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

文│一本情感簿

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1)

前言:

《人生》是当代作家路遥发表于1982年的短篇小说,载于1982年《收获》第三期,是一部描绘80年代陕北高原的农村青年高加林,“往返”于城市与农村的现实题材故事。

很多年龄稍大的朋友,对《人生》最初的记忆,莫过于小时候农村的广播了,每当村里的大喇叭沙哑而又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村子时,人们总是忍不住侧耳倾听。

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是一代人回忆的载体。

它讲述了高加林纠结的选择,讲述了高加林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犹豫与坚决。

很多人觉得《人生》就是以高加林的视角在讲述“抉择”,其实并不单纯如此,它更多的是通过高加林的人生轨迹,传达一种深刻的,关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那么造成他“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让“悲剧”发酵的?

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2)

01人生观、价值观的动荡

一个人,如果一出生就被命运按在臭水沟里,那么多半不会有过多挣扎,索性躺在里面,得过且过;但如果是一个原本站在岸上的人,被别人一脚踢进臭水沟,那么他一定不愿意在里面待太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就好像高加林,有了知识和文化,他也一定不会愿意在回到农村,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一个是握笔杆子,一个是扛着沾满泥巴的锄头,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前者。

而高明楼就是那个把他踢进“臭水沟”的人。

高加林家境贫苦,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好不容易高中毕业了,有了一份相对安稳又体面的教师工作,却被大队长高明楼顶替给了初中学历的儿子。

被一个无论哪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顶替,他如何能甘心?

权利,不仅让他丢了热爱的教师工作,让他们一家人打碎牙齿往肚里吞,还让他被迫丢掉笔杆子,去扛起他最不愿意扛起的锄头,高加林如何能服气?

他越想越恼怒,红着眼要去找高明楼拼命,被父母拦下。

父亲告诉他,不仅不能找高明楼的麻烦,以后见面了还要笑脸相迎,毕竟以后的日子还指着人家照应。

高加林是一个心气很高的人,这样的话,落在他耳朵里,不禁对父亲产生了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力感,于是他更加抗拒这样的结果。

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3)

家里一点钱也没有了,母亲蒸了一锅馍馍,让高加林带去县里卖掉,他虽然不想去,但在母亲期待的目光下,还是不忍拒绝。

从村里到县上,那是曾经上学时常走的一段路,可如今走起来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 他躲到无人的土包后面,尝试着吆喝和叫卖,声音里充满了凄凉和不甘。
  • 他来到人来人往的集市,看着身边兜售各种物品的摊贩,以及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他感觉自己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心里再一次涌起羞愤和屈辱。
  • 他遇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和张克南,看着他们有说有笑的逛集市,而他却为了生计卖馍馍。那一瞬间,高加林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

高加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有一天会过这样的生活,像一个老太婆一样在集市上叫卖,为了避免再次遇到熟人,躲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几次欲言又止的张嘴,却始终没有勇气开口吆喝。

他无法面对这样的人生,他觉得自己的价值被狠狠的踩在了地上。于是他选择了逃避,他没有继续卖馍馍,而是躲进了县里的图书馆,沉浸在书本里,直到管理员关门。

天色灰暗,高加林一个馍馍也没有卖出去。回村的路上遇到了爱慕他的巧珍,善解人意的巧珍知道他碍于面子,拉不下脸叫卖,于是夺过馍馍帮他卖了。

然而这却让高加林更加觉得自己没用,笔杆子已经丢了,如今难道连当农民也不合格吗?

高加林喜欢读书,他有文化,以为只要肯努力,人生就会变得美好。可现实却是给了他接二连三的打击,他对人生产生了迷茫,对自己的价值也有了深深的怀疑。

知识在这一刻,不仅没能给他任何帮助,反而给他带来了更深的困扰。

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4)

02旧道德观念下的舆论、农村的封闭和愚昧,是高加林“黑化”的导火线

高加林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可村民们渐渐忘记了高明楼对他造成的伤害,反而转过头说他是一个不劳动的“二流子”,别人都在忙着劳动挣工分,他却整日在家睡大觉。

