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我心目中的最佳人物 盘点三国演义中十位戏精

最好的戏剧,也不过是人生的缩影。

人生如戏,舞台已定,全靠演技。不过,演技也是分层次的。

最低层次的演技,是演什么都演得不像,全是失败。中层次的演技,也就是多数普通人,将自己扮演的角色诠释到位,也就是演啥像啥。高层次的演技,是在把握角色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突出。而顶级层次的演技,则是演绎出一种超凡的魅力。

在纷繁复杂的三国乱世,要想生存下来,甚至成就一番伟业,良好的演技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戏中有戏,计中设计!做戏到了极致,就成了“真相”。

以下是散仙盘点的《三国演义》中的十大戏精,他们都是真正的实力演技派,是戏中绝顶高手。

十、吕布

三国演义我心目中的最佳人物 盘点三国演义中十位戏精(1)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

要论颜值,吕布大概可以排到小说第三(第一是赵云、第二周瑜)。要比较武力,他当然是天下第一。要拼老婆,估计他谦称自己的老婆貂蝉排第二,大乔、小乔和甄姬都不敢来争第一。

吕布被鄙视为“三姓家奴”,原本姓吕,之后又陆续认了丁原、董卓为义父,实际上王允也算半个义父,他能够在吕、丁、董、王四姓中迅速投靠,并转换自如,没有一流的演技可不做不到。

唯一悲哀的是,吕布在战三英时,被张飞一句话:“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永世地留下了骂名。

散仙以为,吕布演技最出彩的一次,是被曹操抓了时。

当时,他用最真诚的目光看着曹操,大声叫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

一番话,让影帝曹操都心动不已,差点把他放了。(真放了,曹操大概率要倒霉)

当然,尽管吕布的表演十分精妙,曹操都着了道,但他遇到了另一位影帝刘备,最终还是丧了命。

九、刘禅

刘禅,蜀汉怀帝,又称后主。早年生于荆州,多次遭遇灾难,幸得赵云相救。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为太子。章武三年,继位为帝。

早期,相父诸葛亮大权独揽,他报之以十分“信任”,并积极“支持”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不信任、不支持,恐怕要换人了)

诸葛亮死后,再无人能管束他,这货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国力走向衰弱。景耀六年,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被迁往洛阳居住。

作为影帝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智力不高、情商不高,但在娘胎就在学习演戏了。从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他,演技自成一派。他的成名之作也就是:乐不思蜀。

一次,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拌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昭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

很多人认为,刘禅是没心没肺,是蠢驴。但散仙以为,此时刘禅是寄人篱下,朝不保夕,他充分发挥了刘备所遗传的韬光养晦的演技,才能避免司马昭的猜忌。虽然亡了国,但是靠演技好歹能安享晚年——西晋泰始七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八、张让

东汉宦官,灵帝朝“十常侍”之一。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

张让也是戏剧界大高手,曾经演过一次哭戏,就改写整个三国历史。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皇长子刘辩即位,中军校尉袁绍劝大将军何进下令杀宦官以得民心。

何进脑子不怎么灵光,要引董卓进京帮忙铲除十常侍,搞得人尽皆知。

张让等人自然有了防备,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一方面先埋伏好50名刀斧手在宫门口;另一方面向何太后哭诉,装可怜表忠心,骗何太后单独召何进进宫,好向何进道歉。

何进的演技大概是最低层次那种,所以一进宫立马就被杀了。

何进死后,虽然袁绍将张让一干人等全部杀光,但由于少了何进这种关键的领导人物,导致京城权力出现真空,董卓进京后直接控制了整个朝政,并引发了三国的诞生。

七、水镜先生

司马徽,东汉末年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他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论起演技来,司马徽也不差,不过,他更像是经纪人,善于炒作并包装旗下艺人。第一步,先推出旗下一个艺人徐庶,他在投靠弱小的刘备集团中奇策频出,纵横捭阖,多次击败实力强大的曹操。

接着,又制造舆论为另两名更优秀的艺人造势——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这就令天下震惊了,这么大的热点,谁不来呢?还好曹操没看到这个通稿,否则刘备也没啥机会鼎足而立了。

