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谈话每天听本书(每天听本书餐馆)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带来的是一本有趣的书,《餐馆: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
所谓外出用餐,说通俗点就是下馆子。我想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餐馆遍地是,而比餐馆还多的,是我们下馆子的理由,累了一天不想做饭,下馆子;三五好友小聚一下,下馆子;庆祝纪念日,下馆子;或者干脆就是想吃一口美食,不管是家乡的味道,还是异国的风味。
但是,在我们大快朵颐、推杯换盏的时候,可能很少会去想,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方式是怎么出现的?很难想象,在农耕时代,家家户户自给自足的时候,谁会下馆子呢?不过,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我们从“食物”中跳出来,回到人类不同时期的历史现场去看一看。当我们考察一圈之后会发现,餐馆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我们会“下馆子”?这背后有着丰富又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
今天这本书,就是关于外出就餐的文化史。不过,用“文化史”这样的词,可能会让你误以为这是一本系统的学术著作,但我要告诉你,还真不是。本书的作者威廉·席特维尔,号称英国版“蔡澜”。从这个称号就可以看出,他在英国美食界的重要地位。作为《维特罗斯饮食》的资深编辑,和BBC《厨艺大师》的常驻评委,席特维尔以尖刻的美食评论著称。目前,他已经出版过三本关于食物的著作,今天这本《餐馆》是他的全新力作,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关于“下馆子”的故事集,就像一个收藏家的小型博物馆一样,里面陈列了各种各样有关我们外出就餐的历史趣事。通过他的讲述,会让我们知道,餐馆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还是一扇了解世界的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能看到不同的历史文化,更能看到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
不过,在今天有限的半小时里,我只能选取其中几个精彩的故事同你分享。如果你也对“下馆子”这个事儿有兴趣,我真心推荐你找来原书读一读。米其林三星大厨都推荐的书,一定不会错。
不过在这里,还是有必要说一下我为什么会选择分享这些故事,很简单,这些故事都回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餐馆和“下馆子”的生活方式,是怎么出现的?你会听到,为什么说法国大革命反而助推了精致法餐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后续的发展,如何改变了普通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寿司又是如何从高档精致的食物,变成世界普及,人人可吃的美食?当然,除了这些故事之外,你还会在书中看到不同年代人们的饮食偏好、餐桌礼仪、待客之道和文化禁忌等问题的精彩论述。这些部分,就留给你去发掘吧。
第一部分
好,这趟“下馆子”的文化之旅,咱们就先从法国说起。
说到法餐,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法式鹅肝和蜗牛?还是多达七八个环节的用餐顺序?还是香槟杯、白葡萄酒杯、红酒杯这些数都数不过来的餐具?仅从这个配置,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不是一般老百姓日常用餐的规格。那么,法餐又是如何从贵族走向平民,并享誉全球的呢?你可能怎么都想不到,这正是源于“法国大革命”。我想罗伯斯庇尔,这位对贵族阶级及其生活方式深恶痛绝的革命者,千算万算都没算到,这场运动,居然反向推动了精致法餐的流行。
法国大革命之前,贵族一直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他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这些贵族都拥有私人厨房,每天吃饭都用精美的餐盘,用天价的陶瓷和玻璃器皿喝着最昂贵的葡萄酒。而支撑起这奢靡生活的,是数量惊人、分工细致的各类仆人。要知道,贵族因为拥有土地,也就拥有了统治地位,而那些没有土地的人,很大一部分就只能依靠贵族谋生。罗伯斯庇尔作为法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对他们这样的生活恨之入骨,所以,大革命期间,他用断头台,彻底砍断了法国社会中贵族统治的根基。
然而,这场革命所带来的结果不止这一个,很多没有预想到的后果也开始悄悄呈现。我们刚说过,贵族奢靡的生活依赖于数量惊人、分工细致的仆人。这个人数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参考书中的一组数据,据统计,在攻占巴士底狱的当天,也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那天,法国大约有200万名仆人,而当时法国社会的总人口是2300万,也就是说,相当于,每12个人里面就有一名仆人。他们曾经是贵族家的管家、大厨、女佣等等,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在法国大革命中,随着贵族阶层的倒台,纷纷走向失业。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斩首之后,她的私人厨师加布里埃尔·查理·杜瓦杨就失业了,之后,他找到了罗伯斯庇尔,向他提出了抗议,要求他为自己安排工作,甚至是补偿薪资。当然,不是只有杜瓦杨这样做了,还有一拨因为贵族倒台而失业的佣人,也曾向政府索要工作。但是,罗伯斯庇尔非但没有理会他们的请求,还指控他们鼓动削弱新政权、复辟封建的旧政权。最终,杜瓦杨被处决,而剩下的这些厨师、佣人也被逮捕,并判处了九年的厨房劳役。
