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收获的季节形容词(苹果收获的季节)

苹果收获的季节形容词(苹果收获的季节)(1)

早晨,成林大叔来到果园。脱袋几日的苹果,经过几天的风吹日晒,雨露滋润,满树红扑扑的,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昼夜温差大,苹果着色快,糖度高。脱袋久的,经过多日的历练,累累的果子红红火火,缀满了枝头,压得弯弯的,盈着丰收的光景,满园的馨香,迎面扑来,浓浓的,浸入心田,像啜了一口甘醇的陈年老酒,醉到了心底,喜上了眉头。他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老牌手机,拨通了儿子的电话,脸上浮出了和善慈祥的笑容。苹果的红晕和馨香融入他和善慈祥的笑纹和眼神里,如一缕春风,荡漾在累累的果行间,飘扯在芳香弥漫的树枝梢端。跟儿子通了话,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自信点缀在他脸上的纹络里。

去年的这个时候,一场冰雹袭击了我们果乡,寒露之后下冰雹,真是百年不遇,到手的东西化做了泡影,整个果乡沉浸在一种哀声之中。老婆子在果园里失声痛哭,成林大叔瘫坐在果园树下,感觉天塌了一样,手捧着砸坏的果子……他从来没有那样无助无奈过,整个村子都融在一股痛哭哀叹氛围中。不能让历史重演,不能再走一次那样的路。成山大叔自己都没有把握,是否还能经受那样的打击,能否在女人面前挺住。时间就是金钱,到手的收入,不能再让它飞了。

他和儿子通完话,心里轻松了许多。满园走了走,看了看,看到有叶子遮住苹果的,他就摘掉叶子。这几年,苹果价钱挺好的,但是要求也很高,有叶遮挡的地方,欠点色,就卖不上好价钱,所以这几年苹果脱袋前后又多了一项摘叶的工序。摘叶又不能太早,有些人为了少雇工,自己操作,总是早早开始,成林大叔不以为然。他认为树叶是果树制造营养的小型加工厂,是果树吃饱喝足的基础所在,摘早了,必定影响果树的花芽分化。别人摘袋前一个月就开始这项工作,他则缩短到半个月才开始,因此就要格外地忙。他和老婆子起早贪黑,常常中午带着饭,在果园里吃,为的是少雇几个工。不过有时忙不完,就要雇,现在雇工太贵,套袋时二百多元,摘叶结袋便宜一些,也要一百五十元上下,因此,成林大叔一般是不雇工的,这样他和老婆子起早贪黑,格外忙,格外累。

本来管理果树就是件极繁琐又劳累的活儿,一年到头,没个清闲的时候。冬天应该是最闲散的季节,但是成林是最闲不住的,他到了果园里就有活儿,闲时在果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腰里装着一把剪子和刀子,看到枯枝败叶就剪掉,看到腐烂病就刮一刮,他很爱惜自己的果树,看到果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和老婆子管理了六亩果园,剪树也要早早下手,晚了怕剪不完,捱到开春,耽误其它事情。因此,整个冬季他也是很少有闲时候的,头年他就早早开始剪树,他做活仔细认真,一边修剪,一边涂抹愈合剂,剪口总要在当天涂上,这样可以减少剪口冻害损伤,减少剪口腐烂病菌的侵染发生。这一点上,成林大叔总是不会有一丝的含糊。剪到正月,他把果树剪完,老婆子在后面把树枝捡起来捆好,他开着手扶车,和老婆子把树枝搬出来,拖回家。

这时已开春,天气渐渐变暖,他便忙着追喂果树,肥料特别沉重,一百多斤的袋子,搬到车上,拖到山里,搬下来,再用小车推到地里。他用锨在前面挖窝,老婆子在后面提溜着沉沉的肥料桶,往地里追喂。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的,歇一宿,第二天又是生龙活虎的,迎着太阳上工,背着夕阳回家。六亩果园,喂完,又要赶紧刮除果树枝杆上的老翘皮,皮里有红蜘蛛、绵蚜等虫和卵,还隐藏着腐烂病,这活儿必须要做,刮下的老皮带出果园烧毁,灭掉菌和虫。

