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感悟精辟句子(生命的价值何在)

人生而应是在意义的生,人生才有价值,有价值的人生即使短暂的,也是有意义的,而无价值的人生是苟活,是苟延残喘,是行尸走肉。

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人生感悟精辟句子(生命的价值何在)(1)

什么是“道”?

“道”,石鼓文、金文中的“道”字,行字的中间是一个头与一只手,或一个头与一只脚,代表人。就字形而言,道是一个人处在十字路口的情形。处在十字路口,就要判断行走的方向,判断要有依据,这就是道。也就是说,道是人行为遵循的规则。

“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中国哲学独有的思想,隐微而深奥,要想很准确地表达,是很难的。正如老子《道德经》开篇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如果“道”能说得清就不是道了。“道”,看起来很简单,谁都能说一点,真要解释清楚很难,因为它有内涵和外延太丰富了,是一个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一个哲学概念。

论语人生感悟精辟句子(生命的价值何在)(2)

“道”是抽象的,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让人觉得玄而又玄,不可捉摸,正是因此,人们要借助各种各样的事物来解释“道”的具体表现,随形附物,但不同境界的人对“道”的理解不同,不同人群对道的理解也不同,因而解释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哪一种解释都不能尽其妙。

“道”虽然玄妙,又是客观存在的,是无处不在的。庄子说,道在蝼蚁中,道在屎溺中。佛家的禅宗中讲“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是禅,吃饭睡觉也是禅。借用《中庸》中孔子的话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真正的道与人紧密相关,与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相生相契。如果远远离开了人世间,就不可为道。《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男女夫妇之间,就是极平常的生活,道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即“百姓日用即道”。

论语人生感悟精辟句子(生命的价值何在)(3)

朱熹认为,“道”是“事物当然之理”,既合天道,又合人道。钱穆先生也说:“因道亘古今,千万世而常然,一日之道,即千万世之道。”也就是说“道”是亘古不变的常理,那么人也是可知的。《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道”广大而又细微,普通的男女虽然不太聪明,也能体悟道的存在。

老子和孔子都讲“道”,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老子的“道”,更多的是指客观规律,是天道;孔子的“道”,更多的强调人事,是人生的大道,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遵循,是人生在世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而,人生不能离开“道”,一刻都不能离开,如果可以离开,说明不是道。

孔子认为,“道”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或兴盛,或衰落,“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孔子强调,要闻道,用心去体悟道,从而得道,更重要的是行道。

论语人生感悟精辟句子(生命的价值何在)(4)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无道”的时代,礼崩乐坏, 人们不按行事,不行正道。所以,他认为是君子就应该积极作为,去挽救“道”,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孔子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仪封人说“天将夫子为木铎”。

“道”是人生的大道,是人生的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有一天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即使很快地死去,也是生得值得,死而无憾。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述而篇》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听到了大道,即使当天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