罗伯斯庇尔用极端的革命方式改变社会的构成,但却无法以同样的效率改变人们的日常习惯,法国人依旧热爱美食,并且追求更好的就餐体验。这些失业的餐饮从业者,既然无法从罗伯斯庇尔那里要来支持,便只能自力更生。他们离开了贵族在乡间的城堡,来到巴黎寻找新机会。作者说,正是这一人口的迁徙,为餐饮行业掀起了一场变革,他们把原本属于贵族家的美食和服务,带给了更多的人,完成了让食物离开家的使命。
在这场因法国大革命而产生的餐饮革命中,有一个人值得一说,他叫罗伯特,曾经是法国高级贵族孔代亲王的厨师长。在效力亲王期间,他一个人负责着整个家族的复杂家务。我们可以从他曾经的办公室布置,窥见他当时的地位,也可以窥见当时贵族生活的奢侈。据说,他在当时拥有一间装修豪华的办公室,不仅有油漆天花板,墙上还挂着精美的大师画作,甚至,还有一个放满了珍稀典籍和手绘地图的藏书阁。
大革命爆发之后,亲王深知自己在新政权中生存无望,便匆匆逃到了英国。而罗伯特却在巴黎市内开设了一间餐厅。因为曾经做厨师长的经历,他熟悉食品供应的相关业务,更了解精致的法式食物,所以,这家餐厅,不仅有厨师,还配有烘烤师、调味师和糕点师。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乱世之中,他的餐厅像一艘井然有序的小船。
就这样,伴随着大革命,整个法国的餐厅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但你可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这么多的馆子,有人吃吗?这就要说到当时食客的构成了。以巴黎为例,当时因为各地区的革命代表都会来到巴黎,所以,可以说对餐饮行业的需求量相当大。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意想不到的食客,那就是已经被关到监狱里的落魄贵族们。他们清楚自己的结局,所以临死之前,总还是希望可以美餐一顿。守卫也清楚他们的结局,所以通常给点好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他们也成了这些餐厅重要的客人,餐厅会通过外卖的形式,把美味送到他们面前。
这场由政治革命引发的餐饮革命,不仅影响了法餐在法国社会的发展,还捎带影响到了英国。当时很多贵族家的厨师没有选择在法国开餐厅,而是来到了英国,为这里的富人阶层提供精致又新奇的法国美食。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名叫亚历山大·格力隆的主厨,他在逃离法国之后,先在英国一个家庭找到了工作,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伦敦开了酒店,流亡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在回法国之前,一直把这里当作根据地,足见其提供的美食非常的正宗。
法餐随着这场政治上的大革命开始在法国社会蓬勃发展,并且将这一影响辐射到了像英国这样更远的地方,精致的美食离开了贵族的家,成为人们生存之余享受美好生活的另一个选项。
第二部分
结束了法国的下馆子之旅,咱们再到隔壁的英国看一看。掀起法国餐饮变革的是法国大革命,同样的,掀起英国餐饮变革的也是一场革命,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就是工业革命。
我们都知道,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让家庭小作坊逐渐被城市里的工厂所取代。这一方面创造了许多就业的岗位,但是另一方面,人们也不得不离开自己原先的土地,走向陌生的城市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家的功能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家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单位,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地方,大家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收获,自给自足。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种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经济模式,家庭从一个生产单位,变成了消费实体。
关于这一点最好的体现,就是下馆子。而关于下馆子的原因,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没地儿做饭了。英国食品历史学家科林·斯宾塞向我们展示了一组惊人的统计数据,从1800年到1900年,仅一个世纪的时间,英国80%的人口从乡村人口,变为了城市人口。而这一人口转变,给人们的饮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在资源宝贵的城市,家的空间和以前比,实际上小了很多,很多传统的厨具和饮食不得不被抛弃掉,比如黄油搅拌器、腌肉的木桶等等。所以,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土豆、淡茶这类简单的食物。另一方面,人们在工作之余,总还是有一些消遣娱乐的需求。经济史学家迈克尔·鲍尔曾表示,在19世纪,“耗费人们最多时间的活动不是工作,也不是宗教仪式,而是饮酒。”有数据显示,在19世纪初期的英格兰与威尔士,每人每年平均喝下34加仑,相当于128升的啤酒。工人阶级更是把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花在了啤酒上,在他们看来酒吧比家更温暖、舒适。
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促使英国的餐饮行业快速地发展了起来。书中有研究数据显示,时至1840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已有将近6万人从事餐饮行业。
