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的宋庆龄病危(88岁的宋庆龄病危)
1981年6月4日上午9点半,上海万国公墓前人来人往,一位国家领导人的葬礼即将在半小时后举行。虽然时间未到,但此时已有数百人默默等候,其中不乏老人和小孩,低沉的哭泣声不断从人群中传来。
同时,在上海虹桥机场,一架从北京飞来的飞机缓缓降落,邓颖超等领导人风尘仆仆地从飞机上走下来,立刻搭上了赶往万国公墓的专车。
6月的上海天气十分闷热,加上人群聚集,万国公墓此时就像是一座火炉一般,细密的汗珠不断从人们的额角渗出。但即便如此,却没有一个人抱怨一句“好热”,因为他们要送走的这位国家领导人,是为国家独立和社会主义奔忙了一生的宋庆龄先生。
图|庄严肃穆地送别宋庆龄先生
按理说,像宋庆龄这样等级的中央领导人逝世,应该是国葬级别,中央也在几个月前就做好了相关部署,将举行葬礼的地点、参加葬礼的人数、葬礼上的具体布置等内容都事无巨细地安排妥当了,但在葬礼当天,却依旧发生了一点小“意外”。
到底是怎么样的小“意外”呢?关于宋庆龄先生的葬礼准备,中央具体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文章!
回顾宋庆龄光荣的一生回望宋庆龄先生的一生,是光荣的、凄苦的、奉献的一生,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钦佩,纵使出生在宋氏家族,她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辉道路!
图|宋庆龄与孙中山补拍的结婚照片
1915年,22岁的宋庆龄决定和比自己大27岁的孙中山结婚。全家人除了妹妹宋美龄外无一不对这门婚事表示严厉反对,父亲宋嘉树更是气得半死,怒骂道:“他儿子都比你大,我看你是疯了!”
宋庆龄此时就已经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果敢,她逃出家门,直奔日本,毅然地与正在流亡中的孙中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也开始了自己为革命奔波的一生。
她是孙中山的妻子、助手、战友,孙中山是她的丈夫、人生指引、精神导师。宋庆龄一辈子活了88岁,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起伏和动荡,却唯独对这段回忆中的点滴记得清清楚楚。
图|1925年,宋庆龄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为孙中山守灵
1925年孙中山病逝时,她孤独地坐在丈夫曾躺过的病床前,多少人认为这个年轻的女子此后会嫁作他人,从此与革命绝缘,却未曾想,她在沉痛中站了起来!
丈夫的遗志是“和平救国”,她便为此而奋斗,决然地站在了我党这边,因为我党正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为坚定的支持者和最亲密的合作者,她坚信只有在我党的带领下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坚信实现祖国统一是华夏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职责。
可以说,宋庆龄活跃在二十世纪中,为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其一,是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
图|宋庆龄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宋庆龄就曾两次被选为反帝国主义同盟大会名誉主席,她是世界和平保卫事业的先驱。
1936年秋,世界反侵略大会上在布鲁塞尔召开,作家罗曼·罗兰多次在会上对宋庆龄提出表扬,称其为国际反法西斯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罗曼·罗兰深情地说道:“宋庆龄不是一朵香满全球的花朵,而是一头力图冲破一切罗网的雄狮!”
