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

郑素年跟邵雪,都是故宫文物修复院的职工家属,也是同一个胡同里长大的孩子。

邵雪出生满月的时候,郑素年的父母带着儿子去看望小妹妹,只见这丫头眼睛围着郑素年滴溜溜地转,伸出手抓住他的手指怎么也不肯松。

“你们家闺女喜欢我儿子嘿。”

素年的母亲晋宁,美滋滋地向邵雪妈妈郁东歌显摆。

然后他们就一起慢慢长大,是真正的青梅竹马,可以说邵雪几岁了他们就相识几年了。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1)

郑素年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人也乖,重点高中里的尖子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

邵雪跟他相比显得不那么优秀了,但是小丫头从小活泼、机灵,跟内向的素年正好形成有趣的互补。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2)

故事里的红墙琉璃瓦在夕阳下闪着光,故事里的金水河潺潺流淌。少男少女波澜不惊地长大,和父母吵架又和好,偷藏低分试卷和心底慢慢滋生的爱恋。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3)

他们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也是真正的都喜欢彼此,至于这个爱恋是从何时开始萌芽的?邵雪四岁的时候?八岁?还是十六岁的时候?不知道,二的六次方,每次方都喜欢。

邵雪十四岁那年,第一次偷偷用化妆品往自己脸上捯饬,由于用的是路边摊来的山寨货,小姑娘的脸上起了很大的反应,她忧心忡忡地烦恼自己的脸要是不好了怎么办,她抬起头,看着头顶的大雁南飞,一脸的怅惘。

“我要是好不了,以后没人要我可怎么办啊……”

十五岁的少年低着头,手插在校服口袋里。他嘴角弯着,眼帘垂下来:“你以后要是嫁不出去,我娶你,行吧?”

邵雪被冻得打了个喷嚏,有点张皇失措地往家跑。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4)

也许只是青春里的一段插曲,少男少女还在成长。

他们都上了大学。

那一年,汶川地震。

大学生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事发当天邵雪的学校就有学生自发组织前往灾区救援。

但是不管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是第一次参与,一行人还没进去灾区,车走不了了,手机没电了,没吃没住,学生们都慌了。

郑素年得知了邵雪已随行出发,电话又联系不上,早就只身循着他们的路线走来。

好在那天晚上让他找到了邵雪。

也就是那天晚上,他们终于心意相通,不分彼此。

郑素年以为回到北京后就是甜蜜的开始。

可是第二天天还没亮,邵雪就走了。

素年醒来只看到邵雪留下的字条。

郑素年上大学前就决定了毕业后会选择留在文修院工作。

邵雪的性格跟郑素年不一样,她打小就向往着外面的广阔天地,她不愿一直留在那个小小胡同里,所以她选择出走,去过另一种人生。

就这样,刚刚互表心意的两个年轻人,一闭眼,一睁眼,就已决定分道扬镳。

其实他们两人的不同选择,除了自身性格外,同时都受了同一个人的影响——

郑素年的母亲,晋宁。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5)

晋宁

晋宁是文修院临摹组的一员,也是修复院里最漂亮的,这是所有同事公认的。

郑津有时候和自己儿子吹牛皮,回忆起当初他妈刚进修复室的样子,真是叫“一树桃花黯然失色,单位里所有适龄男青年全部蠢蠢欲动”。

郑素年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要夸:“看你妈,长得那么漂亮,又留过学,行为举止那叫一个落落大方,怪不得把你教得这么优秀。”

晋宁的气质谈吐也是胡同里最顶尖的,也最跟着上潮流,老一辈小一辈都喜欢他,每年过生日,胡同里的孩子都早早地给她准备生日礼物。

她年轻时走过很多地方,去过英国留学,在故宫文修院实习后又去了意大利工作,后来郑素年的父亲郑津跑到大洋彼岸将她追了回来。

她是为了爱情回来的。

为了爱情,放弃未走过的千山万水,然后被困在这方寸之地。

丈夫跟儿子的性格太像了,都比较内向,简单讲就是都比较闷。

在后一辈的孩子里她最喜欢的还是邵雪,总说邵雪跟她年轻的时候很像。

她把自己最心爱的旗袍也送给邵雪。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6)

可就是这么备受大家喜爱的人,刚四十岁就被查出癌症,没能坚持多久就撒手而去了。

郑素年

母亲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

郑素年从小就是自立自律的人,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如果母亲没事,他可以顺理成章地很轻松地考入一所好大学。

但是他跟他父亲太像了,深情内敛,情深不寿。

他是那种骨子里很温和的人,不喜欢争执,也不容易受挫。从小为人处世被几个老师傅提点,什么都云淡风轻的,不熟的人总觉得他没什么性格。

什么事都不说,什么事都藏在心里。

这种人,连崩溃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7)

那年春天,郑素年把大把时间花在了修复室附近一个废弃不用的院子里。

他也不干什么,就是发呆。想小时候,想晋宁,也想未来。他成绩掉得快,几科老师轮流找他谈话,可人真坐到跟前又说不出什么来。他不喜欢老师们关心的眼神,仿佛那眼神落在他身上一次,他就能想起晋宁一次。

他觉得自己有点病了,觉得这个世界欠他一笔巨债。邵雪和张祁想陪他,都被他几句话躲了过去。他不想听别人的劝,他甚至觉得,你们的父母健在,怎么会懂我呢?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8)

一蹶不振!

