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

天津交通广播《1068帮帮团》的《公益会客厅》栏目时间,我们会陆续邀请优秀社区、优秀公益组织、优秀公益人物走进直播间,讲讲社区那些事儿。今天走进直播间的是河北区珍园里社区。

来听今天的节目

↓↓↓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1)

//

珍园里社区简介

//

河北区珍园里社区位于宁园街中部。北起中山北路,南至中纺前街,东起养鱼池路,西至华新大街。辖区面积约0.45平方公里。社区由六个自然小区组成,共有90个楼门栋,管辖现居人口2181户,4545人。辖区内有天津市第十四中学、宁园小学、3526创意产业园、宏业达商务中心、阔佬皮草城等知名单位。社区实行大党委制,下设八个党支部。现有自管党员317人,在职党员53人。

珍园里社区党委以“合”为重,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突出打造“和谐珍园”。“珍存民意邻人爱,园地风华百事兴。大势必行笑脸展,合为红愿志同行。”社区党委依托志愿服务机制,发挥社区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的积极作用,逐步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区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等共建活动,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珍园里社区2018年被评为天津市美丽社区,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社区。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2)

近两年来,珍园里社区开展了几十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查体、义诊、理发、站岗巡逻等等。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开展的便民理发活动,每周一次,连续20多周,受益老人达200余人次。

通过挖掘各方人才,社区陆续组建了多支团队:珍园里社区志愿服务队、党员义务宣传队、平安志愿者巡逻队、老年合唱团、拉丁舞队、诵读队等等。他们在社区中传播着正能量,感染带动着身边人。无论是社区的各类宣传活动、文化活动,还是小区卫生清整、站岗维稳等等工作,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珍园里社区充分发挥了“一校一团一报”的积极作用,号召广大居民群众都能够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一校”是指社区党校,由在职党员为社区退休党员讲党课;“一团”是指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为小区重点关注人员提供爱心敲门服务,结对帮扶;“一报”是指社区板报,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洪起主动担起重任,将小区闲置多年的板报进行翻新粉刷,以小板报书写党建引领大情怀。2020年以“社区是我家”为主题,全年书写板报22期,今年开设了“学习进行时”板块,目前共书写板报44期,在社区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受到居民群众的好评。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3)

珍园里社区将结合党史学习,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坚持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居民的需求作为第一考虑,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多元参与主体,增强志愿者服务意识,传承志愿服精神。积极引进公益组织,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真正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努力打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

//

珍园里社区志愿服务队

//

在河北区宁园街珍园里社区,有一支社区志愿服务队,现有28名队员,都是退休人员,平均年龄65岁。今年69岁的王洪起是目前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他带领着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的每个角落,以奉献社区,暖人心底的精神,为社区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王洪起告诉记者:

这些年志愿者工作,对我触动挺大的,感觉自己的日子活的挺有滋味的,同时也给社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就跟自己给自己做事儿一样,那么高兴。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4)

珍园里社区志愿服务队主要承担着社区内的帮扶助困、政策法制宣传、义务巡逻、站岗维稳、卫生清整、公共设施维修维护、板报更换、调解邻里矛盾、协助社区张贴各类通知等志愿活动。前不久,志愿者们发现社区楼宇门很多出现故障,居民出来进去十分不方便。他们就研究集中修理一番。王洪起说:

因为我们是老旧社区,楼宇门是子母门,经过多年使用,门的损坏特别厉害。我们一看这个情况怎么办呢,先修理吧,但是还不能在上下班的时间,出来进去很多人,总得用锁,我们就利用别的时间,然后把楼里比较熟悉的一户居民,钥匙拿过来,然后把电子线什么的一点一点的接上,有时候不小心就容易接错,接错之后还得重新接,有时候锁舌出来对不上靠山,我们还得从自己家拿点锤子、榔头什么的,矫正调整。调整之后再安装,再把门的合页进行加固。弄好了我们大伙都挺高兴的,就算学了一门手艺吧,同时还帮大伙把这个事情解决了。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推广、人口普查、创文创卫、新冠疫苗接种等相关工作宣传中,珍园里社区志愿服务队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的中元节,都是社区工作开展最困难的时候,由于禁止居民祭奠烧纸,没少发生冲突。为此,志愿者们冒雨值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认可和理解。

社区准备了超大型的布标,我们去养鱼池路,区域内比较大的道路上进行悬挂,有时候还得防止市民傍晚烧纸,这是主要的。有一次,哪年忘了,下小雨,我们志愿者在那盯着,穿的不太多,我们一看就这样值守吧,但是架不住时间长,小雨下个没完,雨不算大,8点、9点、10点应该是烧纸的时间段,我们背靠背围成一圈,但是雨一直没停,滴答滴答没完。到了晚上1011点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我们在那呆着就有作用,没有人敢烧,只要有人烧,我们就给哄走,我说别烧了,你看看墙上贴的标语,别烧了,再烧就罚款,我们在这盯着就是劝你们别烧了,要是非得烧,就得罚款,烧不成还得别扭,居民说行行行,不烧了。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5)

应该说,珍园里社区志愿服务队,既是小区居民的守护者,是政策法规的传声筒,又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好帮手。社区居民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他们,志愿者们都会伸手相助。王洪起告诉记者:

社区有个裴姐,身体不大好,有一次他们家下水道堵了,来电话了,我们赶紧就去了,但是带的是比较简易的疏通工具,我们小看了这个活,费了半天劲,出了一身汗,也没管事儿,但是咱不能再花钱找人给弄吧,想了好多办法,好多土办法,冒出来很多沫子,我们赶紧用疏通器摇几下,然后又进去一尺,另一个志愿者说,松口气,我来我来,然后他又来,又往里面送进去一尺长,我说行啊,有戏,后面还剩下半尺就放进去了,三番两次的就通了,通了她也挺高兴,我们也挺高兴。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6)