而根据不同的外出就餐原因,也对应发展出了不同类型的餐馆。有只提供麦芽酒的小食坊,像这类小餐馆,就是填饱肚子的地方,它们只提供简单的食物,并且食客通常没得选,只能是厨房做啥就吃啥。还有一类提供葡萄酒的酒馆,主要是为了给人们工作之余提供社交、消遣的地方,相比较小食坊,这类餐馆就精致得多。而且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在这样的酒馆用餐,可比在朋友家吃饭更愉快。按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能享受到家宴招待的才是至亲好友,但是为什么当时的人会觉得酒馆比家好呢?就是因为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里,即便关系再熟络,客人也要保持彬彬有礼的社交礼仪,不可能在主人家肆意妄为,但是在小酒馆就没了这份担心和顾虑,无所谓主客之分,大家都可以尽情地享受美食、美酒和愉悦的时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功能复合型的餐馆,那就是车马店。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工作而长途远行,很多商家也看到了商机,他们沿着长途线开设旅馆,既能提供换马和休整的地方,还能给旅客提供简单的食物和酒水。
不过,说到英国不同类型的餐馆,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不得不说,那就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兴起的俱乐部,尤其是男工俱乐部。开办这类新式公共场所的目的,也是为了给男士们提供一个社交休闲的去处。已知的最早期的男工俱乐部创办于1850年,位于今天的曼彻斯特,非常特别的是,这个俱乐部内部还设有图书馆。从这就能看出,创办人不仅仅希望提供一个休闲社交的地方,更希望为大家提供高质量的社交活动。所以,我们也就能看出,这类俱乐部不同于酒馆和酒吧的地方,首先就在于它们不提供酒类,其次在于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过这两点在之后的发展中,都有所改变。
之所以必须要说一下俱乐部这种形式,就是因为,实际上19世纪伦敦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厨都来自俱乐部。其中有一位名叫亚历克西斯·索耶的人,他的成就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深深地绑定在一起。索耶,也是从法国来到伦敦谋生的大厨。他曾经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典礼上为2000名贵族会员提供美食,并获得了好评和赞誉,但这并不是他的职业巅峰。其实他最大的成就在于对于燃气灶的运用。在这之前,厨师的日常工作都是身处在浓烟之中,对呼吸道的健康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厨师是用自己的健康换来了无数的美食。索耶的偶像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而英年早逝。所以,他在对俱乐部厨房的改造上,立志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在世界第一家公共煤气厂的帮助下,他的厨房率先用上了燃气灶,实现了干净、无烟和可控。索耶将美食事业与工业革命的成就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新的成就。
结束了英国站的“下馆子”之旅,我们会发现,餐厅就像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的微缩景观,从它的背后我们能看到整个社会的变革。
第三部分
最后这一部分,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我们的邻国日本,了解一款我们可能更为熟悉的美食——寿司。
寿司作为日本的美食,其实历史并不算长。它源于一种通过腌制与发酵而保存鱼肉的方法,这种方法是7世纪的时候从东南亚传过来的。根据作者在书中所说,直到19世纪初,生鱼刺身的吃法才被引入餐饮市场。之后,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冷藏技术的发展,鱼肉的保鲜更容易和方便,寿司文化才开始在社会中普及。
生食寿司避免过度的人为加工,注重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所以也被认为是日本烹饪哲学的象征。也因为这一点,在当今这个崇尚健康饮食的时代里,寿司收获了世界范围内食客们的喜爱。虽然现在通过科学研究,我们也知道,深海鱼的汞含量超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健康,并且搭配刺身和寿司的酱油,也因为钠含量超标,存在健康的风险,但是,寿司的鲜美还是让世界范围内的食客难以摆脱对它的喜爱。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寿司可以算是很容易吃到的美食了。就拿北京来说,想要在你工作或居所周围找到一个日料店或者居酒屋并不难。如果实在没有,地铁口和商圈里的寿司小店也是不错的选择,那里的寿司口味不同,价格不同,包装独立,可任意搭配。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寿司原本是一种高端的食物,通常是一名厨师站在木质餐台前,同时为10位以内的客人供应刺身、寿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食客吃到的是最新鲜的食物,还不会等候得太久。所以,寿司店的食客一般都是社会中的中产阶级,或者是企业管理者,普通的美食爱好者要是想吃上一顿,恐怕还需要攒攒钱。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或者是什么契机,让这样一种高端美食,成为人人能吃,全球普及的美味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白石义明。虽然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你很有可能已经享受过他智慧的果实,那就是“回转寿司”。没错,就是他发明了回转寿司,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寿司走下了神坛,走向了世界。
