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盛豆腐粥(许广盛汉水悠悠)

许广盛豆腐粥(许广盛汉水悠悠)(1)

擀 面 杖

我家有根长长的擀面杖,笔直溜圆,足有1米多长,桃木做的,用了几代人至少上百年,至今没有一个虫眼,浑身泛着土红色的光泽,摸上去手感十分滑润。从它的长度、质料和做工手艺推测,这显然是农耕社会庄户人家的器物。祖母说:她嫁到我们家的时候,家里就有这根擀面杖,从没听说过是哪一辈人买置的。祖母操持家务的时候,全家共有7口人,其中一个是长工, 7口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用这根擀面杖擀的面刚刚合适。

这根擀面杖由祖母传给母亲,母亲又接着用了大半辈子,只是家里人口越来越少,它的作用就越来越小了。到了我这一辈,就基本不用它了,因为吃面条有机制面,超市有湿面,吃饺子、馄饨可以买现成的皮子,家里买了一根半尺长的小面仗,一年也难用几回。

我家这根擀面杖是个传家宝,至今保存完好。由于使用年代久远,浑身被磨得溜光水滑,手感就像玉石一样,加之颜色光鲜,大人小孩拿在手里都不忍丢下。上小学之前,我和擀面杖一般高,那时小孩子没有什么玩具把玩,擀面杖就是我唯一的伙伴和玩意儿。我成天抡着他玩,学着孙悟空舞弄金箍棒,这事没少挨祖母的打骂,但她颠着小脚追不上我,因为孙悟空一个跟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到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是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年代。秋天打完谷子以后,村里的青壮男劳力因为大炼钢铁都进了山。过了秋分,打过谷子的谷碴地就该种小麦了,但主要劳动力还奋战在如火如荼的大炼钢铁的战场上。俗话说“寒露霜降,麦子种在坡上”。等到霜降一过,种麦子的季节就过去了。霜降以后劳动力就算回村也来不及了。另外,谷碴地要用犁犁过,再用锄头把泥块挖得细碎,才能下麦种。

怎么办?生产大队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在炼钢的劳动大军不能回村的情况下,如何把麦子种到田地里。最后决定,组织一支由妇女组成的种麦突击队,赶在霜降前种上麦种。有人提议,杨家将无兵了,该由穆桂英挂帅,这支突击队就叫“穆桂英突击队”。又有人说,穆桂英是万恶的旧社会的人,“穆桂英挂帅”是“四旧”,是“封、资、修”的东西,不能用这个名。最后决定这支突击队叫“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的红旗插在田坎上,一群妇女在收过稻谷的田里拼命。全村的耕牛都被牵到山里为炼钢的铁炉拉木材了,没有牛来犁田,只好使用铁锨翻地。村子里能发动的老弱病残包括老太婆都动员上了,那拿针线使擀面杖的手都被锨把磨成了血泡,翻地的进度还是很慢,照这样的速度,到立冬时小麦还是种不上。

立冬已过,这时大片的谷碴田里还是空着,只有来不及收回的稻草捆还立在田里,就像兵马俑的方阵队。瑟瑟的秋风吹得快要枯黄的稻草颓唐无奈地把头摇来摇去,打谷子时散落的谷粒已经长成了细弱的谷苗把枯黄的稻草淹没了。这时再继续点小麦已经没有什么收成了。党支部又紧急决定,小麦点不成就点胡豆(蚕豆),限期要将剩下的稻田全部点成胡豆,不能有空地存在。

以前点胡豆也是要翻地的。现在等地翻松了再点胡豆是根本来不及了,只好在快要板结的硬土上用锄头挖个小窝窝,把胡豆种直接放进去就成了。用这样的方式干了几天,看情况还是不能预期完成任务。急了,就加夜班干。生产队在田里支了一口锅,晚上管大家吃一顿干饭,饭后趁着月光一直干到后半夜。妇女们从来也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几天几夜不睡觉,她们既要和疲劳抗争,还要和瞌睡抗争。青蛙已经睡在泥土里准备冬眠了,它们被红色娘子军一边干活一边打呵欠的吵闹惊醒,还被人用锄头从泥土里挖出来,急的瓜瓜乱叫,不情愿地蹦得老远。为了获得粮食和钢铁的双丰收,一年赶上英国,两年超过美国,三年实现共产主义,人们日夜奋战,斗志昂扬,毫无怨言。因为共产主义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犁田不用牛,”人们需要什么,国家就给你分配什么。这样的生活谁不想过呀!

当时的中小学校也要用实际行动参加“大跃进”运动,夏收秋收放农忙假,全程参与抢收粮食,那是必须的。这次听说“红色娘子军”夜战月下谷碴地,抢种胡豆,学校就组织小学生放学后前去助战,和妇女们一起抢种胡豆。由于小学生个头矮,力气小,拿不动锄头,老师就要求每个男生准备一根木棍,一头削尖了;女生准备一只小布袋,装上胡豆种子。到了田里,老师指挥学生排成两个横队,前排一队男生负责用尖木棍在田地里戳一个小洞,后排一队女生从小布袋里抓三颗胡豆种粒弯腰放进洞里,种胡豆的工序被简化到了极限。当时我没有作尖木棍,直接背着祖母,从家里偷走了那支擀面杖,用“金箍棒”戳洞洞,那还成什么问题?我戳的洞洞又圆又深,比别的同学用尖木棍还快还省力。由于戳的很快,排在我后面的女同学点胡豆都快跟不上了。于是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我出尽了风头,受到老师的表扬,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现在,我们在现代化的厨房里早已见不到1米多长的擀面杖了。而擀面杖和点胡豆又有什么关系,那根本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然而,我至今仍将我家那根擀面杖视为珍宝,如藏家珍似的放到不易丢掉的地方,几次搬家,都舍不得扔掉。有友来访,我总要把那根擀面杖找出来让人看看,一次又一次讲述由它发生的一些故事。朋友们都说,这根擀面杖应该好好保存着,它不仅是农耕文明的见证,还是“大跃进”运动的革命文物呢。

作者简介:许广盛,男,生于1949年4月16日,祖籍汉中。大学本科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先后担任汉师院党委宣传部长,陕理工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曾从事艺术学,人文科学,思想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5部。退休后开始写作并发表散文多篇。

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微信平台【609期】责编:田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