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以标点引导文言文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陈明洁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10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22年第1期全文转载

【摘 要】文言文的标点正确与否,对文意的表达和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标点,存在着与文意不尽相符或前后语义抵牾的问题。对此特做举例辨析,以与教材编者商榷探讨,同时给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标点 文言文 语文教材 文本解读

文言文解读,语言疏通是首要的一步。一般而言,若文本的语言表达直白明晰,今人阅读理解的障碍就小。反之,语言表达含蓄隐晦,今人阅读理解的难度就大一些。但不可忽略的是,标点符号的施加对表达和理解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而妥善的标点,可以引导读者准确解读文本;错误或不当的标点,则会使解读产生疑窦而受阻。本文即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下两册为例,谈谈有关文言文的标点问题,以与教材编者探讨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引号内外的标示——《师说》语言运用辨析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以标点引导文言文解读)(1)

韩愈的《师说》在以前各地出版的语文教材中,标点就有所不同。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2019年8月第1版)所收此文,延续人教版语文教材历来的做法,其中有一语段标点如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此语段中所标引号内的四句话,是作为士大夫“群聚而笑之”者回应“问之”者的答语,随后作者再发出“呜呼”的感叹。但在今人选编的《师说》文本中,此语段较为多见的标点方法,一是“则曰”后不作为直接引文而不标引号,且于“道相似也”后标句号;二是将“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作为直接引文而标引号,后两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则作为作者的话放在引号之外。

从文本解读来说,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究竟是士大夫“群聚而笑之”者的答语,还是作者对耻于相师者的概括评议之语?对这相连的四句话施加不同的标点,可以反映不同的解读观点,其例如下: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④“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从以上四例可见,例①③在“道相似也”后为逗号,则加或不加引号都表明前后四句话是“群聚而笑之”者的答语,区别在于例①可视为作者转述,例③则表明答语原话;例②不加引号,但在“道相似也”后用句号,表达的意思就比较隐晦,既可理解为四句都是答语,也可理解成后两句为作者之语;例④的标点表达的意思则相当明确,即前两句为答语,后两句是作者之语。

对此不同的标点和解读,语文界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不断有业内人士在期刊上撰文发表意见,几乎一致认为教材中的《师说》的标点(即例③)是错误的,且大多倾向于应当作上述例④的标点,即表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作者的评议之语。对这些意见,笔者不再赘引,在表示赞同之余,仅就其未述及之方面,略做补充论证。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以标点引导文言文解读)(2)

对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是作者韩愈的评议之语,古代不少学者即做如此解读。如南宋理学家兼文学家吕祖谦选编《古文关键》,收入韩愈《师说》并于篇首评曰:“此篇最是结得段段有力。中间三段自有三意说起,然大概意思相承,都不失本意。”这里所称“意说”,是指作者独创的意见;而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下又注曰:“生意说。此二句佳”[1]。则不仅认为作者的概括评议之语有自己的创意,而且赞许其为佳句。南宋郑霖所撰《南安三先生祠记》有云:“昌黎韩子作《师说》,谓‘官盛则近谀,位卑则足羞’,盖伤师友之缺久矣。”[2]虽所引两句原话倒置,但一字不差,且“谓”字的主语是“昌黎韩子”,推断其说此语的原因是“盖伤师友之缺久矣”。这无疑是将这两句引语视为韩愈所说。南宋张侃《上谯大卿令宪书》,称“退之《师说》所以规矩后人”,并谓其“位卑则近羞,官盛则近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语,“皆所以持择而为士君子之归者有间矣”[3],显然也是把“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当作韩愈所说。明代叶向高在其所撰的《明茂才华东卓先生墓志铭》中有云:“余惟古人最重师授,两汉之世,传经必推所自出,即官至通显,犹云臣师某人之力,盖犹有三代之遗意焉。近世此风浸失,韩愈氏作为《师说》,有‘位卑足羞、官盛近谀’之诮。至于今,而名为师弟子云者,抑又下矣。”[4]此中将简缩后的“位卑足羞、官盛近谀”两句作为讥诮之语,则解读为出自韩愈之口也是十分明显的。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以标点引导文言文解读)(3)

​当今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解读《师说》,不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分析鉴赏此语段,对“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归属的看法与古人一致,尤其是研究古典文学的名家所撰赏析文章,十分精彩。如王运熙《略谈韩愈的〈师说〉》一文,认为韩愈此文“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个特色是错综多变化,给人以毫不平滞呆板的感觉”,举例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小段中,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的直接口吻来描绘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计较年岁,底下‘位卑’两句则用作者口吻来叙述他们计较贵贱,也是善于变化的一例。”[5]又吴文治《韩愈〈师说〉讲解》文中也谈道:“《师说》在句式和语言的错综变化方面,可供我们细细琢磨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举例云:“‘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直接采用士大夫们对话的口吻来写,它不仅表明了士大夫们对从师计较年龄地位的错误态度,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文章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以后,紧接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便立刻改用作者对士大夫们的言行进行评述的口吻来写,使两种不同的态度,针锋相对。这也是本文运用语言善于错综变化的很好的例子。”[6]再如黄岳洲《〈师说〉疑难词句例解》一文也认为:“后两句是否定或批评那些嘲笑或非难从师的人们,揭出普遍地不肯从师的社会心理,而为下文的慨叹提供了条件。”并从语体角度分析:“‘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是何等通俗、生动和口语化。‘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却是精辟、简炼、有极大概括力的论断句。因此,后两句当在引号之外。”[7]

