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凿石板做桥(来自老祖宗的手艺不得不服)

风雨桥又称廊桥、亭桥,

完全用木料建成。

侗区多河溪,

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

是入寨必经之路。

因过往行人可在此遮风避雨,

故名风雨桥。

属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此技艺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工凿石板做桥(来自老祖宗的手艺不得不服)(1)

风雨桥通常由石墩、桥、廓、亭阁组成。

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

建筑时不用一钉一铆,

只在木料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

以榫衔接嵌合而成。

其牢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

可历经二三百年而不损。

人工凿石板做桥(来自老祖宗的手艺不得不服)(2)

侗族鼓楼

除了风雨桥,

侗族木构建筑中还有鼓楼、民居、萨堂、凉亭等,

造型各有神采,独具特色。

其中鼓楼,

是侗族人的精神象征。

传说,

鼓楼是按“杉树王”的样子建造的,

体现了侗族人大树崇拜的观念。

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

矗立于侗寨之中,

不作任何私人性的日常用途,

人们可以自由出入,

但只在有特殊事务的时刻才正式启用,

是为礼仪。

人工凿石板做桥(来自老祖宗的手艺不得不服)(3)

侗族“鼓楼之宗”活动

侗族木构建筑技艺通常世代沿袭、师徒相承,

他们建造建筑时不用图纸,

整个结构烂熟于心,

传统匠师们还传承着一套特殊的建筑符号,

作为通用的设计标注,

将普通的木料打造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美学。

这些建筑历经数百年,

依然精美不朽,

传承着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

更是寄托侗族人民精神的文化,

时光悠悠,

构成了我们瑰丽的民间珍宝。

人工凿石板做桥(来自老祖宗的手艺不得不服)(4)

侗族民居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匠粉,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