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必须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阅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必须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
今天 ,我们正式开始利用网络直播给学生们上新课了,我本学斯任教八年级语文,今天上的课文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的第一课时。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应该深入一点进行思考的:
一、《社戏》的创作背景: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如刚刚经过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
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者正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加紧奴役和盘剥中国人民。鲁迅于1902年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留学于日本,1909年至1911年年底先后任教于杭州、绍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主义的清王朝,于1912年1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对此,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和支持,并应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员,后随教育部迁北京。此后接连发生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他说“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终于使他认识到,经过辛亥革命,中国的社会现状“招牌虽换,货色照旧”,没有什么改变。
十月革命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暴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起来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敌人接连投去匕首和机枪,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的立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表了小说《社戏》。
二、文章 “社戏”为题到底恰不恰当? 有人认为《社戏》标题不怡当,理由是全文写社戏的内容太少。的确,探讨这个问题,不但可以理清文脉,而且可以明了作者处理材料的匠心。其一,本文直接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其文字都跟看社戏有关。其二,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社戏相关联的人与物。《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及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入民的思想感情。也有人说这篇文章以去看社戏为线索,写出了一系列的人、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桥村在我是乐土"的主旨,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些仅从作者处理材料的匠心角度去考虑題目的说法固然都有道理,但似乎总感觉还差点什么。如果仅仅认为《社戏》通过“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オ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种理解又不免太简单化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与结尾那怅然若失的情感联系起来看,作者似乎还有更深的情感在里面。那么,作者在文中、特别是结尾表现的思想感情究竟是什么呢?
缺少什么,オ会思念什。失去什么,オ会思念什么。上世紀20年代初的鲁迅还缺少菱角、罗汉豆、茭白吗?不会。所以,他“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那“留存”的“意味”才是他真正所缺的。“惟独在记忆上”那点点滴滴的“意味”オ显得那样可贵。那种“意味”就是思念,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思念是什么?是明月,是玉笛,是寒雨,是青山;是流水落花、一川烟草,是南国红豆,难道他就不能是社戏、罗汉豆?明月、玉笛、寒雨、青山是思念的意象,流水落花、一川烟草、南国红豆是思念的意象,难道社戏、罗汉豆就不能成为思念的意象?“诗言志”,作者正是借助于社戏、罗汉豆这些儿时在故乡所看的戏、“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这样,就不难理解,全文写社戏的内容不多却又以“社戏”来作小说的标题的深意何在了。小说以“社戏”作标题,并非仅仅是其文宇都跟看社戏有关,也并非仅仅文中有与看社戏相关联的人与物,而是因为“社戏”在这里也成了对故乡的风物的描写和“思乡的蛊惑”的典型载体。《社戏》同鲁迅的其它类似的写往事的文章一样,写的也都是钓虾、看戏、偷罗汉豆之类的琐碎的小事。可是,人生正是由这“小”连缀起来的。鲁迅的“思乡”之情也正是借罗汉豆、社戏呈现出来的。这也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三、“偷豆”这一故事情节是刻画人物形象最成功的部分。
小说《社戏》中最重要的故事情节“偷豆”中主要人物有六一公公、八公公、双喜、阿发等,这可以说是本课中塑造人物形象最成功的部分。
首先我们看六一公公卖豆回来的路上碰见“偷豆人”双喜才“问责”起来,而且“问责”的语气十分和善。他称“偷豆人”为“你们这班小鬼”,言语间透露出对孩子们的喜爱,“问责”原因不是他们偷了他的豆而是他们不爱惜豆,“踏坏了不少”,语言间充满了惋惜。由此可见六一公公是知道自己家的罗汉豆被偷了的,而且这个时节正是江南农村青黄不接的季节,罗汉豆是六一公公家此时的主要收成。然而十几个孩子不仅把他的豆“各偷了一大捧”,而且还肆意践踏了不少,这对种田为生的他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按照正常推理,他定会怒不可遏,立即要向“偷豆人”问罪。但他没这样做,只是态度和善的“问责”。当他看见“我”时,又停了船,笑着主动和我说话。当忽然明白了“请客”意思,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立刻“道歉”,“笑”着说自己的豆被偷“这是应该的。”“我”敷衍地说豆“很好”吃时,他“竟非常激动起来”,“极口夸奖”“我”的智慧,主动献豆给“我”吃。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受孩子喜欢的六一公公,一个淳朴善良憨厚的六一公公,从这里也能够看出一幅充满人情美的平桥村风俗画卷。
再看八公公,书上有个细节描写,当这群小伙伴偷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后,他们担心会挨骂,后来又不担心了,因为他们可以向八公公索回去年送给他的“一枝枯桕树”。这是一个孩子式的赌气的话,充满了天真。一根枯树枝还要还吗?孩子们还敢向长辈索回“一枝枯桕树”吗?这就折射出八公公和孩子们之间“没大没小”的纯真关系,体现了出平桥村和谐温馨的人情美。
最后我们再看阿发说: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是阿发自己提出的,因为自家的“豆大得多”,这句话出人意料而又妙趣横生。哪有带人偷自家的东西的人?而且双喜说,如果多偷阿发家的豆,阿发娘会哭骂,由此推测,阿发肯定也知道偷自家豆之后的后果。如果阿发娘哭骂,首先要哭骂谁?自然是阿发。但小伙伴们的友谊在阿发心中的分量太重,他现在已不顾及或者还没想到自己明天的遭遇。在这个文字的缝隙中,我们看到了阿发性格不仅具有淳朴无私的一面,而且还有直率豪迈的另一面。
这是一群生活并不富裕的农民,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无一不自然地透着一种善良、纯朴的品质,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竭力赞赏和追求的。
鲁迅是一代文豪,他的作品自然不是一看就能明白的,我们只有深入研究,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内涵,希望老师的分析能对同学们学习《社戏》有所帮助。,我们带领学生看清文中物品的实用价值和情感价值之间拉开的距离,这些距离形成了一道道文字裂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