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苟且诗与远方人生的三重境界

苟且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苟且诗与远方人生的三重境界(1)

记得一首歌唱得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苟且、诗与远方,是人生的三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态度。

第一重境界:苟且。

“苟且”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人生观。一切围绕“自我”效用的最大化,为一个个可感可及的世俗目标,譬如,为了财富,为了官位,为了名气等目的,得而喜,失而忧——得过且过,为追求世俗“成功”而活,这是当下的生活主流与常态,无所谓是非与对错。但是,若把“目的”仅视为“占有”,并为了实现“目的”不择手段,那就大错特错。这就是时代之病 。

第二重境界:诗。

“诗”是一种审美境界。已超越功利境界,进入向上提升的精神维度,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主体“我”与客观对象,实现“合二为一”的状态。如果这个客观对象是生命体,追求这种“通情的合二为一”,便是求“善”,譬如慈善家、宗教家,这是一种道德境界。

如果这个客观对象是自然物,追求这种“通理的合二为一”,便是求“真”,譬如科学家、哲学家,这是一种科学境界。如果这个客观对象是外在景观,追求这种“通感的合二为一”,便是求“美”,譬如艺术家、文学家,这是一种审美境界。追求真、善、美的生命存在,便是诗意人生。

第三重境界:远方。

“远方”是一种信仰境界。不但超越“功利”,而且超越“自我”,“我”与“信仰对象”合二为一。 这个信仰对象,指向终极的无限者(绝对者、永恒者),儒家称之为“天”,道家称之为“道”,基督教称之为“上帝”。虽然从理性上来说,有限者不可能抵达无限者,但是从超理性来看,小我可以与信仰对象“感通”,实现有限者与无限者相连接,有限小我融入无限的信仰对象之中。如果儒家信徒融入无限者“天”, 便成为儒家圣人; 如果道家信徒融入无限者“道”,便成为道家真人(得道者);如果信仰基督教与上帝同在,便能成为基督徒。

一旦进入信仰境界,因其有了无限的信靠,便充满定力而目光坚毅,可以抗击人生一切不确定性,因其有了终极的关怀,便充盈内在而富足欢愉,可以体会到常人体会不到的恒久快乐。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们,譬如老庄孔孟墨子韩非子,皆早已达到这种信仰境界, 诸子圣人以自己独特的信仰体验,留下了皇皇巨著,来要求后世子孙,可惜芸芸众生达不到信仰境界,又不敢违背圣人言,于是出现了中国式的假冒伪善。这是中国文化之殇。

苟且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苟且诗与远方人生的三重境界(2)

孔子感慨,“朝闻道,夕可死矣!”有限人如何与无限者相连接?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借用基督教的创世神话。上帝用“话语”创造了世界,上帝“话语”便是解读密码。众所周知,“话语”是一种波动,是一种能量,是一种震动频率;“音乐”作为一种波动频率,若是与人内心的频率相谐共振,这种音乐之美,带来人的愉悦与安适;“音乐”即是人与上帝沟通的一个渠道。我们还知道,“话语”是一种信息,是一种排列的抽象符号,“数学”作为一种抽象符号,浓缩了现象世界的最后本质,表达着现象世界的关系连接,这种“数学”之真,给人带来兴奋与激动。“数学”也是人与上帝沟通的另外一个渠道。

苟且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苟且诗与远方人生的三重境界(3)

这就不难理解,求美的音乐,求真的数学,为什么最能打动人心?

因为两者皆具有形而上意蕴。认清一个字,看透一个国。孔子的“一贯之道”,皆说是“仁道”。《论语》从未给“仁”下过定义,“仁”字却出现了109次。儒家的最核心范畴,就一个“仁”字。让我们认清一个字,看透一个国,透视“仁”之形象,会意“仁”之内涵。何谓“仁”?“仁”字拆分为二:“人二”。认“仁”字,解“人二”,可领会“仁”字之真意,能看透中国之精神。

第一,人本思想。“人二”即为仁由己。人自我的主体意识觉醒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同于基督教的神本主义,也不同于当前的物本主义,中国乃属于人本主义,强调“积极有为”,重视道德自律。

第二,二元论说。“人二”即一分为二。人是由物质、精神两部分而成。作为物质存在,人得有物质满足生存;作为精神存在,人得有精神的不懈追求。物质满足之后,须提升生命的精神维度。不同于西方的物质人本主义,强调人的物质享受;中国文化属于精神人本主义,强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第三,反省意识。“人二”即反身而诚。人是认识主体,能认识客观的规律;人不同于动物,有“反思”之维,能够完成自我的主客二分:即人可以把自己当作认识客体来认识。这种“反省意识”,为哲学奠定了根基:哲学即对过去经验的全面反省。这种“反求诸己”,形成重历史的传统。“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人通过反省,找到自我不足,为弥补缺憾而修身,为完善人格而升华,开拓出精神提升的可能性空间。

第四,群体意识。“人二”即多人成群。人与他者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群体,从家、到宗、到族、到国、最后到天下,人一生在不同的共同体间穿越,切换身份,形成东方特有的群体人格,导致历史反复出现的集体主义。不幸的国人,也因此失去独立意识,淹没个性张扬。这些中国之殇:专制主义与奴性意识,是最痛的中国病,是最大的现代化障碍。

第五,核心意识。“人二”即由己及人。“仁”就是核,就是心,就是核心,譬如,核仁、果仁、花生仁等等,任何群体,都不能缺少一个核心:家有家长、族有族宗、国有皇帝;这些核心思想、中心主义、权威意识,乃是中国专制主义的思想源头。

第六,差序格局。“人二”即亲疏有别。孔子“援仁入礼”,以“仁爱”来改造非人性的宗法周礼,“仁者人也”,把人当人,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的爱与尊重。自血缘之爱始,对内“亲亲”,爱家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纵之“孝”、横之“悌”,由亲到疏;对外“仁民”,爱陌生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勾连氏族关系与等级制度,密切好仁爱与礼制,儒家试图以仁爱情怀来关联社会,来博爱天下,来建构起普适的社会伦理秩序,这才是孔子的真正关切所在,既合乎人心,又合乎时势,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几千年来,这种从中心到边缘的不平等思维,终究没能让中国的爱走出血缘,内外有别,亲疏不一,对熟人都好说,对陌生人不客气,古往今来,多少例证,马加爵在家是孝子,在校是杀人魔王,张军杀人如麻,却是一个大讲孝道的儿子,却是一个讲义气的江湖朋友还是一个怜爱有加的情谊丈夫。

认清一个仁字,看透一个中国。

苟且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苟且诗与远方人生的三重境界(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