“和平共处是一个最佳选择,不仅是在亚洲,甚至是全世界,因此,要想在帝国主义存在的今天避免战争,就必须要和平共处。”宋庆龄所发出的呼吁,是我国外交思想中和平共处思想的典范。
后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充分证明,宋庆龄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她曾大声呼吁的内容已然成为了当今各国普遍公认的国际行为准则。
图|宋庆龄在北京会见并宴请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夫妇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前,宋庆龄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主要目的有三:废除对政治犯的非法拘禁、酷刑及杀戮;为政治犯提供法律援助;争取集会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民权。在她的带领下,许多被国民党右派关押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得以被营救。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她又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吁奔走,与我党在后方紧密合作,为我党提供了极大的支援。
1945年8月,世界东方的反法西斯事业取得了胜利,这其中有无数的革命先驱前赴后继,宋庆龄正是其中一人。
图|宋庆龄检查中国福利基金会准备运往解放区的物资
1951年,她获得了“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是对她在远东地区为反侵略事业和维护和平事业所作贡献的极大肯定。
其二,是为推动文化进步和交流所做的贡献。
早在美国读书时,她关于“用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就可见一斑。她曾在文章中写道:“留学生回国后,在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具有莫大影响”“今日之中国,有无限机会,使留学生能为国效劳”……
她非常诚挚地说:“美国的文化成为了我所接受教育的一部分,这对于我的国家——一个十分需要民主精神的国家来说,是格外珍贵的。”
图|宋庆龄(左二)与宋子文(左一)等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她曾多次在各种公开场合提到:“各国家、地区间不仅要有经济往来,更需要文化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因此,她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
她与外国的文艺工作者建立密切联系,如戈登、泰勒、吉洪诺夫等,这部分人有些成为了宋庆龄的挚友并一生都保持着联系,在宋庆龄的支持和邀请下,他们之中有的人创办了刊物,有的人写了书籍,让东方的红色故事得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
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这本书,这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出版后震动世界,这背后的一部分工作正是宋庆龄在安排。
图|《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其三,是为争取人类幸福所做出的贡献。
“应当为实现全人类的理想——博爱而奋斗。”十多岁的宋庆龄如是说。回国后,她曾目睹同盟会元老陈其美惨遭日本人杀害的情景,一度非常悲伤,但是,她仍然坚信真理,坚信终有一天一定会看到国家的繁荣与和平。
宋庆龄一辈子大半的时间都用于宣传教育和爱人,她多次说:
“教育下一代,要以让他们爱自己、爱人类为基础。一切反对爱的事物,如法西斯主义,都是反动的,是摧残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真凶。”
图|1920年宋庆龄在上海
在国际上,宋庆龄组织和领导抗议德日法西斯将人权踩在脚下、压迫学者和作家的斗争;在国内,她组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与蒋介石的恐怖统治抗争到底。
在宋庆龄看来,新中国的成立是世界乃至全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变,她说:“一个强大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是争取世界和平的最要保证,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她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党做幕后工作,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又或者是建国后,都不曾停下脚步。
图|1927年宋庆龄在武汉
她认为:“正如人类和各国人民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保卫和平与保卫妇女儿童的权利也是紧密相连,我们要在建立和平的基础上增进福利,但一旦和平被破坏,福利也将荡然无存。”因此,宋庆龄一生都在为争取人类幸福,尤其是为弱势群体争取幸福而奋斗,她的奉献是举世公认的。
其四,是为增进国际友好往来所做的贡献。
