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球教学实例(太极球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

作为《开心太极》的主要作者之一,张涛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针对这本书进行了一个比较系统、明确的概括,同时,张涛先生也为这本书的撰写查阅了很多文献和古籍,为之付出了很多精力。

太极球教学实例(太极球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1)

张涛教授

01

为了更加精准的介绍、完善这本《开心太极》,张涛先生参考了诸多文献,包括《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周敦颐集》、《朱子语类》、《易学启蒙》、《六书本义》等多部著作,每一部著作,都为《开心太极》的撰写增加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厚度,同时也让这本书的内容具备了更加辩证、准确的介绍。

太极球教学实例(太极球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2)

《开心太极》所参考的文献

在《开心太极》的书稿研讨会议上,张涛先生明确指出,中华文化、太极文化、易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这些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和血液,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的在成长和完善。

02

对于文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其与生活相结合,让更多的人可以理解、相信,并融入在现实的生活之中,对于太极文化来说,如何能让太极文化落在当下产生实际作用、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是撰写《开心太极》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太极球教学实例(太极球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3)

在目前已经出土的文献之中,关于太极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成果其实非常之多,不过对于没深入研究过这些文献的人来说,其词语和字句都较为难懂,理解起来也有着一定的困难,而这次《开心太极》的撰写,就是对目前现有的太极相关文献的一次综合梳理,通过易懂、明细、清晰的文字和图片对太极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的介绍。

太极球教学实例(太极球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4)

《开心太极》插图

《易经》有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规律正代表着《易经》和太极的表现核心:简易、变易、不易。

太极球教学实例(太极球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5)

《开心太极》插图

简易,指万事万物虽然有其自身的运转规律,但都会有最为本质的东西存在,理解这个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简易;变易,指万事万物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如果没有变化,那么万物就会难以形成;不易,指万物虽然都会变,但“变化”本身是不变的,这就是太极所包含的“理”。

03

开心太极球的设计便是以这“三易”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器物,自古以来,太极都是存在于平面上的图形符号,而太极球的出现,就是对太极的一种“可视化”展现,这种展现既代表了传统文化,也代表了现代技术,是一种“道器合一”的器物。

太极球教学实例(太极球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6)

泰山玉太极球与莫比乌斯环底座

太极球本身是可以转动的,并非是静止不动的,所以这个球体也正好印证了太极的阴阳轮转、相互平衡之意。

张涛先生在最后指出,文化是随着科技发展的,二者结合才能有更好的前景和进步,这对于中华文化中的“正本清源”,有着重要且清晰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