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

(原创不易 抄袭必究)

在青春期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上课从不认真听讲,手伸到书桌里把玩着各种游戏机。

喜欢欺凌弱小,拉帮结派,甚至目无法纪。

过分调皮捣蛋,捉弄老师同学,学着大人的样子抽烟,以为那样很酷。

这一系列的行为举止,在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听过、见过甚至做过,这并不是什么“怪毛病”,也不是什么“坏习惯”,而是一种青春期叛逆心理的表现,这样叛逆的孩子通常被大人称为“坏小孩”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关于一群这样的“坏小孩”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1)

影片讲述了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池塘之底”,在这里他面对的不是普通的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坏小孩”。马修并没有如往常来授课的老师一样得过且过放弃他们,而是以自己特别的音乐方式唤醒了他们的兴趣爱好,点燃了他们的人生希望,最终改变他们命运的温情故事。

影片在一场音乐表演中拉开帷幕,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留下的日记,童年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影片中,“池塘之底”中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抽烟聚众、打架闹事、欺凌弱小、捉弄老师,甚至放弃自我,在所有人眼里,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坏小孩”,每一个老师都拿他们没办法,可马修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莎士比亚曾说过:青春是块原料,迟早要制作成形。

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习惯了犯错后被关禁闭,习惯了惹事后被惩罚,习惯了前途渺茫暗无天日的生活,而马修的到来却为他们的生活洒下了一束光。他把“坏小孩”们散着的青春塑造成了最好的形状,他激发了皮埃尔的音乐天赋,更是改变了这群“坏小孩”们的命运。

影片是以温暖治愈的故事呈现这段难忘的命运转变经历,马修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而这背后其实是对于青春期叛逆的救赎。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2)

抽烟打架、欺凌弱小的“问题学生”孟丹,他不同于同龄人的怪异另类行为举止,是青春期叛逆的标志;悠扬歌喉、天使面孔的“音乐天才”皮埃尔,他孤僻封闭的脆弱内心,是青春期敏感的照;乖巧可爱、执着等待的“天真少年”佩皮诺,他站在门口等待“星期六”的憧憬,是青春期里对爱的强烈渴望。

他们这群“坏小孩”真的是坏吗?

答案自然不是。

他们的“坏”只是青春期叛逆心理的表现罢了,而马修改变他们的故事,正是对青春期叛逆的一种救赎。

本文以影片情节为依据,从孟丹、皮埃尔、佩皮诺3个人物来剖析影片中关于青春期叛逆的诠释,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 孟丹:怪异另类的言行举止,是青春期叛逆的标志
  • 皮埃尔:孤僻封闭的脆弱内心,是青春期敏感的写实
  • 佩皮诺:心有向往的憧憬,是青春期对爱的强烈渴望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3)

01 孟丹:怪异另类的言行举止,是青春期叛逆的标志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4)

影片中,孟丹这个人物大概是观众内心最气愤的,因为他的到来不但打破了这里因音乐而出现的平静,更是带坏了这里原本不那么糟糕的氛围,而在影片最后的时候,他放火烧了辅育院,马修老师也被解雇,这里存在着的那份美好就此封存。

在孟丹被送来的时候,他就是一副无所畏惧的模样,当众抽烟、威胁老师、侮辱皮埃尔的母亲、欺凌年幼的佩皮诺、甚至唆使另一个同学和他一起搞破坏。

在这一群“坏小孩”中间,孟丹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因为他“坏”的言行举止已经超出了其他小孩的很多倍,他表现的很成熟,如大人一般,但却做着最幼稚的事情。

印象中,在马修组织大家合唱的时候,让他展示一下自己的歌喉,他唱了一段很有颜色的歌词,这样的人物设定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心理。

和大人对着干、和老师顶嘴、和同学闹事、还有那些伴随着青春期而来的生理心理转变都让他们出现一些“怪异另类”的言行举止。

可这样的行为无法理解吗?自然不是。

他的这些怪异另类言行举止都是青春期叛逆的标志。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5)

乔纳森·斯威夫特曾说过:叛逆开始总是先在心里盘算,然后才公开行动。

孟丹的行为正是如此,他从进入“池塘之底”开始就显得与其他学生不太一样,虽然在这里他们都是让大人头疼的“问题学生”,但孟丹的言行举止很明显更加叛逆。抽烟时拽拽的摆着造型,瞪着眼睛威胁马修,作为刚来的新人,却定了一个“交钱”的规定,关键是大家都在遵从,这样的他让我想起了初中时班里那些所谓的“扛把子”。

这一类大人们心里的“人渣”,难道真的无药可救吗?