三位学者的分析皆鞭辟入里,是对《师说》这一语段的中肯解读,也是对如何正确标点所做的令人信服的最好说明。因此,我们认为统编语文教材中《师说》该语段的标点当做出修正,将“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放到引号之外,以引导师生在教学中细辨文本语意,做出正确解读。

二、文中自注的标示——《鸿门宴》疑义破解途径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以标点引导文言文解读)(4)

《鸿门宴》,早年各地的语文教材标点基本一致,统编本高一必修下册(2019年12月第1版)收入此文也沿用以往的标点。但文本中有一处标点及其释读历来存有异议,兹录如下: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此段文字给读者带来的疑窦是:沛公从鸿门宴脱身,既弃置车马而“独骑”,又与樊哙等四人“步走”,沛公究竟是骑马还是“步走”,前后语意似存在矛盾之处,以致在专业期刊上针对这一语段的解读文章不计其数,大多试图通过重新诠释“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这一句来解决语意上的困惑,并将着眼点主要放在了“步走”和“与”这两个词语上。但综观这些解说,由于脱离语言实际和对历史文献的叙事方式认识不足,非但没能对此语段释疑解惑,反而因各逞己见而造成文本解读的混乱现象,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鸿门宴》这一语段的疑义问题。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以标点引导文言文解读)(5)

​唯一能够破解“独骑”与“步走”这一疑义的途径,是扩大视域从历史文献的叙事方式着眼,认识古人的行文习惯并通过标点符号的妥善标示来准确表达。对此,杨树达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所著《古书疑义举例续补》,率先提出了他的研究发现,即古书有“文中自注”的通例,视正文必要处,可随文自加注释之语。这一观点的提出,可谓识见独到,于学界有醍醐灌顶之效。其言曰:“古人行文,中有自注,不善读书者,疑其文气不贯,而实非也。”[8]并从《史记》《汉书》等史籍中举了很多例子,其中也包括《鸿门宴》一例,即叙述宴会座次时,本应连贯表述为“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却于“亚父南向坐”后插入一句“亚父者,范增也”,这是作者特意为之的注释说明。这种“文中自注”形式,作为古代史书中的叙事方式之一,是对正文的必要补充,也是古人的一种行文习惯。后张舜徽先生在所著《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列“古代历史书籍中,有自加注语之例”专门一节,对杨树达所举实例详加说明,并总结说:“这种义例的发现,极有价值,确能说明问题,解决问题。对阅读历史书籍的人们,启示了一个新的方法。我们如果不掌握住古人在写作中有这样的原则,便容易错误地将作者自注之语,看成‘文气不贯’或‘字句冗沓’,那就冤枉了古人,失去了作者的原意。”[9]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以标点引导文言文解读)(6)

对《鸿门宴》中“独骑”和“步走”产生疑义,其症结也就在于对“文中自注”的辨识及标点上。首次明确提出这一语段中存在自注之语的,是张仲良先生《整理古籍如何运用标点符号》一文:“‘四人持剑盾步走’是司马迁的自注。‘步走’的只是樊哙等四人,至于沛公,还是‘独骑’的。其中并无矛盾。”[10]这与杨树达等人的研究发现完全一致,是解决这一语段疑义最有效也是最符合历史事实的观点。如果不计自注之语而只看正文,是为“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语句毫无窒碍,读来非常流畅。

对古书正文中带有自注之语的标点,以往学者都主张用双破折号来标示,但在标点的细节上尚有不同的处理。语文教材对《鸿门宴》描述座次的自注之语,采用的是单破折号。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关于破折号用法的规范和示例,我们认为教材对《鸿门宴》中“亚父”的自注之语用单破折号是可行的,基本上能清楚、完整地显示文本原意。至于同篇中描述沛公“脱身独骑”这一语段,也应当按照“文中自注”的形式,改用单破折号的标点如下: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 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在《鸿门宴》文本中,通过这样的标点来表明古人的“文中自注”,句子结构因恢复本来面貌而不再有杂糅之疑,既体现了古代历史文献的行文方式,又能引导师生在教学中顺畅自然地解读,从而也就避免了对前后词语意义做无谓的揣测和不必要的纷争。

顺便要指出的是,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参考译文”中,对应“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这句,译成“让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跟随”,一个“让”字,等于如有人将“与”字释为“使”。若果真采用“与”的这一僻义,教材中理应注释说明,却付之阙如,反映了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各行其是而缺乏照应。当然,如果教材对标点做出修订调整,则译文随之修改也会更加准确。

总之,以正确的标点来引导文言文的解读,既是语文教材编纂的应有之义,也是文言文教学和研究应加以重视的首要任务。亟盼语文界同人尤其是教材的编者,切勿以事小而不为,更勿囿于成见而固守一端。

参考文献:

[1]吕祖谦.吕祖谦全集:第11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3.

[2]周敦颐.周敦颐集:卷十一 附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7:241.

[3]张侃.张氏拙轩集:卷五[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叶向高.苍霞余草:卷九[M].明万历刻本.

[5]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50.

[6]吴文治.韩愈《师说》讲解[M]//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唐宋八大家散文.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22.

[7]顾振彪,王连云,张厚感,编.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一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907.

[8]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6:214.

[9]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75.

[10]张仲良.整理古籍如何运用标点符号[J].文献,198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