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与珠三角谁的发展好(长三角和珠三角)

中国的经济有两大极,一个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个是一深广为核心的珠三角。这两大经济圈可谓占据了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两大经济体各有优势,各有所长,不相伯仲!不过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到来,这两个经济体会出现偏移。到底是偏向哪一方呢?

地域面积

长三角覆盖一市三省,以上海为中心,囊括江苏、浙江和安徽,比珠三角影响范围更广。上海是中国也是整个远东的重要经济城市,在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带动下,南京、杭州和合肥都以长三角副中心的身份不断成为人口吸纳能力超强的二线城市。而在这一点上,珠三角显得稍为逊色,除了广州和深圳两大核心城市之外,佛山、珠海和汕尾等二线城市都乏善可陈,而且珠三角全境基本在广东一省之内,甚至对粤东和粤西都带动不大,整体实力和均衡发展上比长三角略显不足。

交通区位

长三角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向西可以沿江向西部地区施加影响,向东可以通过出海口把产品推向世界。与长三角的铁路、公路和水运网络不同,珠三角的交通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庞大的港口吞吐量上。香港港和深圳港是南中国地区有名的天然良港,港阔水深,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十。仅前年来说,珠三角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就超过旧金山湾区的两倍,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东京湾的三倍,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引擎。

产业格局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只有产业不相同,区域之前才能够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这样整个区域的竞争优势才会更大,这个区域的头部企业地位才会更高。 但如果城市间产业结构“撞车”,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性就会提高,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原材料紧张、能源价格上涨、恶性竞争等,这就会影响到城市之间的产业互动。

长三角与珠三角谁的发展好(长三角和珠三角)(1)

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市间的产业趋同率一度达到过70%。上图可知,无锡、常州、嘉兴、宁波,这些经济强市的主导产业大都雷同,这就会影响城市之间的协同效应发挥作用。 再看珠三角,从两地的优势产业来看,珠三角的产业覆盖范围似乎比长三角更广。从电子电器、汽车、到日用家电、家具、服装等,这与珠三角以“三来一补”加工业起步有关。

长三角与珠三角谁的发展好(长三角和珠三角)(2)

产业发展层级化、产业空间格局差异化显著,一直都是珠三角的优势。

经济总量

珠三角GDP总量超过8万亿,达到8.68万亿元。其中,深圳2019年GDP达到2.69万亿元,位居珠三角第一位,广州以2.36万亿经济总量排名第二位,佛山以1.07万亿的经济总量排名第三。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相对来说要均衡很多,因为珠三角发展多年已经形成了多个中心。深圳、香港、广州这三座城市的经济体量是非常相似的,它们在科技、金融以及商贸等领域的发展都非常强大,对于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广州以汽车、电子产品和石油化工为优势产业,深圳深耕互联网经济,珠海以电子信息、家电电器、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东莞外贸优势突出......大家各司其职,逐渐形成特色分工,服务共享的产业格局。 不仅如此,目前珠三角,已经逐渐形成以广深为核心,向周围逐步进行产业迁移与合作的格局。

而与珠三角不同的是,现在长三角依旧保留着“单打独斗”的习惯。由于缺乏区域间的分工协同机制,在针对重大项目上做长产业链也缺乏主动合作的动力,因此长三角目前仍未形成相对有优势的产业集群。 长期以来,长三角各城市发展的产业都差不多,各自的经济也很强势,自然就降低了彼此之间合作的意愿。

发展潜力相较珠三角,长三角有着更明显的传统产业路径依赖,在开放性和灵活性上亦显不足,都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而作为中国三大都市圈中最年轻的都市圈,珠三角还有着更高的成长性。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这句民谚,而今依然响亮,这不仅是广东在全国人民心中建立的强大的“品牌”,也是珠三角将不断努力的方向。 现在珠三角这个概念,正在被粤港澳大湾区所取代。

按照大湾区的规划,是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顶级城市群。是要对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升级,是港澳持续繁荣的进一步的保证。大湾区的发展,不仅是百年千年大计,也是国家战略。

长三角与珠三角谁的发展好(长三角和珠三角)(3)

而在就2018年的时候,大湾区在全球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的GDP已经排名第二,离目前第一的东京湾十分接近。

长三角与珠三角相比,珠三角更像是一个拼搏的年轻人,是一个绩优股,长三角是很强,但更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珠三角则是一个创业者,虽然起步晚,但后劲非常明显。

孰优孰劣?肯定没有高低,因为都很强,但毫无疑问,未来几十年,珠三角的发展潜力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