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这么得心应手)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得心应手,可以参照探春的改革。这里有几句话,特别能说明问题:

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这么得心应手)(1)

平儿说的:“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

探春自己说的:“如今我冷眼看着……我就疑惑……不是……就是……”

旁白叙述:“又共同斟酌出几个人来,俱是他四人素昔冷眼取中的,用笔圈出。”

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这么得心应手)(2)

“冷眼”一词,在八十回中多次出现。基本每次出现,就会带出冷静的、客观的、相对成熟的思考和方案。哪怕是王夫人自称“冷眼看”晴雯和宝玉,也得出了她自以为客观的结论。

平儿说“旁观者清”是一句饱含哲理的俗话。只有置身事外,不受千丝万缕的关系缠绕,才能不被局势左右、不受感情影响。不管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还是探春理家,甚至宝钗、李纨,都有这样的因素。

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这么得心应手)(3)

探春在改革时,充分参考了李纨、宝钗、平儿的意见。可以说,这三个人的思想,并不比探春弱。之所以她们没有成为改革的主导人,是由于她的性格身份地位决定,而不是由于她们没有眼光。甚至连从不管事的黛玉,也对荣国府的财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这么得心应手)(4)

王熙凤管理荣国府,对宁国府是“冷眼”旁观,比较客观冷静;而她行使权利,得到贾珍的全权委托:“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更重要的,她在宁府只是暂时协理,不必考虑从前的积弊,也不顾忌以后的长远。这,就使她能够放手去做,而不存在任何顾忌。

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这么得心应手)(5)

办理秦氏的丧事,为王熙凤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是她平生得意之事。回到荣国府,她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也照样“得心应手”发挥自如。但是时间长了,积弊渐多,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比如邢夫人的由嫉生恨,比如王夫人的敌我不分,比如对得力心腹来旺儿宠爱与纵容——“仗势霸成亲”一回,林之孝就指出“我们看他是奶奶的人,也只见一半,不见一半罢了”。

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这么得心应手)(6)

别的因素不多分析,只说来旺儿一家,给王熙凤放高利贷、出名与张华一家打官司、替王熙凤杀害张华父子(未遂)……做这些事,他可能不要回报吗?除了银钱的赏赐之外,来旺儿夫妻看中彩霞给不成器的儿子作媳妇,王熙凤不是以势压人、促成这不般配、甚至不道德的婚姻了吗?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之所以能令行禁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管“有体面”“没体面”,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但在荣国府中,她这样重用、包庇、纵容一部分,势必打压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比如彩霞及其父母,面对逼婚敢怒而不敢言;比如林之孝,虽然提拔重用了女儿小红,但对来旺之子颇多腹诽;比如……

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这么得心应手)(7)

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积累下来,造成王熙凤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掣肘,于是后期的荣国府管理,王熙凤反而不能“得心应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