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父子不同席(俗语父子不同席)
在生活中,你会偶尔陪自己的父亲喝酒吗?你有多久没陪自己的父母好好坐下来吃一顿饭了呢?如今为了生活,为了工作,在农村里很多的年轻人出门在外,一年中也没几天待在家,而陪伴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吃饭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
说到陪伴长辈吃饭、喝酒,我们也知道在餐桌上的规矩是挺多的。如果做不好,或者是做得不对 ,那就会惹人笑话的。而在过去就流传着“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的说法,那老祖宗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还有道理吗?
这句话的意思倒是好理解,就是说在酒席中父亲和孩子是不能坐在一张桌子上的,并且叔叔和侄子也是不能相互敬酒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呢?或许有人一提到这些风俗就开始觉得无聊、烦人,但是事实上这些俗语正是反映了农村的生活,值得大家细细研究。
其实,这种规矩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遵守的,一般都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农村人才会被要求这么做,比如说在丧、喜事时,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这两条要求来,因为这代表的是农村的规矩,而不守规矩则会被看作没有教养,是比较严重的事情。
“父子不同席”
大家从小长到大,肯定参加过不少婚宴,婚宴的座位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每个家庭的掌柜坐在一起,妇女和儿童坐在一起,当然妇女和儿童也可以分开坐,这个就遵循的父子不同席的道理。一般正式的场合里,人们座位都讲究次序,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古代男人作为一家之主,地位最高,所以会让各个家的负责人坐在一起,也方便他们之间的交流。
儿童们算是同一辈的,而且小孩们比较容易熟悉,所以他们做一块也很高兴,如果让他们和长辈坐在一起反而会拘谨,小心翼翼这样反而不能够尽兴。大人也一样,在孩子面前为了显示威严也必须把架子拿起来,这样实际上大家都吃不好。所以,父子不同席就是不同辈分的人不要坐在一起,而是按照辈分分列而坐。这句是比较有道理的,很多地方也是这么做的。
“叔侄不对饮”
叔叔和侄子属于不同辈的人,这两个人对饮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一般正常的随饮不会出现什么状况,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喝酒我们都知道,喝高兴了量就不好控制了,喝高了之后人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直来直去,这时候,小辈不是小辈,长辈不是长辈,都是酒友,话就说的随意了,有的会像难兄难弟一样互诉哀愁,有的会把平时积攒的不满和怨恨发泄出来。我们也都听到过很多人酒后犯错甚至犯罪的案例。因此,这句话虽然不是很常用,但他的背后却也包含了一定的意义。
酒桌估计是中国人最长去的地方,尤其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放下手中的事物,三五成群的约出来喝酒,畅快的聊天吃饭,和许久不见的亲人诉说思念,说一说自己在外面的经历,聊一聊一年增长的见识。酒桌上的规矩很多,但是现在的家庭单位越来越小,亲人也都屈指可数,因此,很多以前在大家族中出现的训诫可能现在已经不那么流行了。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习惯,有的和前面说的一样,有的不一样,也没有人说非得这么来。父亲也有关爱儿女的时候,叔侄也有近乎兄弟的情况。人们现在亲近的人越来越少,希望大家都珍惜相聚的时光吧。
俗语是古时候代代相传的,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智慧,包含着无数人的祝福和爱意。好的句子应该被后代所铭记,其中包含的精神更加要被学习。
偶尔听一听祖先留下的民间俗语,同样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众所周知,俗语是农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生产生活,通过观察摸索出来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并且谨记于心,会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
不可否认的是俗语作为民间文化,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认知,给大家带来了借鉴。当然时光荏苒转瞬即逝,人类也在不断的进步,很多俗语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的俗语,更加流光溢彩。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广泛搜集押韵的文字汇编成“增广”,使你见多识广。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欲知大道,必先学史”,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
至于要看什么书,才能收获到重多“金句”,收录了从古至今非常多俗语、名言的《增广贤文》,就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语句简练,通俗易懂。中心内容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谚语、俗语、对联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智慧,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世间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腹有诗书气自华,笔下能点旌旗军。
《增广贤文》从广义上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这本《增广贤文》才46元,也就是两包烟钱,却能让你受益终生!
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把这本大智慧带回家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