接下来还要拉枝刻芽,果园除草,一系列的事情,忙着忙着,眼见着迎来了清明,清明前要进行果园的第一遍喷药。他便和老婆子用手扶车拖着几千斤的水,来到果园,两人呼喊着,把管子拖到地里,嘣嘣嘣,用药泵喷洒果树。六亩常常要两三天时间,喷药,机械作业,不能停闲,很累人。他和老婆子已是六十几岁的人了,干一天,回到家里,有时连饭都吃不下,第二天还是要出现在果园里。

接下来就是疏花、授粉、蔬果、套袋,不过现在果园采用了壁蜂授粉,能轻省多了;蔬果也很忙很累,成林大叔踩着凳子疏高处,老婆子疏矮处,抢工抢时,要在五月上中旬忙完;六月下旬到六月上中旬,就要把苹果袋子套到树上去。套袋这是一件最累的活儿,天气炎热,二三十度的高温,迎着烈日,在果园里忙碌,要在二十多天的时间内,把袋子套到树上去,这是个季节性很强的活儿,套得太晚影响果品质量。每年套袋成林大叔总是像在打一场人民战争一样,早早让老婆子做一些干粮,在冰箱里冰着,套袋时,拿出来熥着吃,要不,忙得连饭也做不吃了。套袋也是他套高处,老婆套低处,起早贪黑,累死累活的,忙不下来,也要雇人。这期间,还要定时喷药,一般从喷药开始,基本上要半月左右一次,到秋季结袋,起码要八到十次。套完袋,还要夏季追喂,果园除草,生长季修剪,雨季排涝,旱季浇水,定时喷药……好容易忙到秋季,结袋前还要把花生玉米收回来,要不赶忙着结袋卖苹果了,哪里还有时间!并且国庆节前后结袋前,还要对果树进行摘叶,忙呀,太忙了,成林大叔和老婆子,忙了头顾不了腚,忙到十号左右,常常要雇人把袋结下来。结袋后的几天还要忙着把山里的地瓜芋头收回来,因为,赶忙着采摘苹果了,就什么也顾不上了,采收出售苹果这是一年最忙也是最重要的季节。

去年的这个时候,苹果袋子都结完了,该出的力出了,该花的钱花了,十拜拜了九拜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一场冰雹袭击了果乡,苹果落了一地,连树叶都被砸下来许多,苹果伤痕累累,堪不忍睹。本来能卖四、五元的苹果,只卖了三毛钱,卖给了果汁厂。一亩果园的投资四、五千到八、九千元,忙了一年,赔了功夫,连个成本也忙不回来,儿女在城里买楼买车,还指望着父母的帮衬,这一切都化作了泡影。去年那个场面终生难忘,就像天翻地覆经受了一场大地震一样,过后他总是连想也不敢去想。

突突突,他开着手扶车,老婆和儿子坐在车上,他心里稳稳的,感觉臂膀格外有了力量,车欢快的在山路上奔跑。儿子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希望,大学毕业后,在烟台工作。前几年买楼他一下子拿出了六十多万元,一次付清了房款,让村里人无不惊叹,竖指啧啧称羡,刮目相看。他平常里费神费力管理果树,省吃俭用,就是为了给儿子买楼时,大显身手。去年儿子又嚷着买车,他很开通,说:“买吧,不少胳膊,不缺腿,人家有,咱也得有!”他东借西凑,又给了儿子十几万元。本来打算,年底收了苹果还人家,一场天灾袭来,却连成本也没收回来。往年,他怕耽误儿子的工作,从来没有让他回来帮忙。“到了霜降,天气多变,到嘴的果实,别再白忙活了一年,来家帮几天吧!”今年,他提前就和儿子打了招呼。

