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黄桃罐头什么梗(餐桌上的历史黄桃罐头)

“黄桃罐头”大概也没想到,会因一个谐音梗,就突然爆火了。因“桃”谐音“逃”,“逃过疫情”这个好口彩,让“黄桃罐头”最近一段时间在东北各大商超热销。此前,这个谐音梗大火还是在100多年前的清代,人们从《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引申出“逃之夭夭”这个词汇来。

传统黄桃罐头什么梗(餐桌上的历史黄桃罐头)(1)

网上热传的“桃过疫情”

“黄桃罐头”不是现在才有的美食。人们对它的记忆,多是逢年过节、看望病人时赠与的礼物,而在衣食温饱刚刚解决的年代,它可以算是奢侈品。那么,再往前去追索,古人吃过黄桃罐头吗?

这得从黄桃的历史说起。中国是桃的原产地,很早就有种植桃树的记录。在神话中,我们能看到追着太阳奔跑的夸父,死后手杖化作桃林。

桃种类繁多,但黄桃的记录却很少。在3世纪《广志》一书中,记载有一种襄桃。有学者认为,襄为浅黄色,襄桃就是肉质浅黄的黄桃。但更多学者认为,黄桃为外来引入。

当桃子从中国顺着丝绸之路传播至境外后,外国人杂交培育出了黄桃,并将其传回了中国。唐贞观年间,“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亦呼为金桃”。康居国位于今巴尔卡什湖与咸海之间。

根据这种说法,自唐贞观以后,黄桃才落根华夏,繁衍至今。

但有了黄桃,并不意味着可以做出黄桃罐头。“罐头”是个技术活,它远不是将水果和糖汁放入一个罐子里那么简单。

古人保存食物有多种方法,盐渍、糖渍最为常见。但这两种方法都会让渍取物失去水分,吃起来口感欠佳。所以,古人还发明了一种方法——罐装,就是隔离空气,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而引起食物变质。

北魏《齐民要术》里说:“先作漤(以盐渍果),用小梨,瓶中水渍,泥头,自秋至春,至冬中,须亦可用。”又说,“将用去皮,通体薄切,奠之以梨漤汁,投少蜜,令甜酢,以泥封之”。清·薛宝辰《素食说略・罐头》:“罐头食物,殊不新鲜,然可备不时之需,如冬笋、蘑菇、豌豆、栗子、胡瓜、菱角之类。菜乏时,亦可采用。”

这种方法至今还有地区在使用。有一个讲述阿富汗人如何保存葡萄的短视频在抖音上曾火过一阵:阿富汗人将葡萄放进泥囊里贩售。买卖成交后,买家将泥囊敲碎,就可食用里面盛装的葡萄。据说这样可将葡萄的新鲜度保持半年之久。这种技术比罐头技术更为原始,但原理却是一样的。

传统黄桃罐头什么梗(餐桌上的历史黄桃罐头)(2)

阿富汗人用泥囊保存葡萄

罐头技术也是为了隔离空气,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它的发明和拿破仑有关。据史料记载,18世纪末叶,法国陆军因战争给养出现问题,拿破仑悬赏鼓励发明保藏食品的方法。法国人尼古拉·阿培尔于1804年研究成功世界上第一批罐头食品,其方法是将食品加热后装入瓶内,置于沸水,煮至一定时间取出趁热将塞子塞紧,再用涂腊密封瓶口。这种方法发明很快传到欧洲、美洲和亚洲。

传统黄桃罐头什么梗(餐桌上的历史黄桃罐头)(3)

二战时期的罐头广告

由于海外华侨怀念祖国,喜食故乡食品。1906年上海商人从西方购入设备并成立了海泰丰食品公司,率先制造出适合国人口味的罐头,远销海外各地。这是我国第一家罐头食品企业。杨桃、莱阳梨、菠萝甚至荔枝,都可以做成罐头,漂洋万里,到达华侨之手。

水果罐头自进入中国后,流行至今已有一个世纪那么久。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小时候都曾被水果罐头深深吸引过。逢年过节做客也好,看望、慰问病人也好,水果罐头都是能拿得出手的礼物。而黄桃罐头在众多水果罐头中,因其清新浓郁的口感,广受欢迎。奉化食品厂生产的糖水黄桃罐头,在1987年、1989年两度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

黄桃罐头在东北尤为流行,是每个东北孩子童年记忆里的“宝藏”。即便没有商家以谐音梗的方式促销,黄桃罐头在东北都是罐头界“大哥大”般的存在。“逃过疫情”不过是东北人的乐观幽默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