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老株洲饭店(株洲餐饮往事七八十年代)
株洲餐饮往事(一)
湘江里100多斤一条的鱼经常上了饭桌
受访者:苏晓明(曾任湘江饭店厨师长)
苏晓明,今年65岁,是一个性格开朗、酒量饭量都不错的“老满哥”。
他出生于株洲三门镇,20岁进入株洲商业技校烹饪专业(现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当时株洲相当牛逼的饭店——湘江饭店。两年后,当上了湘江饭店的厨师长。
他持有中式烹调师一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他多次在烹饪大赛中获得名次。2008年,他被选中赴北京担任奥运会期间的厨师,他的任务是在奥运会新闻中心做湘菜。
他如今在株洲餐饮烹饪界还有不小名气,很多酒店请他做技术指导。此次,株洲好味道工作室独家采访了他,请他畅谈他所能回忆起的株洲餐饮往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株洲最有名的饭店湘江饭店,是国有企业,归商业二局直接管理,当时湘江饭店在如今市中心麦当劳这个位置。我记得店里有6个菜最出名,它们是霸王别姬、金龟凤翅、桂花焗蹄筋、五陵扣狗肉、全家福、大烩三鲜。”说起这些,苏晓明如数家珍。他说,当时物价便宜,花百把块钱,可以相当豪华地吃上一桌大餐。
说起美味的菜肴,苏晓明最怀念的是湘江河里的鱼。
“当时湘江水深,因为上头没有坝。江里有一种鱼叫‘时鱼’,比鳜鱼还好吃,是当时最贵的鱼,它肉质鲜嫩无比,不论清蒸、红烧都好吃得不得了。”苏晓明说到这里,眼神里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思念。我们听的人,不觉咽口水。
苏晓明用地道的株洲话说,那时的美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健康、原汁原味。“现代人啊,特别是80后、90后,根本就没吃过好的湘菜,他们吃的只能说是快餐。因为现在鱼肉都是饲养的多。”
“湘江里的鱼很多,就在现在一桥、四桥的位置,就可以捕获到很多鱼,经常有渔民捕到100多斤甚至200多斤一条的鱼卖给我们。湘江里鱼的品种也多,连鳜鱼、白鳝、白杆鱼、水鱼都是蛮多的,我们那时有口福啊。”
“除了鱼,湘江饭店的鸡鸭、牛羊猪狗,也都是选用原生态食材,但海鲜就没有,海味类食材选用的都是干货,需要自己泡发。”苏晓明说,那时湘江饭店的生意火爆得不得了。“一年要卖好多水鱼你知道不?记得当时有药材商来收购乌龟板和脚鱼壳,我们一年可以光卖这个就可以卖10来万,以当时的物价,那是什么概念啊?”
1981年,湘江饭店旁边,又开了一家大店子。叫新洲酒家,也属于商业二局的,当时的新洲酒家是株洲最大最豪华的店子了,有70多桌,但包厢不多,必须头一天预订才有。
七八十年代,除了湘江饭店、新洲酒家,株洲饭店、清水饭店、文化宫饭店等也都是很好的店子,生意都不错。算起来,湘江饭店名气最大,我记得现在还开着的外婆湾、跳跳鱼,他们的老板都是从湘江饭店出去的。
九十年代庆云的早茶风靡全株洲
受访者:易鑫文(机关单位退休人员)
67岁的易鑫文,是从株洲某机关单位退休的,他性格豪爽,说话声音洪亮,完全看不出有这个年纪。他说,因为工作关系,他是当年株洲各个餐饮店的常客。他自己也喜欢吃,对美食的要求很高。
易鑫文回忆说,在1986年左右,他基本都在株洲饭店、鲲鹏酒家、新洲酒家,这些大店子吃,这些店子做的菜相当好。八十年代,株洲餐饮基本都是属于国有企业,就连一些厂矿的饮食店,卖早餐,做包子的,也都是国营单位。直到九十年代,才慢慢兴起民营餐饮店。
