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1)

气象灾害重在“防”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在我国,每年多多少少总会出现一些由于暴雨、台风等造成的洪涝灾害,甚至可能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2)

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想必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城市内涝、水库溃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山洪重大气象灾害,有可能造成局地水污染、电路不通、燃气管道受损等,最直接影响公众“生命线”的就是家里停水、停电、停气。

防患于未然

一旦遇到家里停电停气别慌

这份指南请收好

1 停水

在“生命线”三要素中,确保水的供应是最需要做到的事,以最低限度用水量,预先做好水的储备吧。

一个家庭应该储备多少的水呢?

生活中,每个人一天中的用水量多少差异较大,如果按一个成年人3L/天的必须用水量的话,大约一个家庭3人一天就有9L的用水量。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3)

从停水到管道修复、消毒等处理,按需要1-2天的时间,那么,一个家庭至少平时的储存18L左右的水。大约是一个大的桶装水容量。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4)

在农村和城市生活,储存水的多少也应该有所不同,特别是吃井水生活的山区农村,水污染后恢复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些,平时水缸里的水更应该多储备些。

气象灾害偶发,储存的水怎样确保卫生合格呢?

水是生命之源,刚买回来的桶装水都是密封状态,这样能防止细菌进入桶内影响水质,将桶装水打开后,水与空气接触,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滋生细菌。

未开封的桶装水可以放三个月左右,开封后的桶装水保质期只有15天左右,所以,最好在一、两周内喝完,再换新水,这样才能保证水的质量。

2 停电

气象灾害导致的停电通常突发性强。为了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麻烦,提前储备一些照明物资极为重要。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5)

照明物资按照储备方便、用起来可持续性强的标准,手电筒跃居榜首。由于市面上手电筒种类繁多大小不一,有充电式还有电池式,建议最好选择电池式,虽然装电池的手电筒听起来很老土,但绝对是拯救停电的“照明小能手”。重点是使用的电池储备起来方便。

一个家庭应该准备多少电池呢?

一般一个手电筒6小时会消耗3节5号电池。6个小时的照明大概是一个晚上用的量,如果停电三天的话,一个家庭有可能需要备9节电池,以此类推即可。如果人多房间多的话,也可适当多准备一些。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6)

3 停电 停气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既停电又停气,着实让人着急。没有了燃气,靠电磁炉电饭锅做饭的梦,也恍然成空。所以最好提前储备一些容易保存使用方便的食物。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7)

何时储备最合适?

每年6-8月是河北汛期,7-8月主汛期是暴雨多发时期,上汛前提前做好停电时的照明物资储备最好。食品类提前1-2天储备为宜。

4 防疫储备

在做好突发气象灾害家里生活储备的基础上,面对常态化的疫情防控,还需要做好以下储备。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8)

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知识点(12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