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

平阴洪范崇梵寺大隋皇帝舍利宝塔是仁寿二年(602)与其他五十余州起塔。按照日常对宝塔的认识积累,多数人都会认为平阴洪范舍利宝塔无非是下边4图宝塔这样、这样、这样、或者这样的形状。此编重点将要说明,平阴洪范舍利宝塔绝对不是下边图中的形状。推想洪范舍利宝塔要遵循三个法则。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1)

第一法则,承袭阿育王塔

北大历史系向达教授在《攝山佛教石刻補紀》中曾指出,按道宣《唐高僧传》卷二十二记载, 曇遷傳曾记述文帝立舍利塔事云:文帝昔在龍潛,有天竺沙門以一裹舍利授之。 仁壽元年,卽請大德三十人安置寶塔,爲三十道;建軌制度,一准育王。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2)

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游自勇教授在《隋文帝仁寿颁天下舍利考》中论及,仁寿二年(602)安德王杨雄上表称庆,文帝答诏称分布天下五十三州起塔,一如前式。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3)

岳麓山隋舍利塔

北大考古系博导宿白教授、陕西历史博物馆杨效俊博士在各自研究成果中都对仁寿舍利宝塔承袭阿育王塔风格做了肯定性的论证。为此,平阴洪范大隋皇帝舍利宝塔形制自然带有明显阿育王塔特征。以南京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为例,塔为单层方形塔,由顶盖、塔身和塔座组成,塔刹立于须弥座顶盖中心,刹上有五重相轮(露盘),刹顶为火焰形宝珠;顶盖四角各立山花蕉叶,塔刹与四片山花蕉叶之间以长链相连,链上悬着铜铃。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4)

神通寺四门塔塔刹(阿育王塔式)

带有明显的阿育王塔特征,这是平阴洪范大隋皇帝舍利宝塔形制必须遵循的第一法则特征。

第二法则,崇梵代号覆釜

盛唐大诗人王维在开元年间(721-726)济州司仓参军任上,常到平阴洪范崇梵寺洗心礼佛。平阴洪范大隋皇帝舍利宝塔建于仁寿二年(602),至王摩诘之游历年间已逾百二十年两甲子。从其诗作《寄崇梵僧》《饭覆釜山僧》等记叙来研究,覆釜村、覆釜山已成为百二十年后崇梵寺的代号。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5)

桑吉大塔

我认为,百年后崇梵寺被赋予覆釜代号,直接来源于平阴洪范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的鲜明特征。覆釜即为覆钵。覆钵式塔的造型直接承袭天竺窣堵坡,在元代随着喇嘛教的兴盛,再一次流行中土。覆钵式塔是一种实心建筑,一般被用作舍利塔、僧人墓塔。隋文帝推崇覆钵形制,源于杨坚对佛钵的供养崇拜,以及自己“转轮王”光环的刻意打造。早在东晋兴宁三年(365),习凿齿致书僧道安就提到“月光将出,灵钵应降”。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6)

覆钵式佛塔遗迹

浙江大学历史系孙英刚教授在《从富楼沙到长安:隋唐建都思想中的一个佛教因素》中进行了论述,佛的钵,作为一个重要的宗教政治符号,是弥勒信仰和转轮王观念中的传法信物。隋文帝以佛教转轮王自居,那连提黎耶舍在开皇二年(582)重译《尸利崛多长者经》,做了非常直白的宗教神秘背书,翻经学士费长房立即在《历代三宝记》中刻意传销其说,月光童子于当来世佛法末时,于阎浮提脂那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时大行王,以大信心大威德力供养我钵。

带有明显的覆钵式塔特征,这是平阴洪范大隋皇帝舍利宝塔形制可能具备的第二法则特征。

第三法则,隋代建筑审美

隋代舍利宝塔喜用方形四面,象征释迦摩尼“常乐我净”涅槃四德。如南京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西安法门寺四门单檐黄金塔,济南神通寺四门塔。以济南四门塔为例,四门塔造于大业七年(611),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塔,仅比洪范舍利塔晚9年,其建造形制有共通之处。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7)

