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

#阳新##阳新特产##阳新美食##美食##你对我的家乡一无所知#

鄂东明珠,幕阜佳地。阳新,作为历史悠久的湖北沿江重镇,自古便是人文荟萃、灵气渊薮之处。作为笔者的家乡,怀念故土人情风貌的同时,也给大家盘点一下个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特色。

  • 阳新豚(方言)。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实在是对它印象太深刻了。也许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动物,但是以笔者经历,只有阳新的最有特色。这是一种像鸭又像鹅的一种家禽,脖子比鸭子长,但是比鹅短,通体白色,巴掌很大,肉很滋补。一只养了3年的老豚,那是绝无仅有的滋补佳品。县城内的“兴国老豚汤”便是借用了它的名气,生意做得很不错。这家伙脾气很暴躁,根本不怕人,小时候没少被它啄过!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1)

阳新豚

  • 富川山茶油。有着“东方橄榄油”美誉得山茶油,在阳新有很多农村都有种植,价格也比普通的菜籽油、花生油等都贵不少。山茶油几乎都是不饱和脂肪烃,食用可以和体内的氧化分子结合延缓身体的衰老。想详细了解的,可以查询相关资料,这里不多赘述。每年过年回家,爸妈都会给车子后备箱塞上几壶自家榨的山茶油。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2)

富川山茶油

  • 印子粑。阳新人,吃面食其实不多,更多的是吃稻米制品。笔者就特别喜欢吃米粉,比广西、云南那边的过桥米线要粗一点。以籼米为主,兑进适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笼蒸熟。当年很小的时候,因为调皮,一下子把粑印打到小姑的脸上,至今还留有疤痕。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3)

印子粑

  • 阳新折子粉。貌似其它地方也有折子粉,但是没吃过。这个真的是小时候的美食回忆。据说本地做这个有几百年的历史,各个乡镇都有。小时候妈妈经常用牛肉和着十三香,铺在一碗热腾腾的折子粉上,折子粉本身有点酸味,几种味道相辅相成,成就了儿时的美味。如今远离家乡,也只能逢年过节回老家的时候,还能品尝一下家乡的美味了。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4)

阳新折子粉

  • 仙岛湖银鱼。虽然生活在水乡泽国,但是小时候第一次吃到这种鱼的时候,还是非常惊奇的,居然世界上还有这种通体乳白的鱼类。不过这种鱼基本上产自仙岛湖,所以一般吃到的都是干的。和蛋花,香葱一起爆炒,味道极其鲜美。后来在苏州吃了一次银鱼莼菜羹,才知道银鱼原来不是阳新的特产。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5)

银鱼莼菜羹

  • 芋头圆。作为芋头圆的狂热爱好者,基本每次妈妈包的芋头圆,一次能吃三四个,再吃肚子可能就要爆掉了。芋头圆的诀窍在于馅料,笔者最喜欢米粉、干笋、香干和胡萝卜的搭配,一定要用猪油拌馅料!蒸熟后隔着十里都能把我吸引过来。芋头一定不能用市场上买的芋头粉,完全没有那个风味!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6)

芋头圆

  • 太子豆腐。犹记得小时候,老爸只要经过太子镇,必然会给家里带上几斤太子豆腐。说来也怪,这个豆腐很好吃,也只有太子人会做,县城的一些人想模仿都做不了。据说综合菜场的豆腐,就是每天一大早天没亮从太子运过来的,单说这个贡献可谓不小!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7)

太子豆腐

  • 米泡(方言)。临近过年了,一些老家在农村的都开始准备炒米泡了。这是所谓真正的“爆米花”。传统认知里的爆米花是用玉米粒爆的,很少有人见过这种炒爆的大米的爆米花。大致就是把大米倒入一口很大的铁锅里(很多农村里面有土灶台),然后倒入细沙和盐翻炒,火候和翻动的时机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最后成品的口感。现在网上很多TB店也有卖的,但是建议还是在当地店铺购买,可以直接品尝再购买。阳新很多人家来了客人,就是先泡一碗垫垫肚子,作为餐前食品。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8)

米泡

  • 熏鱼熏肉。小姨夫家是龙港的,有一次去他家住了几天,吃了一次熏鱼和熏肉,那个口味真是绝了。具体怎么做的未知,但是切成薄片,无论是蒸的也好,还是炒的,味道很“上头”。必须指明的是,熏鱼熏肉不是大家认知里的腊鱼腊肉,二者味道差别很大!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9)

阳新熏肉

  • 薯粉糕。这也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道美食,尤其喜欢老爸做的,厚度适中,咸淡相宜,满满一口红烧酱油的味道,放点白萝卜丁配合,简直完美。还可以摊薄一点,下面条或者米粉的时候放一点,爽嫩滑口,Q弹好吃,都无法用文字来形容了。厚一点可以多加点虾米、花生碎之类的,增加口味多样性。

阳新仙岛湖十佳特产 盘点心目中最有特色的阳新特产(10)

薯粉糕


其实,阳新还有很多很多有特色的美食,尤其是在农家小院和路边的汽车餐馆,时不时能拿出几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拿手菜。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饮食都慢慢变成“模式化”、“快餐化”了,各种火锅、海鲜店盛行。以前在枫林路边吃的那家红烧猪尾巴、陶港吃的一家炖猪蹄花、富池街上有家甲鱼烧得相当不错……不知道这些往日记忆里的美食还留下多少,至少从小吃习惯的父母做的阳新美食,也随着远离家乡的脚步,渐行渐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