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朱寨十年规划(洛阳洛宁王嘉飞)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红色革命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迅速照亮了黑暗的中国。洛宁这块沉睡的豫西大地上,李翔梧等革命先驱为家乡输送了红色的革命种子,为中共党组织在洛宁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经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七七事变前的战斗洗礼,洛宁的地下党组织迅速建立,抗日战争前夕,洛宁县中已成为洛宁党组织斗争的主要阵地。洛宁县王范街这个闻名中原的商业重镇,也成了豫西著名的红色堡垒,从这里走出了贵州省委书记处书记兼贵阳市委第一书记张一樵,原四川财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洪,著名的“桂五旅”秘书李廷琨烈士等革命先驱。
仔细审视,红色王范印象还要从下面的人和事说起。
2020年8月洛宁县回族镇王西小学更名为洛宁县西城小学。这是个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红色王范就起源于这个学校和她的创办人——洛宁开明士绅张辉汉先生。
张辉汉(1881-1968)字卓云,原籍城郊乡坞西冲口村,后在王范创办“同庆协”粮行,举家居住王范街。1915年,创办王范实验小学,改陈规陋习设新学课程。1927年任洛宁县商会会长。1928年,实验小学改为县立第四高小学校(简称王范四小),张先后任校长、校董。先聘请进步人士雷志德到校任教,继而从外地聘请来一些进步人士为师,后来又有李廷琨、张庚亮(这些人均为中共地下党员,庚亮又是张辉汉的孩子)也到校任教。当时的中共地下党员要占四小全体教师的一半。他们在学生中进行先进的政治思想教育,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后继人才。1936年,他的密友共产党员温旭阳惨遭杀害,引起了他对国民党政府的严重不满。1937年,中共洛宁县委成立,张与韩达生、曲乃生等县委负责人,积极开展共产党的地下活动,并动员其子张洪、粮行账房先生贾清平之子贾中方(贾尚志)参加革命。抗战爆发后,张于1938年去了渑池八路军兵站一趟,受到热情接待,使他对共产党、八路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1948年张动员王范街商户为新成立的我党洛宁县独立团捐资400万元(旧币),支持新政权的工作。1950年,他被聘为陕州专区土革委员会委员,他主动把自家的全部土地和土桥村的家产交给农会。抗美援朝时期,他积极发动商户捐款捐物支援志愿军,并带头捐献面粉600公斤。张先生曾连续四次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是洛宁县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纵观张辉汉先生的履历,我们就不难明白洛宁王范四小为什么在风雨如磐的年代能成为红色革命者成长的摇篮。在张辉汉先生的支持下,1938年月2月,中共洛宁县委地下组织派共产党员孙双连以学生身份到该校开展党的工作。不久,王范四小党支部建立,并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支部先后发展李廷琨、张庚亮、雷坤声、孙京川等加入共产党。
1938年9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和省党部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为借口,下令撤去洛宁县中校长曲乃生(时任中共洛宁中心县委宣传委员)、教员韩达生(时任中共洛宁中心县委书记)、周声远、王子珍以及王范四小教师张庚亮(均为中共地下党员)的职务,让顽固分子雷焱接任校长。县中学潮的同时,顽固反共分子王范四小校长李笃生,国民党教育局局长刘兰如把四小教员李廷琨的名字也加进了“撤职令”,四小师生在校园内集会声讨国民党当局卑劣行径。县中师生也积极声援四小师生的斗争,县当局怕事态扩大,只得把李廷琨的名字从撤职名单中去掉。当时在韩达生领导下洛宁县中全校师生罢课游行,向河南省第十一行政专署、河南省政府请愿,要求驱逐新任校长雷焱。这起“洛宁县中学潮”事件历时两个多月,震动豫西,“王范四小事件”成为县中学潮的姊妹篇,有力地配合了当时的革命运动,最终以胜利而告终。
外地商贩的长途贩运,集市乡民的交易,茶馆酒肆的汇聚,为革命年代的地下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屏障。洛宁县王范镇承接着洛宁地下情报的传输,军用物资采购,革命人员交通过往等功能,许多著名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都曾在这里风云际会。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从王范四小成长起来的红色力量,为了中国革命的需要,逐步走向新的征程,张一樵赴太原参加牺盟会,张洪赴延安参加边区建设,李廷琨参加“桂五旅”他们都为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历史不会忘记红色的王范,更不会忘记从王范四小走出的红色力量。