法门寺单檐四门黄金塔(内装指骨舍利)

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用当地大青石砌成,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是一个方形单层单檐亭阁式石塔古建筑,东、南、西、北四面各辟有一半圆形的拱门。塔身上用石块垒砌挑出五层,塔顶用23行的青石板层层向内收叠,构成了4角攒尖的锥尖屋顶,上置石刻塔刹。正中是一个须弥座(又称之露盘),须弥座四周置山华、蕉叶形的石座,正中安放着五重相轮,相轮上置宝珠以构成整个塔刹。塔内室中心砌硕大的四方形塔心柱,四周有廊环绕。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8)

神通寺四门塔

与四门塔的构件部分类同,这是平阴洪范大隋皇帝舍利宝塔形制可能具备的第三法则特征。

基于以上法则,根据1982年考古发掘掌握资料,参考杨效俊博士关于仁寿舍利宝塔的研究成果,平阴洪范大隋舍利宝塔的形制可以进行初略的定义:最下层是两层夯土包石方形台基,第一层台基周长三十二丈96米,单边长八丈24米,高五尺,第二层台基周长二十四丈72米,单边长六丈18米,高五尺。两层台基各边正中开有丈八宽踏步石阶。二层台基之上是砖木石料塔体(《舍利瑞应篇》:建塔已竣,石上忽光耀三尺)。

为何塔周要设广大平台,是最初佛教科仪决定的。早期中国佛教借鉴道教,有列队念经绕塔的规制。几十上百人一大队,敲着木鱼摇着铃打跳,没有个大场子是舞施不开的。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9)

第一层是条石包砌7mx7mx7m夯土半实心单层方塔(同帝陵碑楼门洞),四面外墙雕饰佛像花鸟瑞兽,单层方塔之上的二层是直径丈八高两丈的半圆倒扣砖砌覆钵体。方塔与覆钵之间或有四门塔式收叠结构进行过度,正中心有20m左右高的方木大柱贯通上下,覆钵顶之上是风雨露盘,露盘之上是铁铸阿育王塔形塔刹(同四门塔塔刹),安装在中心大木的顶端。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10)

敦煌舍利塔模型

中心大木顶端塔刹设置铁扣,至方塔四角设置四条铁索锚定,铁索之上满缀铜铃和金属响片。一有风过晃浪晃浪叮当响,声音比黄河楼屋檐上的铃铛还要脆。

远处眺望此塔,一层方塔不可见,只见二层覆钵体,所以建塔百年之后,覆釜成为了大寺的代号。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11)

惠明寺舍利宝塔

前文《洪范谷城坏空考》中我曾提及,洪范谷城周边曾罹难安禄山安史之乱兵灾。人口三去其二,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井邑榛荆,豺狼所号……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平阴洪范大隋皇帝舍利宝塔大概就是部分毁于安史之乱期间(760左右),完整存世160年左右。神通寺四门塔石料基材质地坚硬,1000多年来尚无风化侵蚀的情况。而洪范舍利宝塔砖石荡然无存维余黄土瓦砾,是何道理?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12)

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大概率是这样的放大版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13)

以及这样的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14)

这样的

斗胆揣测,洪范舍利宝塔的主要部分就保存在洪范龙池里。这里有两组数据可以比对,四门塔塔身每边宽7.38米,通高15.04米;龙池每边长7米,水深6米。安史之乱后漫长岁月,宝塔木质结构腐朽,金属构件散失,维底层方塔与台基仅存,景象残破不堪不忍卒视。因宋室偏安,北方豪门大族纷纷南迁,文脉流离教化断层,崇梵旧迹、舍利辉光的传说早就恍如隔世。至金代完颜时,社会局面稍稍恢复,邑内硕儒三老为兴教化哺乡里之计,或者拆取方塔废墟条石甃为洪范泉池。

舍利宝塔是从刘塔头搬到临清(平阴洪范舍利宝塔形制推想)(15)

代县阿育王塔

还有一种说法是洪范舍利宝塔是直径18米大塔。恐怕只有像北海白塔、五台大白塔、代县阿育王塔这种全是实心的大土疙瘩才能竖得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