六、貂蝉

三国演义我心目中的最佳人物 盘点三国演义中十位戏精(2)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影后,《三国演义》唯一上榜的女演员。她的言情戏可轻松秒杀天下英雄。

在小说中,貂蝉是司徒王允的义女,为拯救汉朝,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连环美人计),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结束了董卓黑暗统治。

在离间董卓吕布的过程中,貂蝉各种哭戏和话术,俨然达到了演艺界的顶峰。

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吕布配貂蝉,秒杀各类夫妻明星。

五、周瑜

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堪称是从小父母就把他往演艺圈培养的典型。

周瑜的演技在赤壁之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为《三十六计》和成语、歇后语等贡献了多个典故。

1、蒋干盗书。

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

周瑜听说蒋干来了,于是计上心来,演了一场绝妙好戏——做了一份蔡瑁、张允的假投降书,并利用蒋干完成了反间计,最后,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而整个曹营中,只有这两人会打水战。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为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黄盖领军前来时,丝毫没有防备措施,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败走华容的局面出现。

3、大败曹仁,夺取南郡

周瑜在赤壁打败曹军后,在夺取南郡时,困难重重,前后费时1年多,最后不得已,只能演技大爆发。

当时,周瑜被曹仁的部队射中一箭,且箭上有毒,伤口剧痛,难以愈合。众将只好挂上免战牌。

周瑜此时开始演戏了,他问下属,外面那么吵,是什么回事儿?

下属说,曹兵叫阵呢。但都督你身上有伤,不如咱们撤军?

周瑜从床上一跃而起说,“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之大事乎?”言讫,乃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

慷慨激昂得一塌糊涂之后,画风急转直下,曹仁带着众将对着周瑜一通辱骂,周瑜大叫一声,吐血坠马!诸军众将再次骇然。

大家回到大帐后,周瑜又没事地说,我这是跟曹仁演戏呢。然后令各寨挂孝,说都督已死,引诱曹仁来偷袭,终于大败曹仁。

四、诸葛亮

三国演义我心目中的最佳人物 盘点三国演义中十位戏精(3)

武侯的智谋、内政堪称是三国第一人,演技也是第一流。如果说司马懿喜欢演戏装平庸,避免被上司猜忌。那么,丞相大人则截然相反,喜欢在热闹处,于万众瞩目中,登台表演。他不仅演技好,还把天时、地利、人和运用自如。可以说,善用气氛烘托主角光环,孔明当属三国第一人。

1、三顾茅庐

孔明人生第一出大戏,就是作为打工人成功地面试了老板,而且是连续面试三次。

要把一部戏演好,除了主角演技外,气氛烘托、服化道,甚至于天气都很重要。在忽悠刘备白跑两趟后,第三次决定正式面试老板的诸葛亮是这样出场的:在春天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竹帘轻垂,白衣高卧,口吟着诗,悠悠醒转: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币格,绝对一流。

2、七星台借东风

孔明之所以被彻底神话,最关键的一次演出就是七星台借东风。

难道他真有法术?能呼风唤雨?散仙是肯定不信的。当然,孔明的气象学学得不错,看云识天气比普通人要强过百倍,而且还是心理学大师。

他先对周瑜说,“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作为年轻的老戏骨,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就好比老中医问诊,不用把脉,只看一眼就说出病根,神奇得超乎想象。剩下的事,你不信都不行。

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立于七星台上,披发跣足,做一副风起云涌、神秘变换状,这时候东风起,谁还敢质疑这风,不是孔明借来的呢?

3、收服关羽

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回到军中。孔明在给各将论功行赏后,故作贺喜状对关羽说:恭喜将军奇功一件啊!

难道他真的没看出关羽是颗粒无收?

演技不太好的关羽只能老实回答,没捉到曹操。

孔明继续装傻明知故问,曹贼没走华容道?

因为事前二哥在立军令状时,如果曹操不走华容道,是诸葛亮输;如果曹操走了华容道没捉到,输的是关羽。这就是故意将关羽的军。

关羽说,曹贼走了华容道。

孔明再问,那有没有捉到曹操呢?