雷志德:(1904-1962年)河南洛宁西王村中沟人。毕业于洛宁县第一高小学校,从教于洛宁县立第一小学、县立第四高小学校,与进步教师赵筱斋一起,受革命思潮影响,向学生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灌输进步思想。先后发展李廷琨、张庚亮、雷坤声、孙京川等加入共产党。1934年在王范第四高小任教时,帮助李廷琨藏匿上级机密文件,免遭落入敌手。1937年培养进步青年,为地下党输送人才,同时响应党的号召,多次动员亲族及乡邻参加八路军。他多次利用国民党党员的身份,掩护地下党工作,党内的重要文件大都存放在雷家,党的领导人来往常住在雷家。1939年因孙永兴告密,雷志德等17人被捕,敌人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均未奏效,始终未露党内行迹。后由张缄三出面保释出狱,出奔延安。1947年,雷出任洛宁县文化馆馆长,积极配合政府土地改革,下乡巡回演出,指导编排许多文艺节目,宣传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对土改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张一樵,曾用名张景文,洛宁王范镇王西村人。1918年3月出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太原参加牺盟会,曾任中共淮阴县委组织部部长、临安、胶河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常州地委副书记、常州专署专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副处长、中共温州地委第一书记、贵州省委书记处书记兼贵阳市委第一书记。
张洪,原名张庚亮,洛宁王范镇人,进步民主人士张辉汉之子。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河南洛宁县王范、河底小学和宜阳县小学教员,延安边区政府教育科长、新文字干部学校科长、陕北浮陵县完小校长、县政府教育科长、延安县政府教育科长、山西汾西北人民工业学校教育科长,西北军政大学财经学院训练处副处长,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财政学校校务主任、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三处(财经类)副处长、四川财政干部学校和财贸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四川省财政厅副厅长、省财政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四川财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顾问等职务。1985年10月离职休养(中央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于2012年6月16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3岁。
李廷琨(1915-1945)洛宁人王范镇人王东村人。1938年在确山竹沟镇新四军留守处学习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回县后在王范四小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县中学潮开始后,发动四小广大师生积极声援县中学生斗争。1939年4月,任中共王范区委书记,当年秋任宜洛区委书记。1943年被国民党伏牛山工作队逮捕,遭严刑拷打,后送叶县集中营关押。次年,豫西沦陷后返回洛宁。经组织介绍参加李桂五抗日游击队,任司令部秘书、党代表。期间曾带领人员到洛潼公路附近伏击日伪军,后在“豫西事变中”被杀害于小界乡山后村,时年30岁。
“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是啊,中国共产党是由无数个基层组织组成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她在百年的建党历程中,留下了无比丰富的宝贵财富。这财富中蕴含了无数革命先驱的大公无私和远见卓识,充满了艰险、乐趣和痛苦,最终使五星红旗独立自主迎风飘扬在世界的东方。
红色王范的足迹,是红色洛宁革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的一朵浪花。然而作为河洛儿女,我们自豪我们生活着的土地也曾是红色种子成长的地方。我们学习挖掘地方党史,向英烈们致敬,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智慧,在伟大的民族复兴征途中再现红色王范力量。
作者简介:王嘉飞,王范人,祖籍城郊王协村,黄埔抗战老兵后裔。洛宁县卫健委职工,爱好文学书法,曾有作品在《新洛宁》、《县域经济》、《书城》、《牡丹》杂志上发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