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解读(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分析之课程性质分析)

whp课程性质是课程的本质与特性,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根本属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2022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解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解读(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分析之课程性质分析)

2022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解读

whp

课程性质是课程的本质与特性,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根本属性。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课程的性质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性质被定义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17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课程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此,最新版课标(《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从本质上来看,三者都强调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性,但最新版课标则更突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学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身居一线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师把随之而来的“高压”附加给学生,导致语言文字的学习只见输入,不见输出,使得很多学生在最基本的人际交往沟通中产生巨大障碍。新课标和前者不同的是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被规定为普通话与规范汉字。普通话是我国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对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我国各民族人员交流,维护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普通话的学习和规范汉字的使用将会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不可少的习得技能,在此阶段的一线教学人员也更应注重学生个体知识的习得与情感的表达,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历史必然与使命。

从特性上来看,三者均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在最新版课标强调的核心素养上,对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要求更为凸显。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均围绕着语言运用来展开,其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创造和思维能力都是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而这一过程无不体现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最后,在义务教育语文新版课程标准之下,语文课程还要承担起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价值与功能,特别是要在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维护国家主权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这些方面作出更进一步的努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