人,终究还是要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

气归气,但高加林还是下地干活了,他故意穿的破破烂烂,不要命的刨着地,以至于双手都磨破了皮,磨出了血,仍是倔强的挥舞着锄头。

他是想要证明,自己不仅可以拿笔杆子,也可以扛起锄头。

他并不是觉得农民就一定是衣着褴褛,蓬头垢面,而是故意让人们看见他也有吃苦耐劳的品质。

但他何尝不是以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

《李可乐抗拆记》中有句名言: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而高加林的举动无疑已经在“疯狂”的边缘,毕竟这样的钻牛角尖,实在和吃苦耐劳搭不上边,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无法接受现实,与自己作对的“一根筋”。

高加林最后还是接受了巧珍,毕竟对于事事不顺的他来说,巧珍是唯一一个还能让他感受到温暖和自我价值的人。

在农村,没有什么事可以瞒的长久,高加林和巧珍谈恋爱的事,很快被村民们知道了。村里有说闲话的、有打趣调侃的、还有冷嘲热讽的,一时间流言四起...

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5)

巧珍的父亲刘立本得知后,对着巧珍又打又骂,说巧珍败坏家风,丢尽了脸面。刘立本怒气难消,找到了高玉德(高加林父亲),告诫他管好自家儿子。

高玉德回到家也劝高加林早早死了这个念头,以自家的光景,高攀不起。

高加林却是怒从心起,顶撞父亲道:“谁高攀谁啊?你们一辈子没出息,我的事,你们不要管...”

村里的流言蜚语和父亲的软弱,成为高加林越来越抗拒农村的“病源”。

如果仅仅是这样,仍不会让高加林那么快“奋起反抗”,关于高家村的封闭和愚昧,书中还有其它的表述:

  • 巧珍和高加林在一起后,开始刷牙了,而这个如今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却遭到村民们嘲笑。在他们看来,刷牙是读书人才会做的事,巧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刷什么牙?
  • 高加林打水时,发现井水浑浊,于是买了漂白粉放进井里,结果村民们非说是有人投毒,巧珍的妹妹过来解释,却被人们嘲笑的哭着跑开了,直到高明楼喝了一口,大伙才放心。

可以说,《人生》这本书,把旧时代农村的愚昧和无知刻画的异常“细致”,当初读到这里,只觉得路遥太过夸张,有些好笑。如今回想起来,他何尝不是侧面解释了高加林之后“悲剧”的原因?

这才有了高加林故意当着刘立本的面,也当着全村人的面带着巧珍去城里的举动,他是以这种方式向刘立本示威,向舆论、旧道德观念以及农村的封闭和愚昧挑战。

而这一切,也正是高加林“黑化”的导火线,他开始讨厌农村,讨厌这里的一切。

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6)

03阶级与贫富的落差,是高加林最终走向“悲剧”的罪魁祸首

《人生》的电影相比原著,还隐去了一个对于高加林来说更加受打击的片段,如果不是这段经历,高加林一定不会如此背弃爱情和道德底线。

高明楼因为心怀愧疚,主动给高加林介绍了一份去城里拉茅粪的差事,虽然这份差事又臭又脏,但起码比种地轻松,于是高加林默默接受了。

然而即便是拉茅粪,现实也依旧没有放过高加林,在县车站拉茅粪时,高加林遇到了“粪霸”,说是这里的茅粪被他们承包了,在争执的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冲突,高加林的后背也被对方用粪勺打的火辣辣的疼。

作为读者,看到这里会觉得很滑稽,很好笑;但换位思考,当时的高加林会作何感想?

忍着委屈,高加林又去复式公司拉茅粪,可因为茅粪太臭,又被职工和居民频频奚落嘲讽,高加林没有选择忍气吞声,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那么做,于是高加林和他们大吵了一架。

看着他们的光鲜亮丽,再看看自己邋遢不堪的形象,阶级与地位的反差和贫富的强烈的对比,让高加林心里的不甘和怨恨彻底爆发,那颗“黑化”的种子也开始慢慢成长起来。

叔叔高玉志从新疆转业回来,做了当地的劳动局长,高玉德希望弟弟可以给高加林安排一份工作,高玉志没有答应,因为上一任局长就是因为“大开后门”而被举报撤职的。

文教干部马占胜“眼明心亮”,为了讨好这位新上任的劳动局长,私下在县城给高加林安排了通讯干事的工作,高加林接受了。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高加林的教师工作是如何丢的。

曾经高加林最为诟病的“走后门”,如今他也正在享受,他何尝不是顶替了原本属于别人的工作?

