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人说:“我上火了!”那么,“火”烧起来,该选用哪种“灭火器”来灭“火”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们所说的“上火”是由人体的阴阳失衡造成的。“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上火”了。

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1)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过食甜食、热带水果,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以及中毒、失眠等都会导致“上火”。

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2)

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说来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根据中医理论,上火也分阴阳虚实,而“灭”这些“火”,用药有不同。

虚火

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有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属虚火。老年人和身体瘦弱者多见。

实火

症状重、来势猛。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炎症、肺炎等属实火。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汗多、咽干、小便黄赤等。实火包括心火,肝火,脾、胃火,肺火等。

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3)

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红、心烦意乱、眠差多梦,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饮水。可用导赤散、牛黄清心丸等来清心泻火。

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睛,出现眼干、眼痒,眼屎多,脾气暴躁,想发脾气,甚至有胸肋刺痛感。可用龙胆泻肝丸来清肝胆之火。

脾、胃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口臭,牙痛,牙龈红肿,口渴饮水、大便干燥。可用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三黄片来清胃泻火、润燥通便。

肺有火:主要表现为鼻及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粘黄、咽喉疼痛、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可用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片、栀子金花丸、板蓝根颗粒、双黄莲口服液等来清肺止咳、利咽。

温馨提示:用于降火的药物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既然“火”分为虚火和实火,还要看病人是肝火旺还是肺火旺或者别的类型,所以药物不要随便吃,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在了解“灭火”的药用选择后,我们来看看“灭火”的食疗吧!在进行上火食疗时,应当注意遵循下列一般原则:

(1)饮食品种要以松软、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品为主,副食菜肴以蒸、炖、煮的品种为主,少食爆、烤、煎、炸一类的油腻之物。

(2)多摄入水分,以补充机体上火时水分的丧失。

(3)不吃或少食辛辣燥热的食品,如辣椒、葱、姜、蒜、胡椒等,以免生热助火、灼伤津液、加重病情。

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4)

(4)实火者宜多食寒凉清热食物,如绿豆、茄子、冬瓜、丝瓜、苦瓜等,忌讳助阳兴热的食物,如韭菜、羊肉、狗肉和热带水果等。

(5)虚火者应注意补充银耳、梨、绿皮甘蔗、柚子、桑椹、甲鱼、鸭肉等补益滋阴食物,不宜多食生冷瓜果以及各种寒凉食物。

(6)要重视“辨证施食”,分清上火虚实,有针对地进行食疗,选择清热败火的食物。如果不分实火还是虚火,一概而论,则往往得不到好的疗效,有时甚至还会加重病情,“火上烧油”。这就是一些患者不注意辨证施食,盲目自诊自疗而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

四种“灭火”食疗方法

一、去心火

1.莲子汤: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5)

2.莲子心5克泡水喝,每日一次,连服一周。

3.新鲜竹叶10克泡水喝,每日一次,连服一周。

二、去肝火

1.贝母梨汁: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6)

2.枸杞叶滚蛋花汤:在锅中放水烧开后,放入枸杞叶,随之倒入调好的鸡蛋滚开,再加入调料即可。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生津补肝的功效。

三、去胃火

1.水豆花取上清液,再加入煮好的粳米、绿豆煮粥食用。

2.麦冬、菊花取适量冲泡水中,再加入冰糖。具有养阴润肺、镇咳祛痰、清心除烦、清肝明目、清胃火的功效。

四、去肺火

1.清肺果羹:

材料:火龙果、银耳、木耳、雪梨、冰糖、枸杞适量。

做法:①将银耳、木耳用开水泡开、摘洗干净,火龙果取果肉,果壳待用,火龙果肉和雪梨切成均匀的块。②将切好的火龙果、雪梨块同银耳、木耳、冰糖一起加满水用文火熬制一小时。③将炖好的汤盛入火龙果壳中,撒上枸杞即可。

功效:具有清热、化痰、润肺,可助吸烟、饮酒者排出毒素。

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7)

2.雪梨贝母百合盅:雪梨洗净、去皮、切块,贝母、百合洗净,一起置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水炖1小时,再加冰糖适量,即可。

作者简介

夏天灭火器超压是什么原因(上火分虚实别选错了)(8)

何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就职于昆明市中医医院,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的外感、咽炎、咳嗽,以及消化系统的胃脘痛、吞酸、嘈杂等疾病。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中国社区医师》、《中国医药指南》、《新中医》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8篇,参编《二十四节气医疗保健》1部著作。参与在研项目3项。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月经黑色不用慌,中医调理有妙方

小小薏仁作用大 除湿健脾皮肤好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