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

今天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二,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个节气——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一年中最热的天给熬来了。“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1)

关于大暑的记忆,除了嗡嗡作响的蝉鸣,突如其来的阵雨,还有只在盛夏绽放的满池荷花。

夏日暑节气之下,荷塘可以说是典型的夏日代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以说是经典散文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2)

《荷塘月色》中的荷塘位于北京清华大学校园内的近春园。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它的前身是康熙“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四周环以荷池。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受到严重破坏,残有部分又于同治年间被完全拆除,沦为“荒岛”。

1927年仲夏,住在近春园附近的朱自清先生夜不成寐,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来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为这处古址增添了新的文化特色。

1979年以后,清华大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将近春园这座“荒岛”改造成一处富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胜迹。除“晗亭”、“吴晗塑像”外,还建有假山、瀑布、草坪、鱼池。临水建“临漪榭”一座,是按园内原有同名建筑仿建的,按清宫法式,歇山起脊,金线苏彩,是遗址内惟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3)

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亭”

1982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写下的名篇《荷塘月色》,清华大学在近春园东山上建起了一座亭子,并命名为“荷塘月色亭”。

亭子建成后,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金德年教授受清华大学校办委托为其书写匾额。金教授经过几天的努力书写了若干“荷塘月色”匾名,但总觉得不是很满意,无法跟大师的为人、学识和境界相匹配,也无法融入荷塘月色的迷人景致和醉人意境,最后决定通过校史馆查找朱自清先生当年的笔迹。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4)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存世稀少的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手稿中发现了“荷、塘、月、色”四个蝇头小字。金教授通过分析“荷、塘、月、色”四个字的笔法,掌握了朱自清先生的运笔规律和书写习惯,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创作成功,使得今人得见朱自清先生一气呵成、清美隽秀、挺拔有力、字如其人的 “荷塘月色”四个黑地金字。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5)

我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又到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亭”实地体验,感觉文章是以朱自清先生的家乡扬州的荷花池为背景来构思写作。因为清华的荷塘与扬州的荷花池,面积之比如同篮球场和足球场。尤其文中写到:“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6)

扬州荷花池公园

扬州荷花池公园位于扬州城区西南部,荷花池路西侧,1997年10月1日建成开放。荷花池原名南池、砚池,因池中广植荷花而得名。园内塘荷栽种面积近20亩,有多种精品荷花,其中以扬州本地名品荷花“广陵红”为主。

清朝雍正年间盐运使何煨在荷花池畔建别墅,后为安徽歙县汪玉枢所得,名南园,为当时扬州八大名园之一。园临砚池,隔岸有文峰塔,景名“砚池染翰”。园内设置九尊太湖峰石,相传是宋代花石纲遗物,大者过丈,小者及寻,玲珑剔透,窍穴千百。乾隆帝南巡游此,大加赞赏,赐名“九峰园”。现设于公园船厅前的“南园遗石”,就是留存至今的九尊峰石之一,犹存“漏、透、瘦、皱”风韵,为园中之宝。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7)

扬州荷花池公园

从扬州荷花池东大门进入公园时,抬首望见的“荷花池公园”匾额五个大字,是清代伊秉绶太守的墨宝,门的两边悬挂熊百之先生所书楹联:平临一水入澄照,错置九峰出古情。

公园西北角为影园遗址,据史料记载,影园是明末进士、文学家郑元勋的私家园林,是明清时期扬州著名园林之一,影园由我国造园名家、《园冶》一书的作者计成亲自设计、监造。因其建在柳影、水影、山影之间,明朝书画家董其昌题名“影园”赠予郑元勋。如今的影园风貌已变,但在影园原址上建造的遗址公园还是让人们领略到影园的风韵。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8)

扬州荷花池公园

扬州荷花池公园的植物配置,符合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原文意境,如“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9)

扬州荷花池公园

2002年1月,按照扬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扬州荷花池公园开始实行免费开放。公园风景秀美,“砚池染翰”、“玉玲珑馆”、“九峰石”、“南园遗石”、“荷花仙子”等景点别具一格,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园内满是桃花,姹紫嫣红的.是扬州烟花三月节时观赏烟花的一个景点。 尤其夏日,荷花开的很盛的时候最好看。荷花池公园已成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来扬游客观光游览的重要景点之一。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10)

回想40多年前上世纪70年代末,我家住在扬州通泗街,离荷花池很近。夏天暑假时,少年的我和小伙伴们,几乎每天下午都在扬州荷花池水中泡着,游泳戏水,有时候潜水时还能摸到河蚌。

那时,荷花池塘南北有30米左右,中间有个湖心岛。有一次,我游到荷花池湖心岛附近时,小腿突然抽筋,真是疼痛难忍。幸亏身边携带着汽车轮胎救生圈,在小伙伴的协助下,安全返回。尽管回到岸边,我还有点惊魂未定,一下子瘫在了地上,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想想也算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看着池中的一朵朵荷花竟有别样的感觉。这是我唯一一次在游泳时小腿发生抽筋的险情,就在扬州荷花池公园的池塘。

朋友们,记住,在野外河湖中游泳一定要带救生圈,以防不测。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书摘段落(今天大暑读朱自清荷塘月色)(11)

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如果说,烟雨是江南的情种,荷塘则是江南的仙梦。

那些专属于江南的美好,一半都藏在荷塘里。

读《荷塘月色》,便不由心生悦色:一池荷塘,好似一个夏天。

大暑之日,捻一缕情丝,把荷塘装进江南的梦里去,好做一个仙境般的夏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