社区经历的方方面面都有志愿者们的身影,人口普查期间,志愿者们挎着音响,手拿宣传册,在小区进出口宣传,提醒人们认准证件,配合国家;垃圾分类政策出台以来,他们引导居民步入“宁园街垃圾分类公园”内部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参与拍摄河北区《垃圾科学分类文明你我同行》宣传片,促使垃圾分类理念深入民心。不仅如此,队长王洪起还自发重修了小区黑板报,结合社区建设、重大节日定期进行更新,全年共出板报20期。队长王洪起对志愿服务队未来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诉记者:

我们想增加一到两个男志愿者,我们涉及4个小区,这么多年,换的很少,我想把这个活儿弄起来,弄个简易的架子,上面放一块板子,批发点窗纱和胶条,两三个小件的工具。我们志愿服务队还有一个任务,宣传社区各种变化,增加一个黑板报的地方,来增加宣传的力度。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7)

//

志愿者李淑英

//

记者在河北区宁园街珍园里社区,认识了这样一位志愿者,她叫李淑英,今年74岁。熟悉她的居民都喜欢叫她“李姨”。李姨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乐于助人、主持正义、甘于奉献,用这些词语来形容她,一点都不过分。李淑英说:

从我个人角度,只要我认识的,遇到点什么困难,比如像红白事儿什么的,只要我知道的,反正我必到,忙不来我帮忙。就觉得邻里之间应该帮忙什么的。我们有个团歌叫社区一家亲,关上门是一家人,打开门大家都是好邻居。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8)

李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说话的时候总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她和社区的居民相处的也非常融洽。一天早上,李淑英在睡梦中被吵醒,原来四楼和五楼的居民发生了冲突。她立即出门劝解。李淑英告诉记者:

我们楼四楼有一家,那天早上5点多,我就听楼下特别吵,等我把门打开一看,就听外面喊救命,我就赶紧打开门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一看是四楼小青年喝多了,跑到五楼小便了,人家五楼肯定不干了,然后就下楼跟他评理,这一评理不要紧,因为他们喝多了,追到楼上就要打,五楼身体不好,就喊救命,这时候就报警了,我一看赶紧给调解,我就到楼上去问,到底怎么回事儿。我把那几个小青年喊过来,我说你们几个人的家都不在这里,你们也都有工作,不要给自己惹是非,对家负责,对自己负责,派出所警察也来了,我也跟着去了,双方做工作,赔礼道歉,等于就把这个事儿给化解了,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儿,现在一见面总是李姨长、李姨短,比较平和了。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9)

前几年,社区对下水道进行全面改造,李姨就在家熬好稀饭,拌好凉菜给施工的工人们送去。她热情和善良的举动,不仅感动了施工人员,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赏。李淑英说:

楼道改下水道什么的,我觉得工人们挺辛苦的,从个人角度来说,人家是给咱们造福,人家来干活,我中午给熬上稀饭啊,给拌点凉菜,让工人们吃了,从这方面关怀一下,不管怎么说,对咱们老百姓也是造福,这几年都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会主动去关怀。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10)

多才多艺的李淑英,平时没事儿的时候,还喜欢创作写东西。社区只要有演出活动,她就负责撰稿,把国家最新的法规、政策等等内容,用三句半或天津快板的形式表演出来。李淑英说:

我这人吧,比如说垃圾分类编辑成快板的形式,进行宣传。不仅在我们社区演出,还到别的社区表演,让老百姓都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通过几个情节,说出来。用天津快板或者三句半的形式,表演出来。

李姨的热心不仅体现在小区内,无论她在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只要能帮忙的,她都会管。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疫情期间乘坐公交车时遇到的一件事儿。李淑英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志愿者,无论到哪都要维护正义,有一次我坐车,当时疫情还没过去,司机就是不开车,一车人,公交车就在那等着,我说这是怎么了。我说师傅怎么不开车呢,当时坐我旁边的一个女的,也没有任何证件,什么也没有,回来我就说,姐姐人家需要什么证件,您得配合,这也是人家司机的工作,你上车咱们就得服从人家,她说我没有证件,我说没有证件就不行了。我说您别耽误一车人,您要是有证件拿证件,如果没有证件,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当时她就不同意,回来一车人都说她,司机说我给你两个方式,要么我报警,要么你下车。因为在疫情期间,要有健康码,没有健康码就得用身份证登记。她身份证也没带,什么证件也没有。我当时就站出来说,我说司机说的对,您别耽误全车人,她说我交完钱了,我说没事,不就是2块钱么,我给您。回来她一看,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主动就下车了,这样就把矛盾化解了,她下车以后,司机就顺利开车走了。

几年来,李淑英正是怀着这样的一种信念,从身边小事做起,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为社会、为有需要的人奉献着,用自己的热情和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志愿者助人为乐、平凡奉献的精神。她不仅影响了身边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也有效的协助了社区工作的开展。李淑英说:

我觉得为大伙干点事儿,心里倍儿高兴,心情挺愉悦的,虽然有时在社区巡逻或者干什么,身体比较累,但是我觉得能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自己非常荣幸。我无论干什么事儿,帮助完大家或者帮助社区工作也好,帮助居民解决困难也好,没做完一件事儿,我心里都感觉特别高兴。有一份热,应该发一份光,虽然退休了,但是我觉得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有利于大家,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一群暖心人的故事 来自身边暖人心底的力量(11)

每周一中午11点到12点,交通广播《1068帮帮团》节目,推出《公益会客厅》专栏,邀请各大优秀社区,讲述公益故事,敬请期待~

·END·

编辑 郑佳

记者陈芳

天津人的驾照将有新变化!下月试点!

封闭禁行

罚款200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