1950至1960年代,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国家副主席的宋庆龄多次代表国家进行出国访问。
图|1927年宋庆龄(右下角)访问苏联
1952年12月,她率中国代表团访问维也纳,期间出席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回国途中,顺路访问了匈牙利和苏联,总的行程共计一个半月;1955年底,她出访印度17天;1956年初,她出访缅甸和巴基斯坦共计30天;1957年初冬,她出访苏联20天……
这些访问无一例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搭建了坚固的桥梁。
除了出国访问,她也常常在国内接待外宾,根据资料记载,宋庆龄在建国后共计接待外宾达300多次,这些人中有国家元首、中外友协、民间访华团体,甚至是普通劳动者,人数极多,无法计量。
图|宋庆龄在中国第一座妇幼保健院看望产妇
综上所述,宋庆龄在二十世纪的政治生涯中,为人民、国家和全世界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她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更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宋庆龄病危后 中央提前做打算伟人终究熬不过岁月,也熬不过疾病。1981年,患有冠心病、肝癌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宋庆龄已是耄耋之年,在当时那个医疗水平有限的年代,她的健康情况十分不容乐观。
3月末,全国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座谈会落下了帷幕,会后,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冯文彬找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的李家炽,并与其慎重地讨论了宋庆龄的病情。
图|宋庆龄手持新出版的《建国大纲》线装本
彼时,宋庆龄的身体机能已经衰退,在病痛的折磨下,她的身体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撒手人寰,中央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
之所以找李家炽,乃是根据宋庆龄本人的意愿。她曾说:“死后希望与父母共同安葬在上海宋氏墓地。”她指的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万国公墓,因此,中央需要上海方面的配合。
在此期间,李家炽不断奔忙于上海和北京之间,根据中央指示安排各种事宜。5月末,他来到宋庆龄在北平的寓所中,恰好碰上了前来探望病情的廖承志(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之子,在建国后从事外事工作)。
图|民主革命的先驱廖仲恺、何香凝之子廖承志
廖承志告诉李家炽,宋庆龄的身体已经到了桥弩之末,怕是大限将至,希望上海方面能对其葬礼做出一个完整的方案,这让李家炽诚惶诚恐。
以宋庆龄在中央的身份,她的葬礼必是国葬等级,在她此前仅有三人如此,本身国家相关部门处理这类事务的经验就比较匮乏,必然要谨慎之至,以免造成不良影响,而宋庆龄的国葬又是在毫无先例的上海举办,李家炽的压力可想而知。
葬礼究竟如何安排?当天,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高登榜告知李家炽:“晚上十点半来人民大会堂讨论。”
图|1951年,宋庆龄(右二)与众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经过讨论,得出了北京和上海组成治丧小组共同负责的结论,初步讨论出“两百人的规模、出席人员的安排”等内容,并在许多细节上做了充填……做出了一个稍微具体的方案。
此后的葬礼确实是按照这一方案进行,但具体执行时因为一些情况产生了变动,比如定好10点执行,但邓颖超到场后发现天气炎热,怕出现大规模中暑症状,就将葬礼提前了五分钟。
1981年5月29日晚8点18分,宋庆龄与北京病逝,享年88岁。她的身后事也按照提前预定好的方案开始逐步进行。她逝世后的第三天到第五天在北京举行公祭;第六天举行追悼大会;第七天送到上海安葬……文章最开头的一幕,便是在安葬前发生的。
图|宋庆龄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宋庆龄葬礼上的小插曲1981年6月4日上午9点半,上海万国公墓前人来人往,宋庆龄的葬礼即将在半小时后举行。
虽然时间未到,但此时已有数百人默默等候,这些是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其中不乏老人和小孩。他们低声哭泣着,眼泪不断从眼眶中滑落,在他们之中,哪一个不是曾受益于宋庆龄先生的壮举呢?
在上海虹桥机场,邓颖超等领导人一落地便风尘仆仆地坐上了去往万国公墓的专车,她一下车便发现现场燥热无比,大家都被汗水打湿了衣裳。
图|宋庆龄与邓颖超接见志愿军战斗英雄黄继光之母邓芳芝
在人群中巡视一圈后,她得知有些前来参加葬礼的代表于当日凌晨便来排队了,心中不由地非常不忍。
邓颖超找到李家炽,告知他:“马上开始葬礼吧,大家都等了许久了,天气太炎热,怕出现中暑的情况,不必等到10点了。”
经过一番商量,大家一致认为按照宋庆龄先生生前的精神,是断然不会让前来吊唁的人们等到汗流浃背的,于是便同意了邓颖超的建议,将葬礼提前5分钟举行。
图|宋庆龄逝世前,被接收为中共党员
伴随着哀伤的音乐响起,各界代表们有些茫然和诧异,原本定于10点开始的葬礼,为何突然提前了5分钟?大家纷纷看表,不断与周围的人对视。
