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字研究的知识整理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一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一

承前篇

在中文出现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经典著作《易》。中文是在《易》的思想指导下创建的。古人以为“日月为易”。易讲述的是日月变化。阴阳运转其所现光气在日下是易字之范式。日月运转是阴阳运转的范式。

《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阴阳”的观念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不懂“阴阳”是什么?也就无法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包括中医。有人污蔑中医是巫术,此不明阴阳之故也。

“阴”又写作“侌”、“陰 ”

“侌”:《玉篇》:“古文隂字。注详阜部八画。”

《说文解字注》:“侌,古文‘’省。古文雲本无雨耳。非省也。隂字从此。”。

“侌”:从云,今声。

《说文解字》:“雲,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转形。云,古文省雨。”。天欲降雨山川之气郁而回转形是云之范式。

《说文解字》:“今,是时也。从亼从乁。乁,古文及。”

《说文解字》:“亼,三合也。从入一,象三合之形。”。三合之形是亼字之范式。《说文解字》:“乁,流也。从反厂。读若移。”。像水流之形是乁字之范式。亼、乁两范式叠加。(《说文解字》:“(及)逮也。辵部逮、及也。从又、人。及前人也。”。 又、人两范式叠加。手抓住或触碰到前面的人是及字之范式。)

亼、乁两范式叠加。刚好触碰到现在与以前的汇合之处是今字之范式。

云、今两范式叠加。天欲降雨山川之气郁而回转恍然遮蔽了刚好触碰到现在与以前的汇合之处是“侌”字之范式。

关于文字研究的知识整理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一(1)

《说文解字》:“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侌声。”

《说文解字》:“阜,古文。上象絫高。下象可拾级而上。”。起伏像阶梯絫高如山丘之处是阜字之范式。

阜、侌两范式叠加。山丘之中如云气遮蔽幽无影深难测是“陰”字之范式。

关于文字研究的知识整理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一(2)

阴:从阜,从月。

《说文解字》:“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太阴之精有阙之形象是月之范式。

阜,月两范式叠加。山丘之中如月之有阙幽无影深难测是“阴”字之范式。

关于文字研究的知识整理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一(3)

所以“阴”不是事物。而是一种“宪象”。这种“宪象”是不稳定的。随时在发生变化的。只是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以追寻的。因为这是“宪象”那么经过相与比述就可以以此来演绎一切受遮蔽幽无影深难测的“宪象”。与“阳”相对,即简化了对一切变化的认识。

“阴”、“侌”、“陰 ”的形是不一样的。但从范式就可以看见他们的逻辑指向是一致的。所以不论使用哪一个范式。所得到的认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简化字与繁体字其实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不用简体字呢?所以将中文简化规范是一种进步。而死守繁体字却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目光短浅、见识鄙陋。知其一不知其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