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是求什么的(初识八大处)
相约八大处十来次,终于在今年8月成行。一直以为八大处是某机关单位的名称,因为保密的原因以处代名。临去时才知道是景区的名称,且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水宜人的山地佛教寺庙园林。
出了停车场,来到十字路口,大牌楼上书“西山八大处”。本以为过牌楼不远就到八大处了,实际上还要往里走一公里多的路程。
进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高山树木、小溪荷花……
石龙横卧在石头上,看着水中嬉戏的鱼儿,别有一番情趣。
池中的荷花有开有落。
在荷花、绿树、小草的映衬下,矗立于对岸的小亭子,显得优雅别致,远处的小拱桥连接着两岸。
许愿树,一棵古老的树,人们都希望把美好的愿望系于古树。
从这里开始算上山的起点吧。由于疫情的原因或其他原因,边上的商亭空无一人,非常宁静。
一处名为长安寺,但原貌早已荡然无存,所以就只剩下了一个名称。
二处灵光寺,最初名叫“龙泉寺”和“觉山寺”,后来改成灵光寺。照片中那座(已修复好的)塔是辽代的“招仙塔”,又叫“画像千佛塔”。据说塔中供奉着世间罕存的释迦牟尼灵牙舍利,佛牙舍利在世界上仅存两棵。
很不巧,不知道什么原因,大门紧闭着。
三处三山庵,因其地处翠微、平坡、庐师三座山之间(还有一说是虎头、翠微、青龙)而得名。庵里是四合院似的布局。
四处大悲寺,位于三山庵与龙泉庵之间的山腰处。原名“隐寂寺“。山门殿的石额“敕建大悲寺”,为清康熙御笔。
殿前有两株参天银杏树,粗有数圈,枝繁叶茂,树龄高达八百余年。
五处龙泉庵,在明末清初有两座寺庙并存,一个是1425年间建的慧云禅林,一个是1645年建的龙王堂,后在清康熙年间重新修建,于清道光年间合二为一。
龙泉庵旁边如今修了一把大茶壶,意思就是:在这青翠山里,喝上泉水泡的茶,让人心旷神怡。庵里面还真有个茶社。
这就是龙泉。旁边是茶社。
四照谷桥。
桥旁边小亭下存放着冰川漂砾。
据说:冰川漂砾的形成,距今已有100万到200万年。1962年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这处冰川漂砾,鉴定为第四纪冰川漂砾,并题字留念,1964年建亭保护。
六处香界寺,因位于平坡山,又叫平坡寺。香界寺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壮观,是历代帝王驻足之所。门上“敕建香界寺”五字,为乾隆御笔。
去往七处经过的木制结构大牌楼,牌楼上书“欢喜地”,另一面是“坚固林”,都是乾隆皇帝亲题。
这个小亭子叫半亭,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建,主要是保护里面的一整块巨石,巨石上刻着乾隆皇帝的三首七言绝句,并盖有乾隆皇帝的玉玺印章。
来个特写,字迹依稀可辨。
七处宝珠洞,位于平坡山顶。寺庙维修中,大门没开,洞内也无法拍照。
都说七处是远眺京城美景,观赏日出的极佳之所,故有“京西小泰山”之誉。那就在门外最高点,欣赏一下北京城的美景吧。
八处证果寺,位于庐师山半腰。由于时间的关系,没再上山。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于是,我们就坐缆车下了山。在缆车上,看到了对面山上的小亭子,猜想那就应该是八处证果寺吧。
那天正是大风过后,天气非常晴朗,天空出现了这样的云。我管它叫球球云[微笑]或许是农谚中的“鱼鳞天”。谁知道呢,反正很漂亮!
游完八大处,知道神秘的八大处是座公园,始建于隋唐至明清时期,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南麓,在太行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庐师山三座大山的环抱之中,分别建有八座庙宇,每一处的庙宇都有所不同,所以就称之为八大处。对于这样的解释,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神秘的感觉没有了。哈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