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氧气综合知识(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

课题2 氧气

考点1 氧气的性质

初三化学氧气综合知识(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1)

氧气

◆ 知识归纳 ◆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呈淡蓝色,固态氧呈淡蓝色雪花状。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

初三化学氧气综合知识(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2)

硫与氧气反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木炭与氧气反应

反应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都是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初三化学氧气综合知识(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3)

木炭与氧气反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初三化学氧气综合知识(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4)

(3)铁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现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初三化学氧气综合知识(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5)

铁与氧气反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初三化学氧气综合知识(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6)

★ 考点总结 ★

氧气性质实验的注意点:

1、碳和氧气反应时,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以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2、硫和氧气反应时,集气瓶中应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且实验完毕将燃烧匙立即插入水中,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3、细铁丝和氧气反应:

(1)铁丝的下端系一根火柴来引燃铁丝;

(2)铁丝要绕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3)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融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4)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再放入集气瓶,防止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

考点2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 知识归纳 ◆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 考点总结 ★

1、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

2、氧化反应中氧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分类依据不同,所以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而铁丝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考点综合讲解☀

1、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2、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合缓慢氧化,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也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觉察,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铁生锈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注意:氧气是助燃物,不是可燃物,不能当作“燃料”。

3、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时,应注意区别以下几点:

(1)光和火焰的区别:

“火焰”一般指沸点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铁丝燃烧、木炭燃烧等只产生光而不产生火焰。“火焰”是气体燃烧或沸点低的固体或液体的蒸气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酒精、气体燃烧等产生火焰。

初三化学氧气综合知识(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7)

(2)烟与雾的区别

烟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固体小颗粒随气流扩散而形成的,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是大量的白烟;雾是小液滴形成的,如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如果将蜡烛放在氧气瓶中燃烧,瓶内有白雾产生。

(3)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

“碳燃烧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边浑浊的气体”是描述实验现象;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

一般说来,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4)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一般按照“一光、二热、三生成”的顺序。

即首先描述燃烧发出什么颜色的光或火焰是什么颜色;

其次描述是否放出热量;

最后描述生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