他们每人脖子上套着一个大兜子,垂在胸前,摘一个苹果,剪掉果柄,放入兜中,再摘下一个。他踩着凳子摘空中,老婆和儿子摘下边,摘满了兜子,便把兜子从脖子上拿下来,放入筐中,扯着底部,轻轻一拖,苹果便进了筐中。这样即伤不着苹果,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兜子是老婆用旧衣服亲自缝制的,两根带子缝得偏向一边,垂在胸前,口子自然就张开了,便于放苹果,也不易挤伤苹果。老婆也给儿子缝了一个,儿子套上兜子,便伸手摘苹果,刚摘了两个,就感觉不对劲——一个抽掉了果柄,另一个则被树枝划伤了。成林忙过来指正:用一个食指垫在果柄处,并且要用手护着苹果,向没有树枝的方向,轻轻一歪。儿子照样子一试,果然不错。他说:“戳伤和抽掉果柄的苹果,就成了残次果,卖不了几个钱啦!”

采摘要专捡上好色的苹果,没有色的苹果要留在树上,继续接受阳光的沐浴。三个人采摘终究快了许多,可是果园地块离停车的地方有五六百米,要随着一条羊肠小道,用小车一筐筐地推下来。当成林和儿子把十五六筐苹果推下来,装到车上,太阳已落山了。

回到家中,天已黑了。老婆做饭,成林便和儿子抬下苹果,放到院里,分拣等级。灯光下,成林身边守着许多空筐,手中拿着一个验级板,一方面要大小分开,另一方面要优劣分开,捡苹果是件耐心细致的事情,儿子从来没做,让成林说得稀里糊涂的,拿着苹果不知往哪个筐里放。成林干脆不用他:“你给你妈烧火去。”

吃了饭,成林和老婆子又到院里分捡苹果去了。他不用儿子:“你睡觉吧,也不会捡,净在一边碍事。”儿子便早早躺下,睡着了。一觉醒来,父母还在院里忙碌。灯光下,他们神采奕奕,一刻也不停闲。难道他们不累吗?儿子看了看时钟,已是十二点多了。早晨五点多钟,成林从睡梦中喊醒儿子。成林开着手扶车,拉着分捡好的十几筐苹果,儿子跟在车上,和父亲到市场上去。

苹果收获的季节,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云集在我们果乡,公路两边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市场。果乡人在公路两边盖起了二层小楼,楼前用钢材铁瓦搭成棚子。一车车苹果运到这里,那景象很壮观。手扶车、三轮车、小型农用车满载着红红的苹果,路上一排排一行行……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赶上拉苹果的大车过路,就会堵上几个小时。果乡人给客商代收苹果,获取提成。客商将苹果收集起来,存入冷库,瞅准机会,再调入各销售市场。许多普普通通的客商,都是用几万元的资本,在苹果储存上发了财。摇身变成了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大老板。

六十多岁的成林,头发白了许多,身板却很硬朗。他开着手扶车,在车流里往来穿梭,寻找合适的摊位。一车苹果要卖好几家,才能卖完。车太多,拥挤时,不亚于城里堵车的场景。开车要有技艺,卖苹果更需精明的头脑。卖不好,一车苹果少卖五六百元,不成问题。直到晌午时分,成林和儿子才卖完这一车苹果。回到家中,他坐在炕上,点着钞票,脸上浮出和蔼的笑容。这一车苹果买了三千多元,他很满意。他感觉有儿子在家里,有儿子坐在车上,浑身有使不完的的劲,做起事来特有精神,卖起苹果来也特顺。

他们早饭没吃,临近中午,简单吃了点饭,下午,他们又到山里去采摘。不能有一点儿松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决定整年的收成,一滴汗水摔八半,恨不得一个劳力顶八人!

