点头,该碰杯就碰一下杯。相比之下,我当然喜欢小范围的聚谈,不然就独处。

汪涌豪:我觉得这个补充很好。我想各位一定不会误解我的意思。真懂独处的人不是孤傲、冷漠、自闭,因经由独处时的学习和反思,他特别能包容,特别善解人意,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回到刚才说到的《树上的男爵》,大家可以看到,柯希莫始终关注地面上的一切,而不是说住到树上就抛弃、鄙视地面了。相反,他不但没放弃学习,偶尔还下来恋爱。想想柯希莫是那么清醒地选择树上的生活,而我们仍在地面上寻找迷失的自己。我们似乎还不明白真正“灵魂的生存”应该从哪里开始。这是我读这部小说最深切的体会。作为肉体的存在,虽说每个人有各自的生存方式,但作为“灵魂的生存”,应该从独处开始,并必须也必然从独处开始。

做到了这一点,我想说,即使再置身人群中,他依然能够独处,甚至就仍然在独处中。因为他从未迷失,随时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同时具备与别人的共情能力。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过是脱弃了平庸和鄙俗。还有,他不认为人只能与自己达成完美的和谐,与朋友甚至伴侣都不能,这不是我向往和践行的积极的独处。真正积极的独处不在表象在精神。它既严守分际,又对别人抱有绝大的尊重,对世界怀有绝大的善意。这才是独处的高境。

最后谈谈如何独处。首先是阅读,它是独处最好的方式,成本低,收益大,没有干扰的阅读尤其让人长进。几年前,美国记者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对人们在喧嚣中读书,结果只会在字表滑行,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深致感叹。他提醒我强调,独处中的阅读首先应该是不求快、不贪多、不读爆红书的“品质阅读”,其次应该是不为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阅读”。有时人和书的相遇真是奇迹,一旦打开,竟觉得此生属它。如果你人生中发生过这样的事,那么恭喜你,你必定更能忍得寂寞,乃或根本就不会觉得寂寞。

汪涌豪推荐的经典书籍(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独处)(5)

书房 幽斋/摄

其次是玄想。要放空自己,让灵魂从极想中出走,去不断探索思维所能到达的边界,上午做陶渊明,下午化身为斯宾诺莎,这样才可能领悟世界的广大和人生的丰富。并且,你不能老想着生的快乐,还要探索死。死是生的另一面,它背向我们,需要人发挥玄想才能与它照面,才能意识到排除它为代价得到的只能是封闭的生命。然后不会依一般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安排自己,蝇营狗苟,患得患失。而会觉得,就像翻过一页就是百年,有一种新的尺度教自己超越日常的鸡零狗碎,去思考人类整体性的精神出路问题。这样你的生活会获得另一把标尺,你的人生会变得很阔大,因为比例尺不一样了。

再次就是旅行,最好是一个人旅行,因为它最适宜让陌生的事物催生新奇的思想,壮阔的风景造就谦卑的人生。大天大地使你切实感受到个人的渺小,从而不断调整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将看人与审己合为一体。结果你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直到有一天由衷地发现你的任何远行都是为了回到自己。

最后我想引帕斯卡尔的话收场:“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我们不能够独处。”我希望各位能与我一起体会这句话的深长意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坚强。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来源:作者:汪涌豪 潘向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