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敏感和钝感(敏感和钝感的力量)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的一本书叫《钝感力》,书中对钝感力的解释是这样的:“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还有一种新的解释是这样的:“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于敏感和钝感(敏感和钝感的力量)(1)

接触到本书,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想起自己曾经是一个高度敏感的人,缺乏钝感力,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耿耿于怀,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因此变得自卑、没有安全感。

做任何事情都担心做得不够好,不够自信,害怕与人相处,时常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所以做很多事情,都喜欢独来独往,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会变得自在和真实。

关于敏感和钝感(敏感和钝感的力量)(2)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里面写到:“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周国平先生写的这段话,我也曾经深有体会,并且很多时候,也这么做了。

可是,当我意识到太敏感会影响成长,也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时,也在努力做出一些改变,渐渐收起玻璃心,尽量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敏感,对任何人和事都不要太介怀,把心放宽,学会从容与淡定。

关于敏感和钝感(敏感和钝感的力量)(3)

因为在性格的另一面,我也知道世界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这幅画应该让更多有趣的人一起来完成。

不能过度敏感,因为这样会伤害到他人,但细微的敏感能够更敏锐地感知外部世界,更深切的体会人情冷暖,更容易与人产生共鸣,情感上能够清晰的感知喜怒哀乐,对生活的体会也更深刻。

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所以,不要否定自己。

走的路多了,见的人多了,生命也渐渐有了钝感力。

钝感力是敏感力的反义词,百度上是这么解释的: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关于敏感和钝感(敏感和钝感的力量)(4)

不管是在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拥有钝感力的人,都懂得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去理解。即使生活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更有耐力与命运对抗。

就像书中所说:“钝感力是生存最重要、最基本的才能,只有具备这种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成就你精彩的人生。”

敏感力和钝感力都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能力,而敏感更多是感性,顿感更多的是理性,两种力量都不能缺失,也不能过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行走的时候才会更加坚定和快乐。

也因为欠缺,所以一直在努力。

关于敏感和钝感(敏感和钝感的力量)(5)

谢谢你,看到最后。

希望我们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浮生拾凡|原创

想看更多内容,请点击了解更多;

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