晚上,他和老婆继续分捡等级到深夜,儿子累得早早进入梦乡。

早晨,儿子在成林的催促声中蒙眬起床,又和父亲到市场上去卖苹果。

人就像机器一样,每天跟着旋转。几天下来,尽管儿子并有熬夜,却十分困乏。成林虽然看上去有些睡眼惺忪,却还是依旧不停地忙碌。他们要这样忙上一两个多月。成林明白,苹果市场一天一个行情,当各大气调和风冷库快入满时,价格就会急剧下跌。有时,苹果价格几天功夫,就能每斤跌下一元多钱。正所谓管理苹果一年,卖苹果一天!不急,就卖不上好价钱;不急,遇到恶劣天气,风雨冰雹,能让你一年的忙碌化为泡影!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们,瞅空儿跑回来帮忙,卖了钱,他们便拿去还房贷、车贷。父母操劳,都是为了儿女,再苦再累,他们心中也是甜的。这是果农的心愿,也是他们的品格。

长年的劳累,父母身上已留下了许多疾病。但是他们还是那样不停地忙碌着……

儿子只请了六天假,这六天他觉得很漫长,像六个星期,像六个月。他累得像散了架,骨头缝儿,浑身的肉儿都在疼。母亲不舍让儿子走,她太累了,忙了山里的,还要忙家务做饭,想让他在家多帮几天。成林说:”回去吧,端人家的饭碗,哪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要丁是丁,卯是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走吧!“

他心里酸酸的,他只干了这几天就够了,而父母却还要这样忙上两个月。不,确切地说,他们已这样忙了上半辈子,还要这样去忙下半辈子。以前他向父母讨钱买楼,他那样理直气壮;向父母讨钱买车,那样理所当然。而今天,他却突然感到羞愧难当。哦哦,这钱载着得不仅仅是父母辛劳的汗水,而是他们无私的心和血呀!他蓦地感到那钱很重很重,重得有千钧万吨!

驱车往回赶的时候,他落泪了。

过了些时日,苹果价格开始下跌,成林和老婆一刻也不停闲,紧三火四忙着卖了几天,苹果价格渐渐跌了有一元多钱,成林准备把剩下的自己入了库,那样还不着急,轻省些。苹果上色后,采摘一批,便入到库中,再去采摘下一批……这样,他们便可以不急不躁,让苹果着好色上好糖。入在库里,他们便可以用一冬春的时间,观察苹果行情,随时出库。然而,入到库里也并不省心,苹果价格一落再落,原来能卖四元五元的苹果,一个月后,还卖不上两元,并且还要去三毛钱的冷藏费!老婆急得牙痛,成林上火嘴烂。但是,这些他不能告诉儿子,免得在外面工作分心,踏踏实实做好他的事情,是成林最大的心愿。今年这样也是挺好的了,一大半的苹果已出手了,这一小部分就听天由命吧。

成林和多数果农一样,这一辈子受得苦吃得累,太多太多,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们总是默默地做着一切,付出是义不容辞的天性,无怨无悔是天经地义的美德,可怜天下父母心,都说养儿为防老,你们总是想着儿,何曾一丝半豪为自己。成林大叔常说:“苦点累点算个啥,只要儿子过好了,比啥都强!”

他常常瞅着满山的苹果树,叹口气,思量着:要是再年轻三十岁,一定一定承包上一大片土地,整修上道路,完善上灌溉设施,简化树形,无人机喷药……建一个现代化的果园,村里人像工人一样上下班,苹果下树直接入库,省心省力。可是现在倒好,年轻人都跑到城里去了,老去的村庄,年长的乡亲,荒芜的土地,走到尽头的乡村,哪里才是该走的路啊!

于喜京,男,山东海阳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在《文学之友》《当代散文》《赣西文学》《林麓文学》《大沽河文学》《现代作家文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刊》《胶东文学》《胶东文艺》等刊物平台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篇。在网易《中国作家会刊》举行的第三届“龙魂杯”网络文学大赛中获小说二等奖,散文三等奖。散文《灾难中的每个个体》获烟台市优秀抗疫文艺作品三等奖。散文《二老孔和他的菜园子》(2019)、《誓言》(2020)分别获黄海数字出版社《胶东散文年选》最佳作品奖,引起广泛关注,作品先后被《当代散文》《齐鲁壹点》《齐鲁晚报》转发。八篇散文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于喜京卷》

壹点号 我的乡村我的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