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怎么灭六国的(秦始皇是怎么一步一步灭掉六国)
秦国自秦孝公变法图强至秦王政继位,期间共六世,也就是公元前359年至公元前246年,为时113年。
在这113年里,秦国以蚕食渐进的策略,愈战愈强,共消灭了他国150多万军队,其领土范围已扩展到今天的陕西省大部、甘肃省东北部、四川省东北部、陕西省中南部、河南省西部、湖北省西部、湖南省西北部。
秦王嬴政接手的秦国
这些地区,不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使秦国居于可攻可守的战略地位。
因此,当秦王政登上王位的时候,他从他先辈手中继承下来的,已经是一份相当大的遗产,秦国也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而此时的其他六国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238年,战国七雄割据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赵国:赵国自赵武灵王教民胡服骑射以来,曾成为战国后期仅次于秦的强国,但自孝成王之后,统御无方,致使晋中太原之地、晋南上党之地相继沦于秦国。特别是长平一战,赵国实力大受损伤,赵国作为秦国劲敌的历史,已如那向东的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燕国:燕国自昭王开拓以来,其地北起辽东,西至上谷(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怀来县),南邻赵、齐,远离中原。也正是因为赵国远处中原的东北部,因此经常与秦交好,而与赵、齐攻战。燕国的所作所为,不但对秦国毫无威胁,而且还削弱了国家抗秦的实力,燕国自己也在与赵、齐的攻战中,损兵折地,加速衰落。
而齐国呢,本来是六国中较强的一个国家,但自齐王建以后,只顾独立保境,从不援助其他国家抗秦,加上齐国数代已无良将,国势大不如前。
魏国,自惠王、襄王以来,历年受秦进攻,国土逐渐缩小。在魏安厘王初期,信陵君曾在河外大破秦军,恢复了部分国土,无奈魏安厘王昏聩不明,轻易就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罢免信陵君,另以他人为将,遂使河外之地得而复失。到了秦王嬴政初年,魏国所辖地区不过大梁南北数十邑而已,仅相当于秦国的一个郡大小。
韩国呢,是在六国中一向最弱的小国家,但偏偏还和强秦做邻居,所以受兵最多,一直就是个受气包,不断割地求和。以至于到了秦王嬴政初年,韩国的土地只剩下都城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以及附近十余座城邑,比魏国更惨,仅相当于秦国的一个小郡而已。
最后,来看看楚国。楚国原有地方五千里,带甲之士百万,在六国中最为强大。但自郢城被秦军攻陷、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之后,国力损失极为严重。至考烈王时代,又因秦国侵袭,再次将国都东迁至寿春。这时,楚考烈王君臣上下,毫无图强之志,只求苟且偷安,聊以自存而已。
所以,在秦国不断强大的过程中,其他六国在秦国的长期打击和相互攻伐下,各怀私心,再也不可能合力抗击秦国,相继衰败。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秦王政迎来了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契机!
公元前236年,秦王嬴政在李斯等人的帮助下,制定了灭亡六国的战略计划。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通过“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的策略,从内部分化瓦解六国,进而“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的原则,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即先破赵魏韩,再灭燕楚,最后攻取北齐,各个击破,横扫六国。
并韩灭赵
秦灭赵之战,由大将王翦主持。当时,趁着燕、赵之间又发生战争,秦国假借援燕抗赵之名,对赵国宣战,兵分两路攻入赵国。
王翦亲率一路由上党越过太行山,从北路攻占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等位于邯郸西方和北方的地区,企图占领太行山脉,对赵国都城邯郸呈俯冲之势。
