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与其在纷扰中度日(从庸常的日子里提萃生活的意义)
标题有点拗口,也有点鸡汤。日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要求自己生活出一些滋味,便赋予日子一些不同的意义。生活因意义的赋予,就有了色彩与光亮。不然,吃饱等饿,混吃等死,日子注定是没有味道的。大城市有大城市的滋味,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味道。我目睹过在一线城市疲于奔命的青年的劳碌,写字楼里没白没黑地加班,写提案拼创意的呕心沥血,抢订单、争份额、谈融资的口焦舌燥,医院中坚医生下了手术台,仍踯躅自己病房的疲惫身影;当然,我更见过乡村干部走村串户扶贫的苦辛,农村班车司机起早贪黑从一个乡镇奔另一乡镇的搏命,还有大棚里劳作的菜农的辛勤……几乎所有的日子都是相同的,有着一张面孔,一副脸相,一日复一日,重复加琐屑,明日何其多。正是意义的介入,让这庸常、苦闷、繁琐、寂寥、单调、乏味的日子透出生气,才让人觉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在诗里这样写:“每天踩着每天的尾巴/惊叫着扑向下一个每天的大门”(《每天》)。
五四前后,一部叫《后浪》的宣传视频火爆网络,一位“前浪”演员何冰作为朗读者对后浪们很不由衷地发出赞叹:“我羡慕你们!”视频上叫好一片,也骂声一片。叫好者,是因视频高屋建瓴为他(她)们日子赋予了意义;叫骂者,却因老不死的前浪硬将意义强加在他(她)们头上。不错,庸常是人生命的常态,也是一种文化的常态。意义改变不了什么,只是让日子得到了摩挲、抚慰,让人不至于被庸常打到,觉得还能咬牙走下去。如此,庸常沉淀为一种文化习惯,凡习惯都自带惯性,推着人往前走,久而久之,人习惯了庸常,不觉其庸常,并逐渐沉湎于庸常而不能自己。还是在那首叫《每天》的诗里,我这样写:“每天的庸常堆砌起一块块乏味的砖头/将人围在一间间密封的房子里/与每天厮混在一起,天荒地老/每天的传记只写着相同的两个字:每天/翻箱倒箧,你也找不出一个鲜亮的惊奇/每天像过了筛子,让无聊统统漏下/它们堆砌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庸常的意义……”
2019年,英国牛津词典收入两个词条,一个叫“中国大妈”,另一个叫“中国大爷”。这大妈大爷便是沉湎于庸常,且活得有滋有味的族群。他(她)们大多偏胖,精神饱满,头发花白,大妈们结伴而行,咋咋呼呼,标配墨镜、丝巾、草帽,热衷拍照,站姿为剪刀腿。大爷们喜欢怀旧、吹牛,摆老资格,海阔天空,自家小事不问,专管天下大事。真画像准确,为这一族群造像,也勾勒出庸常的生活里老一代人的文化样貌。造像少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小地方的大爷大妈们总喜欢扎堆锱铢必较地打麻将,大大小小的麻将桌成了中国城乡一道恒定的风景,从而也构筑起中国老年文化最稳固且顽强的一部分。一切文化最终都将沉淀为人格。荣格说,对人类民族而言,更重要的是集体人格。这种人格造像,难道会是国人集体人格的再现么?!
说到意义,其实就是人的精神价值。精神价值有了,文化才会有主心骨。如此,从庸常的生活里提萃精神价值便是生活的文化意义所在。余秋雨将文化离析出三个关键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它们之间的次第关系一目了然,有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沉淀出崇高的集体人格,而集体人格的沉淀。首先要从庸常生活中提萃精神意义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