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航空报国初心(践行航空报国之志)

  我叫樊夕夕,今年25岁,是一名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发的科技工作者,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牢记航空报国初心?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牢记航空报国初心(践行航空报国之志)

牢记航空报国初心

  我叫樊夕夕,今年25岁,是一名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发的科技工作者。

  从小,我就对航天事业心生向往。2015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自此和航空发动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后,我入职江西中发天信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从学生转变为职场新人,成为一名研发工程师,主要负责小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实验和生产。工作中,我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一个个零件和一台台航空发动机制造上,知识变得生动立体。不同于学生时代大方向的理论学习,我的工作要求我必须对所有细节锱铢必较。有时候我们会为了零点几毫米的距离反复修改设计图纸,会为了试验数据的细小偏差分析讨论到深夜,会为了几个不同的方案反复揣摩和验证……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实践对理论的决定性作用,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之路更是如此。

  从入行起,前辈们就反复告诉我:航空发动机研发工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不行的,必须自主创新。只有自力更生、不断创新,自主研制出更多新型航空发动机,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航空发动机研发这条路,注定艰难。一台新型航空发动机的诞生,承载的可能是几代航空人的心血。

  在公司研发团队的带领下,我参与并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试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见证了公司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试飞成功。记得当时,我除了每天学习该型号发动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说明,其余时间都待在试车台和实验室里,和团队小伙伴们一起为该型号航空发动机的鉴定试车实验做准备,预判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设计相关的试车规程。在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长达一个月的鉴定试验顺利完成,试验结果达到预期目的,这不仅标志着该型号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还标志着公司研发团队突破了一个重大难题。而后,装配该型号航空发动机的无人机完成了研制规定的所有试飞科目考核,成功飞向蓝天。

  航空发动机为航空飞行器提供动力,是航空飞行器的“心脏”,是国之重器,能够为这样一份事业奋斗是我的荣幸。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接过的不仅是责任与担当,更是一代代航空人的坚守与传承。我将始终牢记航空人的初心和使命,奋力拼搏,践行航空报国之志。

  (讲述者:樊夕夕 南昌日报记者 黎姿 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