另一路,由秦将桓齕率军由南阳(今河南省沁阳县)沿太行山东南麓,从南路攻占赵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省安阳西南)等地,占领整个漳河南岸地区,与邯郸隔江相望。
王翦率军攻赵战略图
此时的邯郸已经深陷南北合围之中,亡国危机之下,赵国20万大军奋起坚守,双方在太行山高地和漳河两岸进行激战,形成对峙之势。
前234年,秦王嬴政调整战略,整合了南北两路大军,合兵三十万交于桓龁指挥,试图一举攻克邯郸,灭亡赵国。
这次,桓龁放弃了以往正面渡河的策略,该从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至赵军后侧,两军在邯郸东南的平阳(今临漳县)展开激战,这一战,秦军斩首赵将扈辄及士卒十余万,随后武城(今兹城)等地,击败了在漳河沿岸阻挡了秦军一年多的赵军,给赵军以重创。
但赵军顽强据守在邯郸之南的长城一线,双方再次陷入僵持的局面。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3年,桓龁转而挥军北出太行山,攻占赤丽、宜安两邑,试图与渡过漳河的秦军形成南北攻势,攻克邯郸。
赵王迁急忙调遣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南下带兵抗秦。李牧南下后,在宜安、肥下、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与秦军激战,秦军大败,将领桓龁带少数护卫突围逃向燕国。接着,李牧乘胜追击,击退了进犯狼孟(今山西阳曲)、邺、安阳、平阳的秦军。
数战之后,秦军减员十余万,不得已暂时放弃了灭赵的计划。可以说是李牧给濒临灭亡的赵国强行地续上了一命。
在攻赵受挫的情况下,秦国将目标转向了弱小的韩国。位于四战之地的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诸侯国,在秦军的数次打击下,仅剩下都城新郑及周边少量城邑。
公元前233年,正当秦军大举攻赵之际,韩王安慑于秦国的兵威,派人到秦国请降,愿为藩臣。公元前231年,秦国派的一个内史,名叫做腾的前去接收韩国的土地。
第二年,秦便借口韩国仍与魏、赵合纵抗秦,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兵轻而易举便攻破了韩都阳翟,俘虏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将韩国土地置为颍川郡,韩国被秦国轻松KO,第一个被灭国。
韩国一个被秦灭国,置为颍川郡
公元前229年,赵国境内发生了大地震和严重旱灾。趁着赵国粮草不济、人心浮动之际,已经休整了三年的秦军卷土重来,再次向赵国发起进攻。
秦国派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围攻邯郸。
赵王迁继续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在李牧筑垒固守邯郸城,避免决战的战略方针下,秦军屡攻不胜,再次形成对峙局面。
又是李牧……
为了铲除李牧这个心头大患,王翦秘密派人携重金潜入邯郸,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造谣说李牧和司马尚企图谋反叛军,实施反间计。赵王迁果然轻信谣言,把前线的李牧和司马尚撤下来,并将向来信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李牧杀害,换上了赵葱和颜聚为将指挥赵军。
公元前228年三月,趁着李牧被杀,王翦发起猛攻,一举击溃赵军,斩杀赵葱,占领东垣,颜聚收拾残兵退回邯郸勒兵固守。同年十月,被秦收买的郭开开城向秦军投降,秦军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率残余宗族北逃,在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自立称王,史称代王。然而,此时的赵国已然名存实亡矣。
赵国名存实亡
南下灭魏楚
秦国灭攻克邯郸,赵公子嘉北逃后,王翦率秦军北上,屯兵中山(今河北省定县)。秦国兵临燕国边境易水河,燕国上下一片惶恐,燕太子丹定下诈降之计,派刺客荆轲携带燕国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的首级入秦,企图用刺杀秦王政的手段,来挽救燕国的灭亡。
公元前227年,荆轲来到秦国的咸阳宫,借呈献燕国战略要地地图的机会,接近秦王政,然后拔出匕首,向秦王政刺去,不料却刺在铜柱上,自己倒被秦王政及其左右剁成了肉泥。荆轲刺秦王,以失败告终,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的千古绝唱!
刺杀失败,却让秦王政为之大怒,于是发精兵增援王翦军,命令他立即攻燕!