都说成年人的悲哀,是发现自己成为了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类人。高加林何尝不是这样?

但是,为了扭转自己的命运,改变与生俱来的身份地位和贫穷,他必须这么做,这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7)

高加林在县城的工作一下子打开了他人生的大门,他工作努力,长的帅气,很快就成为了“风云人物”,他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觉得这才是他应该待的地方。他白天采访,晚上赶稿,他对这份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工作给予了全部的热情。

黄亚萍广播了他才华横溢的文章后,学生时代的美好再一次在心头浮现,这个城里姑娘不同于巧珍,她的热情更加直接、奔放,一次又一次向高加林表达自己的爱意。

但现在的高加林其实是相对满足的,他已经有了温柔善良的巧珍,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他始终对黄亚萍的爱意视而不见。

黄亚萍得知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后,第一时间不是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反而一脸匪夷所思的问高加林:“你怎么会和一个农民谈恋爱?”

高加林气极了,他大声的质问黄亚萍:“农民怎么了?!”

看起来像是替巧珍打抱不平,但他更多的是联想到了自己的农民身份,这仿佛是一个永远也摘不掉的“标签”,阶级分化和贫富分化的偏见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高加林意识到,即便是如今已经在县里工作,也依旧无法摆脱这种差距和偏见。

黄亚萍继续对高加林说:“以你的能力,不该被困在这种小地方,你值得更宽广的天地,更精彩的人生。”

这句话无疑说到了高加林心坎上,于是他把这些差距归结于当下工作和地位的低下,想成功摆脱这一切,他还需要站的更高。

为了和高加林在一起,黄亚萍也抛出最后的诱饵:只要高加林愿意和她在一起,就让父亲给他在南京安排一份更好的工作。

高加林犹豫了,而犹豫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心动了。

东野吾圭在《解忧杂货店》里有这样一句话:“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最终所谓的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所以,高加林最后会选择和巧珍分手一点也不意外,从他犹豫的那一刻起,其实早就做好了选择。

他爱巧珍吗?爱,但他把“爱”和“未来”做了对比,爱情一旦不再纯粹,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值,如同鸡肋。

他爱黄亚萍吗?或许也爱,但更多的是以这份“爱”作为跳板,去实现他的“抱负”,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已。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高加林抛弃了巧珍,黄亚萍也给男朋友克南写了“绝交信”。克南的母亲看着伤心的儿子,一方面恼怒黄亚萍的绝情,另一方面是她无法接受高加林这个农村来的“泥腿子”如此伤害克南,于是她举报了高加林“走后门”的事。

人,总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高加林被罢免了职务,不仅去不了南京,拥抱更宽广的天地,就连来之不易的通讯干事工作也丢了。

都说《人生》讲述的是高加林回到农村、离开农村、再回到农村的故事,其实何尝不是一个讲述郁郁不得志的迷路青年,在权利、阶级地位、贫穷、舆论和旧道德观念的压迫下苦苦挣扎,从拥有到失去,竹篮打水的故事呢?

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能否知道真相(一个迷失在现实与抉择中的)(8)

结局

如果故事仅仅是到这里,那么这本书只能算是一个纯粹的“悲剧”,无法引起读者关于人生和抉择的思考。而全书的点睛之笔,正是在末尾。

巧珍嫁人了,黄亚萍也离开了,就连高加林回村的路上都有孩子们在唱《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样的结局,不得不说有些悲凉。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人还是那些人;以前教书的学校扩张了,高加林最后也回去当老师了

一切都变了,但好像一切又都没有变。

曾经看到有关人生三个境界的表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

这三个境界,正好对应了高加林人生起落的三个阶段。一切回到原点,但又不再是以前的原点。路遥的这本书之所以被很多人推崇,就是因为他给了高加林一个很坏,但同时也很好的结局。

得到和失去,孰好孰坏有时候真的很难说清楚。

听起来很矛盾,但人生本就是如此矛盾...

请关注“一本情感簿”,及时了解更多精彩。

感谢阅读!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