但很快,大家又都投入了葬礼之中,伴随着仪式一步一步地进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悲伤又凝重的神情,目送着宋庆龄先生入土为安。这位为祖国事业鞠躬尽瘁的老人,就这样落下了一生的帷幕。
她死后,生前的各种物件都遵照遗愿低价售出,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人们,幸而当地政府整修了她的故居,将部分卖出物品收回放置,以供人们观瞻敬仰。
图|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生前最后一次回上海1978年末至1979年2月是宋庆龄生前最后一次回上海。下了飞机后,李家炽和时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的张甦平一起去虹桥机场接她,于上午10点半将她送到家。
李家炽回忆说:“她晚年胖了些,走路比较吃力,已经可以感受到她健康状况的下降了。”
为了不打扰宋庆龄,李家炽和张甦平下午4点半才去她家拜访。宋庆龄坐在沙发上,看到二人后很开心,她缓缓地说:“多年不见。我这次回来准备在上海过元旦和春节,我想整理一些东西,希望你们能够帮忙。”
图|1932年,宋庆龄在上海与蔡廷锴的合影
但李家炽知道,宋庆龄一直都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很客气,她鲜少提出要求,这大概是她人生中最后几个要求了吧。
宋庆龄这次回到上海主要要做这几件事:招待客人、出卖旧物、清理资料、给寓所拍照……李家炽全程参与。
1月1日下午3点,宋庆龄在家举办了元旦聚餐,上海市的相关领导都来了。这是在特殊的十年后宋庆龄第一次回到上海过节,大家都显得特别高兴,既聊了对过去的回顾,也聊了对未来的向往,最后,文汇报社摄影记者徐大刚为活动拍下了珍贵的纪念照。
图|1939年,宋庆龄前往香港码头察看支援抗战物资装运情况
1月26日下午5点,宋庆龄在家招待了中国福利会的相关领导,因1978年6月是中国福利会成立40周年纪念日,但当时她并未回到上海,所以她表示:“希望能找时间补上来。”由于是久违重逢,席间非常欢乐,临别时,宋庆龄还送了每人一份水果糖。
2月初,宋庆龄将家中珍藏的法国葡萄酒赠给了李家炽等人,这些酒是她留了许多年的酒,许多都是友人所赠。
再说出卖旧物。宋庆龄的生活其实一直过得比较窘迫。经历了多年风风雨雨,家中的一切物品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她当时急需用钱做一些事,便叫来李家炽,让他把家中的物品整批整批地卖出去,有翡翠摆件、皮衣服、旧无线电等。
图|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
李家炽叫旧货商店的人员来估价,然后用黄鱼车将货物全部拉到了自己的办公处去。他先给向上级作了汇报,因为按照要求,宋庆龄家里的事情必须要给市里汇报,市里再向中央请示。
根据中央的命令,这些物品中除了翡翠摆件由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垫付买下,其余的都放在了旧货商店处理,按照当时的物价估值,一共卖了2000块钱。
宋庆龄以为翡翠摆件是真的,皮衣服的皮料也是好的,可她没想到才卖了2000元。当李家炽向她汇报时,她说:“我还以为能卖到10倍的价钱,没想到并不值钱。”好在宋庆龄逝世后,这些翡翠摆件都交给了宋庆龄故居。
图|宋庆龄在寓所中工作
再说清理资料。宋庆龄最重视的就是清理资料这件事情了,其中多是书信。她当时有两名助手,一是她的警卫秘书杜述周,二是她的秘书张珏。但由于杜述周的母亲生病,便没在宋庆龄身边。宋庆龄干脆就想自己来清理,于是叫张珏休了假。
她一封一封地看着信件,回忆起了很多往事,也几度落下眼泪,尤其是想起孙中山逝世后那些艰苦的日子,心中十分悲痛。
清理完所有资料后,她的脚背已经肿了,整个人也腰酸背痛,看起来非常疲惫。
图|《大公报》上发表了宋庆龄与戴季陶的谈话记录
在她逝世后,李家炽等人为她清理遗物,发现宋庆龄留下的资料有两大包,李家炽叫人进行了分门别类,发现一个没有上锁的文件箱里面装了26封信件:分别是汪精卫、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写给她的,其中还有她与戴季陶谈话的记录、毛主席邀请她去北京参加政协会议的信件,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物品。
再说给寓所拍照。宋庆龄专门找了人给房子进行拍照,从内到外,从房间到客厅、书房等都进行了记录,李家炽那里至今都保留着一份完整的照片。
李家炽说:“或许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了,此后没办法经常回上海,所以以拍照的形式将这座院子留在自己心中,可以看出,她真的很留恋这个家。”
图|宋庆龄在上海的故居还原
在短暂的50天内,身处上海的宋庆龄非常忙碌,她一共接待了15批客人;写了十几封信;还应邀去参加新华社的采访;甚至亲手整理资料等。她本身身体就不好,加之每天劳累,脚背总高肿着,李家炽说:“在她这个年纪,凡是亲力亲为,实在是不容易。”
由于还有一些工作要做,2月25日,宋庆龄匆匆地离开了上海,李家炽和张甦平又一次将她送到了虹桥机场。让人遗憾的是,这一去,宋庆龄便在3个月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图|毛主席曾去看望宋庆龄
人生匆匆不过百年的光阴,无论是精彩抑或平凡,最终都会走进坟墓中,那是每个人的归属和尽头。
宋庆龄先生的葬礼是一场永恒的离别,送别她的人们寄予了最为沉重的哀思。但我们都知道,肉体的离去不能带走信仰与愿景,宋庆龄先生的高风亮节将永远伴随中华民族的成长,并永远地流传下去。
这正是:伟人已逝,斯风长存!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