答案自然不是。

孟丹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虽然常常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叛逆行为举止,但他并没有坏到骨子里,影片中他后来离开辅育院是因为校长的一笔钱被偷怀疑是他,但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这笔丢失的钱其实并不是他偷的。

对于一个青春期处于叛逆阶段的孩子来说,他的怪异行为其实很正常,只是需要大人们引导指正罢了。就像孟丹一样,他的言行举止把青春期叛逆表现的淋漓尽致,但他还是有救的,只要老师对他多些引导教育,家长对他多写耐心陪伴,同学对他多写正向影响,他完全可以在他出色的领导力组织力上发光发热。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6)

萧伯纳曾说过: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太少有人能懂这句话了,他们反抗大人,对抗世界的怪异言行举止都是他们内心叛逆的表现,但这些叛逆却不被理解,所以他们会更加叛逆抗拒,会挥霍青春,但只要有人引导教育,他们也一样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绽放光芒。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7)

02 皮埃尔:孤僻封闭的脆弱内心,是青春期敏感的写实

影片一开始,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这本日记本打开了他的过去。

拥有着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灵,天籁般的嗓音,皮埃尔是天选的音乐鬼才,高贵优秀的世界著名指挥家,其实曾经是个孤僻的“问题少年”。

在辅育院中,皮埃尔就是个“麻烦制造者”,他也被关禁闭,被罚干活,但这并不影响他后来成为指挥家,而他的成功无疑是离不开马修老师的功劳的。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8)

影片中,童年的皮埃尔是个孤僻封闭的少年,他寡言少语,不愿交流,对母亲更是心有芥蒂,在母亲来看他的时候,他脸上没有喜悦,没有高兴,这是因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内心的想法从不说出,内心的脆弱也不会母亲吐露。

这样孤僻封闭、内心脆弱的皮埃尔正是对青春期敏感心理的一种写实。

他心思细腻、敏感脆弱,所以自己不理解的就一直藏在心里误会下去,别人的闲言碎语也会对他内心的判断和认知造成影响,他和母亲之间的隔阂就是他的敏感造成的。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孟丹来到学校后,在和皮埃尔争吵之间侮辱皮埃尔的母亲,说“她是个妓女”,皮埃尔极力和孟丹抗争,看似内心坚定,可后来有一天他出去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因为至少他最终回来了。

作为观众,我们知道,他是去看了自己的母亲,远远地看着,去确定母亲到底是不是在干那种工作,这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内心的写实,别人的三言两语可能在你内心已经造成了翻云覆雨的影响力。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9)

这样敏感的心理不只是皮埃尔,更有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我们。

孤僻地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与家人交流,不与同学倾诉,更不会与老师诉说,然后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内心也越来越脆弱,以至于别人的玩笑和嘲讽,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甚至更严重地影响了人生的是非判断。

高尔基曾说过: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着艰苦的磨炼。

敏感脆弱是对皮埃尔的青春磨炼,他意识到马修老师对他很照顾,他敏感地把这归结为马修老师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所以他会给马修泼墨水,但直到合唱演出时,马修让他独唱时,他才懂得了老师和母亲的良苦用心,所以眼里充满了感动和成长。

关于青春,巴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皮埃尔的青春期敏感心理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但马修的鼓励和肯定打开了他封闭的心门 ,这是对青春期敏感带来的叛逆心理的救赎,这也是影片以侧面的角度告诉我们:青春期的敏感很正常,只要多加肯定和引导,叛逆总能被救赎。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10)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11)

03 佩皮诺:心有向往的憧憬,是青春期对爱的强烈渴望

影片中,随着马修的视角,第一个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那个身躯娇小、腼腆可爱的佩皮诺了,他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等待着,等着父亲来接他,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个孤儿,“星期六”是老师们善意的谎言,等待是他内心对爱的渴盼。

作为孤儿的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亲情,这份爱让他变得迷茫,所以,当马修让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时,佩皮诺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因为茫然所以才更渴望那份爱。