还是晋宁的师傅罗怀瑾点醒了他。

罗怀瑾把他领进临摹组的修复室,递给他一个卷轴。

泛黄的纸慢慢铺展开,是一幅泼墨的山水。嶙峋的山,曲折的水,柔软的云烟。

好一幅山水图啊。起笔果断,落笔缠绵,画家的心里藏了万水千山。晋宁临摹得真好,走笔之间有着不输百年前画者的辽阔心胸。

只是下面三分之一的地方只是描了线,留下大片的空白,可见是临到一半……

人就走了吧。

“人活一辈子,总是要走的,或早或晚。文物没有生命,但当你为它倾注心血,人就和东西融为了一体。人来这世间走一遭,留下些什么,总是好的。只要东西还在,人也还在。”

郑素年觉得鼻子酸起来。手指触碰着宣纸细密的纹路,仿佛隔着时光感受到了晋宁握笔的力度。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老人把手掌压在他的头顶,语气里是古稀之人才有的慈悲。

“你才十七岁,想哭就哭吧,不怕丢人。

“痛痛快快哭一场,替你妈好好活下来,这才是晋宁想看见的。”

那一年,离郑素年高考还有一年的时间,他决定了。

转艺术。

学艺术,然后去做古画临摹。

“帮我妈把她没做完的事做完。”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9)

邵雪

胡同里住的大多都是文修院的家属,郑素年、邵雪、张祁三人年龄相仿又玩得最近,所以三家来往最紧密。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10)

如同晋宁喜欢邵雪一般,邵雪也最喜欢晋宁阿姨。

她印象里晋宁阿姨什么都懂什么都有,最新的歌曲、最新的韩剧、磁带、光碟、外文杂志等,简直是流行最前沿。

晋宁有一个箱子,里面有她珍藏的宝贝,但是只要邵雪来,小姑娘喜欢什么她就给她什么。

里面的书大多是外文书籍,装帧精良,却明显上了年月。晋宁随便翻出一本,指着扉页给她看:“这是我在英国上学的时候朋友送的,《双城记》英文原版。他那时候学汉语,把楔子给我写成了寄语。”

你喜欢俄语歌,我就给你找了几盘俄语的磁带。他们唱的东西来来回回就那几样,白桦树、伏尔加河、战争和平和爱情。你随便听听,壳子里都有我写的中文歌词,还有这盘,梅艳芳的,我一个朋友送的。这几张是电影——这个最好看,Legends of the Fall,就是没有中文字幕,你长大点再看……”

晋宁的叙述就像把她的过往在邵雪面前摊开。邵雪只知道晋阿姨去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人,却没想到她的人生已经广阔到自己无法想象的地步。邵雪看着晋宁眉飞色舞的样子,忽地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她爱的是过去的日子。

在邵雪有记忆的这些年,或许晋宁早已成为一个安分守己的成年人,但没人能不眷恋那样灿烂的青春。

她是为了爱情回来的。

为了爱情,放弃未走过的千山万水,然后被困在这方寸之地。

到了最后,晋宁得了癌症住院,邵雪来看她的时候,晋宁拉着她的手,废了好大的力气说:“我那个箱子里的东西,都要送给你。

“书啊、磁带啊,还有什么八音盒,都送给你。小雪,我真的最喜欢你了,看见你就好像看见我年轻的时候。这个世界可大了,你有心往远走,天南海北任你闯荡……

烟雾缭绕,郑素年被熏得闭上眼,那信纸上的话又一字一句地跳到他眼前——

“素年哥,我不是晋阿姨那么伟大的女人,为了爱情能放弃无限可能的未来。

“我还有太多想干的事,我没法陪着你一生。

“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我们都有自己用生命热爱的未来,我也知道我们都不会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梦想。

“那就趁着最好的时光道别吧。”

他在离家乡千里之外的西南高原,被劣质香烟呛得泪流满面。

邵雪追逐她的梦想去了,郑素年也兑现的他承诺,进入故宫文修院负责字画临摹修复,继续他母亲晋宁未完成的事业。

一别六年,如同那年大雪纷飞,他们在雪中的故宫下畅想未来。

邵雪站在太和殿广场的大雪里遥望着远方:“我不知道会在哪里,不过不是在这里。”

郑素年站在红墙琉璃瓦底下,一字一顿:“我会等。”

昔有琉璃瓦郑素年抱着邵雪哭了(昔有琉璃瓦邵雪的出走)(11)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码字不易,如您觉得有些许帮助,麻烦轻抬贵手点个赞和关注,给OldKing一个小小的鼓励。

谢谢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