好像记得是1993年,株洲有家民营餐饮店很牛。它叫王朝酒店,名字很大气。当时,不论是菜品上,还是装修上,都是首屈一指。它开在人民路老烟草局旁,租的是一个单位的仓库,店子很大,很气派,生意也很火。但不知什么原因,只开了两年,店子就关门了,还欠了很多房租和货款。当时外界传言是,老板是有预谋地跑路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金德酒店的前身是庆云宾馆
“我觉得株洲老百姓对美食最疯狂的年代应该是九四、九五年。当时火车站对面的庆云宾馆可谓是引领了潮流。庆云当时应该是属于三星级宾馆,在宴席和客房上跟宏都、金龙差不多,但它推出株洲第一个“广式早茶”,出尽了风头,也赚足了钱。”易鑫文回忆说,“当时很多冶炼厂、田心、三三一的人,早上打的来庆云吃早茶,要知道那时候打的是很贵的,有的人还是上班遛岗出来的。现在回想起,真是好笑。难道庆云的小笼包、稀饭就那么好吃吗?其实,当时的人就是赶个时髦。庆云是高档场所,去庆云吃过早茶,吹起牛皮来都有底气些。哈哈。”
听到这,我也笑了,因为我就是当年赶过这个时髦的人。记得在庆云吃了一碗粉,贵死人,比一般的粉店贵几倍,而且味道很一般。
也莫怪,那时国营饮食店当道。想吃碗米粉,先要排队买票,然后排队取粉,然后要自己小心翼翼地端着滚烫的碗找位置。而在庆云,往座位上一坐,年轻美貌服务员就上来泡茶了(国营餐饮店都是大妈当服务员),然后装着各种小吃、点心、凉菜的推车就推到你身边,你想吃什么就拿,吃完手一挥“买单”,又有服务员来了。我记得庆云还在株洲电视台打过广告,广告词好像是:“庆云,您温馨是世界”。由一个女人娇滴滴地唱出来,听了就有欲望。
庆云火了蛮多年,后来还成为了株洲第一家上市公司,造就了很多本地富翁,它算是一条硬腿。
九十年代,株洲人不仅仅满足于湘菜了
受访者:袁爱香(曾在小金川任店经理多年)
“小金川最初是叫大金川,1993年,在株洲中国城旁边开张。”袁爱香回忆道,大金川开张后,生意火爆,老板又在荷塘区政府对面,找到了一处风水宝地,开了分店,起名“小金川”(其实小金川比大金川规模大得多)。第二年,两店合二为一,叫“小金川”,直到如今。
(视频:袁在谈小金川的历史)
“93年到现在,你算算多少年了啊!?”袁爱香自豪地说,在株洲有这么久的店子真的不多。
她说,小金川能成功,关键是抓住了当时株洲人们对餐饮需求的一个痛点。“因为那时,株洲的个体饭店也陆陆续续开了不少,但几乎都是做湘菜,而小金川‘东西南北中’的菜色都有,其中以‘川、湘、粤’三大菜系为主,所以不论哪个的客人,都能吃到合口味的菜肴。”
“九十年代,在小金川吃一桌,基本在200元左右,价格属于中偏上,相当于现在 800—1000元的消费水平。”她说,她在小金川工作了一二十年,从小姑娘做到了中年,足以见证小金川的成长与发展。
小金川这块木匾一挂就是20多年
“十年前那个时候,顾客追求的更多是‘口味’,哪个店子有道好吃的菜,马上会传播开来,而且人们会以吃上那道菜为骄傲。而今天,你看株洲很多火爆的餐饮店,即使排队去吃的,也不是为了某道菜,而是为了价格或别的什么。这就是变化。”她说,小金川的招牌菜皮片鸭、狮子头、夫妻肺片,开店起就有的,一直做到现在,口味没变一点。
对于小金川能在株洲长久发展,袁爱香说,这离不开小金川老板的情怀与个性。“因为老板对美食和健康很讲究,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只要听说那里有好的原材料,他就肯定去把它搞回来,他舍得花大价钱采购原材料,舍得花时间研究新菜品。”
她说,做企业就是做人,小金川能发展到今天,不是那么简单的。
☂☂END☂☂
撰稿:董咚 味道君
绘图:吴琦
出品:株洲好味道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