白石义明是东大阪市一家寿司店的老板,小店的招牌菜就是生鱼片寿司与寿司卷,平日里生意不错。但是他却面临一个巨大的经营挑战,那就是店铺空间不足,这一点严重限制了他的业务量。为此,他也深受困扰,如何在不扩大经营范围的情况下,实现业务增量呢?再多请一些服务员?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增量?不可行,因为店铺容量已经非常有限,恐怕连服务员转身的地方都没有。结果,解决方案的灵感就藏在一次参观中。
1953年,白石义明作为特别客户,受邀拜访了日本著名的企业,朝日啤酒厂。在那里,他对地板上传送啤酒瓶的传送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店里之后,他就开始琢磨一项计划,那就是怎么通过传送带将寿司从厨房送到餐厅,并且最终能绕过餐台,再送回后厨。带着这个计划,他找到了为朝日啤酒厂制造传送带的厂商,请他们为他的小小寿司店进行一下微小的改造。计划看似挺简单,尤其是我们现在已经熟悉了这种形式,但是任何一项创新的想法想要最终落地,都不容易,从1953年拜访酒厂找到灵感,到最终1958年新店开张,白石义明历经了5年之久。
新店改名为“元禄寿司”,开业当天,他遍邀当地的媒体和记者参加开业仪式,当宾客落座,机器开启,寿司迎来了新的时代。厨师将新鲜制作的生鱼片和寿司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带每秒转动8厘米,这个速度刚好可以让客人有足够的时间查看并思考选择哪一盘。当然,回转寿司的巧思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当即,就有记者发问,没有了点菜环节,客人随意拿取食物,吃完后,怎么算钱呢?说到这儿,吃过回转寿司的朋友肯定已经知道了,那就是根据盘子的不同颜色和花纹确定价格,完成结算。比如,只要是粉红色盘子,别管里面放的是三文鱼还是北极贝,都是10元一份;黑盘子,别管里面是寿司还是小菜,都是8元一份。即便我们现在已经熟悉这种结算方式,但还是不得不佩服白石义明最初的巧思。
靠着“回转”这项发明,白石义明原本一次只能接待10位顾客的小店,几天之内客流量就翻了一倍。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经营范围来考察这一次创新,客流量的增加,只是其中一个好处,除此之外,人力成本大大节省了下来,店里不需要过多的服务员点菜、上菜,连泡茶喝水这件事也能通过这个自助的回转台上的水龙头自行解决;厨师也无需等到客人下单再开始准备食材,这无疑缩短了客人等餐的时间,也提高了小店的翻台率。而这些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又让白石义明有底气降低寿司的价格,扩大客源。
当然,和所有的改革一样,有人拥护,就会有人反对。白石义明的小店虽然客人不断,但也受到了诸多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批评还是集中在了寿司的品质上。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寿司原本是一种高端的食物,为了保证其味道和品质,都是现做现吃,但是,白石义明的回转寿司,确实无法满足这一点。不过,正是这样一种方式,让寿司这种原本精致昂贵的食物,变成了像汉堡薯条一样的快餐,即便是午休的短暂时光,普通打工人也可以坐在转台前享受到美味的寿司。我想,这也是白石义明最成功的地方,他让高端的食材,走下了神坛,走向了民间。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在白石义明发明回转寿司之后的30年间,各路回转寿司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日本各地。到20世纪末的时候,全日本已经有上千家回转寿司店。如今,在日本,每个街区至少都会有一家回转寿司店。而这些小小的寿司店,也随着大量的日本移民,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扎根。
结语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中我最想分享给你的内容,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餐馆的出现以及人们外出就餐的生活方式背后,通常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原因,我们只有从“食物”中跳出来,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才能看清人们“下馆子”的来龙去脉。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法国大革命带来的餐饮革命,罗伯斯庇尔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瓦解了贵族阶层的政治革命,却反向助推了原本属于贵族阶层的精致法餐的发展。而这一发展,也因为革命的原因,甚至深深影响到了隔壁的英国。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当人们离开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原来的饮食方式也必将受到挑战。不过,人类之所以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强大的适应能力,我们既可以找到新的填饱肚子的方法,也可以找到新的消遣方式,还可以用最新的时代成果赋能美食事业。最后,回转寿司的发明,让寿司这种曾经高档的美食,走下了神坛,走向了民间,之后又随着移民和喜爱它的人走向了世界各地。
说到这,你发现没有,其实餐馆很像是一个可以随时变幻的时空旅行盒,只要坐在里面,我们就能吃到很久以前的美食,也能吃到遥远地方的美味。正如英国作家尼古拉斯·兰德尔所说,点菜就是最便宜的旅行方式。
好,今天的解读就讲到这里。你可以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