心中有期待,期待着父亲能来接他,心怀憧憬,憧憬着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这是他执着等待“星期六”的初衷,也是他对爱的极度渴望,而马修的出现无疑是对佩皮诺缺失亲情的填充,他如父亲一般点亮了佩皮诺的生活,温暖了他“残缺”的心。

佩皮诺可爱的面容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马修对他的好更是触动人心。在他不知道写什么梦想时,施以鼓励,在不会唱歌时,让他成为合唱团助理,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感觉一无是处,在他被孟丹欺凌时,为了保护他而警告孟丹。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12)

马修之于佩皮诺,就像父亲之于孩子,他给了他最大的鼓励和肯定,给了他信心和希望,给了他温暖和保护,更重要的是给了他爱,这份他生命中缺失的爱让他成了更好的人。

影片最后,大火毁了辅育院后,马修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佩皮诺,虽然他的人生还有很长一段路没有呈现,但看到他拿着日记本找到皮埃尔就知道,跟着马修的他这一生过的也很好。

父爱是伟大的,可以融化冰凉的心,可以治愈残缺的伤,马修给佩皮诺的影响正是如此。佩皮诺心怀对亲情向往和憧憬,这份爱支撑着他坚持下去,而马修用爱弥补了他的童年缺憾,满足了他对爱的强烈渴望。

莱格曾说过:岁月流逝,青春的美酒并不总是清澈的,有时它会变得混浊。

佩皮诺的青春里缺少亲情,缺少陪伴,缺少爱,这是他浑浊的遭遇,但这份遭遇并没有一差到底,而是在他对生活满怀期待和憧憬中遇到了马修,这位伟大的老师用父亲般的爱温暖了他的生命,填充了他对爱的渴望。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13)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14)

04 结语:

青春期是什么?

是喜欢反抗大人的倔强,是习惯顶嘴的闹腾,是言行怪异的表现,是叛逆,但更是一段美好时光。

《放牛班的春天》中正是刻画了这样一种青春,他们是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的孩子,他们喜欢装模作样拽气耍酷,他们喜欢惹是生非调皮捣蛋,他们心思敏感内心脆弱,甚至他们与外界对抗的坚强表象之下是孤僻脆弱的敏感内心,这些是他们青春期叛逆的正常表现,他们只是需要被关心,被了解,被爱。

影片中马修老师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了解了他们的青春期叛逆,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引导他们走出青春期的叛逆,这不仅仅是一场感人肺腑的伟大,更是一次关于青春期叛逆的救赎。

这群“坏小孩”并不是真的“坏”,只是他们是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的普通孩子罢了,他们需要大人引导、关心和爱,这样他们终会走出这段属于青春期的禁闭。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15)

《放牛班的春天》中,“坏小孩”们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改变了他们原本“底层”的命运。但现实生活中,也会存在着很多青春期叛逆阶段的孩子如他们一样,那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救赎他们的叛逆呢?

本文从影片的青春期叛逆救赎中总结出了3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 1. 学会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

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都是很敏感的,但他们不会直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把所有的心理活动和生活感触都悄悄地隐藏起来,时间久了,他们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就像影片中的皮埃尔一样。

长此以往,他们会越来越固执,越来越叛逆,形成了死循环,因此,学会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救赎青春期叛逆的第一步。

清楚他们的想法,明白他们的感受,才能和他们站在一条水平线上对话。

  • 2. 学会鼓励,为他们指引方向。

大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都会有此起彼伏的变化,一件小小的事就足以让他们苦恼、猜想、假设,敏感脆弱是他们的常见表现,而这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迷茫,从而出现叛逆心理。

差生的内心独白(放牛班的春天一场)(16)

因此,鼓励和肯定是救赎青春期叛逆最好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潜能,塑造他们的信心,点燃他们继续向前的勇气,这才是对青春期叛逆的救赎。

  • 3. 用心陪伴,成为他们的朋友。

成长是一段艰辛的旅程,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成长更是坎坷,稍微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变化,所以陪伴他们一起,才能安定他们的内心。

大人们永远不要觉得他们是孩子,就以居高临下的身份和语气来命令指挥他们,而是要用心陪伴,做他们的朋友。

雨果曾说过: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裉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想要虚度年华,他们只是遇到了成长的考验,大人们应该理解他们的叛逆,然后引导他们,救赎这段青春的灰色。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琐碎闲谈

能码字,能追梦,治愈系90后女孩。用最暖的文字,治愈最孤独的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