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回广西需要报备程序是什么(广东多地紧急提醒)

2021年9月21日

哈尔滨公布新增确诊病例轨迹河南襄城发现1例境外输入复阳病例

以上病例均乘飞机从广州白云机场入境

河南襄城病例还曾在

广州市客运总站搭乘大巴

广东多地提醒

从哈尔滨来(返)当地人员请速报备

广州疾控:非必要不前往黑龙江、福建旅行出差

9月22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9月7日以来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所有穗康码“红码”和“黄码”人员均需第一时间到所在居委(村委)、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

建议市民合理安排出行,近期如非必要,不要前往黑龙江省、福建省旅行及出差。确需前往的,请提前向所在居委(村委)和工作单位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

外地返穗,应自我观察14天,做好健康监测。工作(学习)地点为人群较为密集、空间相对密闭的场所,如学校、餐厅、电影院等,建议返穗后主动做1次核酸检测。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居委(村委)、所在单位或所住酒店,及时就近至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并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广大市民应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一米线、防聚集等防护措施,并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

佛山疾控:这些人员尽快开展核酸检测

9月21日,佛山市疾控中心发出提醒:

一、9月7日以来从哈尔滨市来(返)佛人员请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所在单位、所住酒店报备个人行程情况,自觉服从辖区的疫情防控措施安排,并于12小时内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二、持续关注自己的粤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报告,并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三、合理安排出行,不前往疫情发生地区。确需前往的,请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并在出行时保持高度警惕,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返佛后,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并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四、广大市民要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可疑新冠肺炎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从广东回广西需要报备程序是什么(广东多地紧急提醒)(1)

茂名疾控:这些来(返)茂人员请速报备

9月22日,茂名疾控紧急提醒:

1. 主动报备。9月7日以来从哈尔滨来(返)茂的人员,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居)、所在单位、所在酒店报备相关情况,并积极配合当地的疫情防控措施。

2. 检查个人粤康码。如显示为黄码,请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到就近医疗机构的“黄码”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如显示为红码,请尽快与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配合防疫人员完成信息核实和下一步健康管理。

3. 加强自我症状监测。外地旅游、出差返茂,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实报告相关的旅居史和接触史。

违反防控规定还撞倒医护人员

汕尾一男子被拘留10日

当前,疫情防控正在关键时期,可仍有人心存侥幸,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欲不佩戴口罩强行进入医院,甚至撞倒医护人员。

9月12日,黄某(男,35岁,陆丰市人)进入汕尾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时,不听医护人员劝阻、不戴口罩直闯“预检分诊”岗位,并撞倒医护人员,造成一名医护人员受伤。接到报警后,汕尾市城区公安机关民警立刻赶赴现场处置。

目前,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对黄某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扰乱医院秩序的行为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200元。

警方提醒: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希望广大群众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增强法治意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您和家人的安全。同时,公安机关也将继续保持对涉疫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在官网发布

2021年中秋国庆假期健康提示称

旅行归来,应自我观察14天

一旦出现可疑症状

在做好防范感染他人措施的情况下

应及时就医

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疫情防控勿放松!

综合:广州疾控i健康、茂名发布、佛山发布、汕尾发布、南方 客户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来源: 大洋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