王翦攻燕,以直攻燕都蓟城为作战目标。他判断燕军必然凭借燕、赵大道上的各河川进行抵抗,特别是在燕赵交界上较大的河流易水,必然有重兵守御,不宜将主力投入正面进攻。而易水下游,河流深广,渡河不易,于是王翦以部分兵力由中山(今河北省定县)向北攻燕,主力则由上游山地迂回,在易水之西包围燕军右翼,大破燕军。
同年十月,王翦继续北进,于公元前226年攻克燕都蓟城,燕王喜及太子丹逃往辽东。秦将李信乘胜追击,在衍水(浑河)再败太子丹,消灭了燕国最后的有生力量。此时逃到辽河流域的燕统治者,认为秦军攻燕,是完全由太子丹的谋刺阴谋引起,祸起于太子。无力回天的燕王喜杀掉太子丹,向秦国求和,秦王政虽然没有同意燕国的求和,但也并未赶尽杀绝,因为辽东地方偏远,对全局关系不大,不足为秦军南下中原的后患,对付更加重要的魏国和楚国。
公元前226年,燕国只剩偏远的辽东地区
公元前225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从关中出发,进攻孤立无援的魏国,目标是魏都大梁。魏国作为战国初期的霸主,都城大梁城高池深,秦军一时难以攻克。强攻无效之下,王贲将大梁附近的城邑全部攻取,坚壁清野,使大梁成为一座失去外援的孤城,随后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水泡三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垮塌,魏王假只好驾着小船出城向秦军投降,被王贲杀死,魏国灭亡,变成了秦国的一个郡——东郡。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国
秦军既灭三晋之国韩魏赵,又北破燕都,中原北部局势已定,于是再接再厉南攻楚国。秦王政因李信在追击燕军时表现极为勇敢,问李信灭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说不过二十万人。秦王又问王翦,王翦则说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政认为王翦年老胆怯,便委任李信为主将,蒙恬之父蒙武为副将,率领二十万秦军伐楚,而王翦推脱自己有病,告老还乡休养去了。
公元前225年春,李信、蒙武率二十万大军,在颍川郡集结完后,一分为二进攻楚国。李信率秦军主力攻取平舆、郢陈(淮阳),蒙武率一部秦军攻取寝城(固始县),最后两军于城父(亳州)会师。秦军虽然连克数城,但始终没有与和项燕率领的楚军主力发生正面交战,项燕趁李信孤军深入之时,尾随其后,待奉军锋芒尽失之时,绝地反击,连追三日不舍,大败奉军,连杀七名奉军都尉,奉军主力尽没,秦军灰溜溜退出了楚国边境。
项燕抵御秦军作战图
首战大败,秦王赢政不得不启用老将王翦,亲自到王翦家里认错,答应王翦的要求,请他出山。于是,秦王“空国中之甲士”,再度调集六十万大军交由王翦指挥,于公元前224年再次向楚国发起进攻。
王翦深知,楚国虽然已经衰落,但大国底蕴犹在,所以他放弃了李信急功近利的轻率行动,在取得郢陈、商水、上蔡、平舆等地后,构筑堡垒,养精蓄锐,坚壁不出,以逸待劳。
此时,六国中秦国已灭其四,整个北方除了齐国偏居一角皆为秦土,有时间也有资本和楚国耗下去。反观楚国,虽然击败了李信,但在总体实力上依然落后于秦国,形势并不乐观。
项燕率楚军主力驻守在寿春以北的淮河北岸地区,等待秦军来攻。但双方对峙数月,不管项燕如何翘首以盼、望穿秋水,就是不见王翦来攻。而本就处于守势的楚军只要静观其变。
楚王负刍却责怪项燕胆怯,不敢与秦军交锋,几次叫人催促他出战。在楚王负刍的命令下,项燕只好向秦军攻去。可秦军既不应战,且由于壁垒坚固,项燕也攻不破秦军营垒,项燕只好领军东去。
王翦趁项燕领着疲惫的楚军撤退之时,下令全军追击,与楚军战于颍河之南。楚军被颍河所阻,秩序大乱,继续向东溃散,至蕲南(宿州),楚将项燕被斩杀。
项燕战败,楚国将灭
公元前223年,王翦命蒙武率兵攻略淮北楚地,自己则率主力直逼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次年,王翦陆续平定楚属的江南各地,分置九江、彰、及会稽三郡。
秦灭楚国
灭齐统天下
六国中,五国已被并灭,剩下的齐国也在劫难逃。
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北上,俘虏燕王喜和代王嘉,灭亡了苟延残喘的燕国和代国。到这个时候,齐国才发现自己已是大难临头,慌忙集结了40万齐军于燕齐边境。
公元前221年,秦国以齐国拒绝使者访问为由,向齐宣战。由于长时间的媾和政策,使得齐国战备荒废,政治麻木,王贲得以轻松绕过齐军防线,长驱直入,直逼齐都临淄。临淄城下,秦军又以诈封土地五百里为条件,引诱齐王建出降。在秦的军事压力和政治诱惑下,齐王建投降,七十余城皆不战而下,齐国宣告灭亡。
然后,秦国接管被灭楚国的实际管辖地域,实际控制除了南方百越之地六国区域。
秦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至此,从公元前236年制定灭六国战略计划及攻赵开始,至公元前231年灭齐为止,秦王赢政通过16年的南征北战,先后灭亡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燕国、齐国,一统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诸侯割据乱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自称秦始皇,成为千古一帝。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另外,我计划将秦灭六国的整个过程制作成一个三维地图视频,有兴趣的请关注本号,并点赞!敬请期待,谢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