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不小心误吞口香糖(孩子误吞口香糖)
文|福林妈咪
在网上看了个搞笑视频:
一个孩子误吞了口香糖,以为自己会死,哭着在地上打滚。
妈妈在旁边笑的停不下来:“这孩子还挺惜命!”
父母和长辈们为了让孩子不要吞咽口香糖,就跟孩子说:“吞掉口香糖会把肠子黏在一起,人会死的!”
当然父母知道这不会,但是接受到“会死”信息的孩子却会有真真切切的恐惧。
在海明威的小说《一天的等待》中,孩子以为自己体温是102摄氏度,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他在面对这种“将死”情况时,非常的害怕,又担心会传染给别人。后来才知道他的体温是102华氏,是正常的发烧。因为孩子的经验和想法受年龄的限制,孩子非常容易对自我状况产生误会。作为父母或长辈,不要总是以吓唬孩子为乐。
孩子的恐惧是真是存在的,并不是父母以为的“搞笑”:
1、语言上的恐吓
长辈十分喜欢跟孩子讲:“你妈妈不要你了”、“考的这么差,你不是我孩子”、“再在外面玩儿的满身泥,就别回家了”。
有些语言并不幽默,让孩子害怕的语言也不是幽默。还有的喜欢用恐吓的语言让孩子害怕,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吞咽了口香糖,肠子会被黏在一起!”、“吞掉西瓜籽,头顶会长出西瓜”等。
父母以为就几句话罢了,但是很多孩子却被吓得晚上做噩梦。
2、行为上的威胁
很多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喜欢“虚晃一枪”,也就是举起手,看似打孩子,但是只是为了吓一吓孩子,并没有真的要打。
父母以为这样的行为,不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威胁,但是却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一档亲子节目中,杨烁要跟儿子击掌,儿子却以为杨烁要打他,害怕、躲避的神情和动作十分明显。
孩子对父母的动作防备、害怕,对孩子的成长和亲子关系的负面影响都很大。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正面引导和正面教育。父母要避免在教育中使用恐吓的、负面的情绪和语言来教育。
很多父母以为在家庭中,让孩子体验到被骂、被打、被恐吓的挫折,就能让孩子更快的适应社会。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父母根据自己的经历,以为“受挫越多越坚强”。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安全感和幸福感,以此来抵抗未来的风风雨雨。
不过,有些情况并不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恐惧,比如上面说的《一天的等待》中,这个孩子因为误会了自己的体温而感到恐惧。
这种事情时有发生,父母也无法控制孩子在什么时候会遇到自己无法自我处理的恐惧,父母又该如何及时帮助孩子消解这种恐惧呢?
首先,孩子出现特殊行为和表现的时候,父母要懂得跟孩子聊聊
孩子是不会掩饰自己的,在“吞咽口香糖”这件事情中,孩子直接吓哭了。就算是《一天的等待》中,孩子想要极力的隐瞒自己的害怕和恐惧,但是也会出现“一点小事就哭”的情况。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很容易看出孩子的害怕、恐惧的表现,对此父母要重视起来,跟孩子好好聊一聊。
孩子都有喜欢看的动画片或者动漫、卡通人物,父母可以通过“遇到不好的事情,跟妈妈说了,然后事情顺利解决了”这样的故事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况。
其次,要认同孩子的恐惧心理
有时候孩子害怕的事情,在成年人看起来十分可笑,比如说:“吞了西瓜籽”、“吞了口香糖”、“误以为自己生了重病”等。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嘲笑孩子的“天真”和“可笑”,而是应该认同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知道:“你感到害怕,妈妈知道,而且懂得这种心情”。
在之前,有很多大学生网上高利息贷款,在被催债的时候,不敢告诉家里人,未尝没有孩子不信任父母的原因:父母不会认同他的害怕和恐惧,只会骂他。
孩子的情绪被认同,是体会到别人尊重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孩子愿意跟父母敞开谈心、信任父母的好时机,父母要抓住机会。
再次,要跟孩子客观的道理,让孩子明天真实情况
当孩子处于“害怕”、“恐惧”心理的时候,父母就算知道孩子做错了,第一反应不该是责骂孩子,而是应该告诉孩子具体的情况、处理方式和客观的道理。
比如说孩子误吞西瓜籽,父母可以给孩子科普一些关于种子、人的肠胃等方面的知识,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不需要害怕。
遇到孩子的害怕的情况,我们常常以为自己能客观的跟孩子讲道理、科普知识,但其实更多的事情,父母无法做到冷静处理,也没办法跟孩子好好科普。
罗振宇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实用的方法:在争吵之前,要先想想这是不是能解决问题。
父母教育孩子,本来就是让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父母在对孩子生气、嘲笑的时候,要先想想:我这样是不是能解决问题,是不是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如果不能,就压住自己的情绪,用更加客观的方式跟孩子沟通、讲解。
孩子的恐惧真实存在,或许让他恐惧的事情很可笑,父母也不要因此而嘲笑或忽略,这很容易失去孩子的信任和依赖。
让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恐惧,父母的安慰,都能让孩子心理成长的更加健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