关羽说,没有。

这番对话,相当于给关羽判了死刑。

这时,影帝刘备出场了,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月同日死。

于是,孔明卖个人情给影帝和二哥说,我夜观天象,看到曹贼命不该绝。

完美!就这次以后,关羽再不敢反对孔明,彻底被他收服了。

4、空城计

孔明进入娱乐圈后,影响力最大的一场戏,莫过于空城计!而且,这出戏,还是和实力相当的老对手司马懿一起出演的。

孔明:焚香秋风侧,指下万点兵。仲达啊,我真的没有设埋伏,你来跟我下棋吧。

仲达:我不信,你肯定埋伏了10万大军。

孔明:这里真的没有伏兵,放心攻城吧。

仲达:说好的你往蜀地逃跑,我带兵追赶,你坐着不跑,我怎么追。算了,你不跑,那我也不追了。

本场戏结束,我保住了命,你可以继续养寇自重,不必担心鸟尽弓藏。

开心谢幕。两位老戏骨的演技,不服不行啊!

三、曹操

三国演义我心目中的最佳人物 盘点三国演义中十位戏精(4)

很多人的演技,都是在成长期间,逐步培养训练的,但曹操不同。他的小名叫阿瞒,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是从小就颇有演艺天才,一直想着进娱乐圈的。与刘备、孔明只演正面角色和司马懿只演反面角色不同,曹操是好人坏人都能演,算得上演艺届的百科全书,综合排名第一。但他演好人演不过刘备、孔明,甚至不如周瑜;演坏人又差司马懿一截,只好屈居第三了。

1、欺骗叔叔

操,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操患之。后行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问其故,操曰:“卒中恶风”。

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操,操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操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操于是益得意矣。

2、刺杀改献刀

曹操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从王司徒处借来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走入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一侧。

董卓问:“孟德今天为何来得这么晚?”曹操说:“我的马走不快,所以迟了。”董卓听后,命吕布选一匹西凉好马送给曹操,吕布出去了。

曹操心想:“老贼该死。”想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没敢妄动,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机会。董卓身体肥胖,不能久坐,不一会,即侧身而卧。

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从铜镜内看见曹操抽刀,转身急问:“孟德你要干什么?”

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了,曹操急忙说:“我得了一口宝刀,想要献给相国。”

董卓接刀一看,长足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曹操牵着马出了相府,飞马奔出东门,逃得无影无踪了。

在这场戏中,曹操演得不怎么样,很快就被普通演员董卓识破,只好仓皇逃窜。

3、割发代首

曹操率军经过麦田时,命令下属不准践踏麦地,如有违反则要杀头。于是大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翼翼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

曹操骑马正在走着,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却被执法官拒绝。曹操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毛纶和毛宗岗父子曾因这件事大骂曹操是“奸雄”:好你个曹操,死刑你就这样给免了!

但实际上,割发在汉朝时也是一种刑罚,叫做“髡刑”。古代人都是长发,用簪子固定住。而短发的只有一种人:奴隶。古代越国人都是短发,所以被说是野蛮人,在中原人看来,短发是低贱的象征。曹操手下的崔琰就被罚为奴隶,也受过髡刑。这种刑罚对人身没有伤害,但却是心灵上的极大处罚,尤其在古代,阶层分工明显,这种刑罚施予到士人身上,更胜于杀掉他!

4、三笑

赤壁大败后,曹操北逃。在路上,为了给下属鼓舞士气,曾故意表演过三次大笑,虽然每次都被打脸,但也不失为经典演出。

第一次大笑是在乌林之西,曹操大笑是笑周瑜智谋不足,没有设下埋伏,结果遭受了周瑜的埋伏。而第二次大笑是在葫芦口,自认为比周瑜诸葛亮聪明,料定蜀军找不到他们,结果张飞杀了过来。最后一次大笑是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带领自己的老弱残兵撤退,结果在行至华容道一片沼泽地时,认为刘备并不比自己聪明,结果刘备军队不一会就赶到了,只是这次曹操幸运的已经撤离了,所以这一次大笑算是成功的。

曹操在三笑之后,紧接着就是对关羽的一出苦情戏。如果不是这出戏,已经立了军令状的关羽,也不至于在华容道放过曹操。

先三笑戏,接着又是苦情戏,足见角色变化迅速,堪称影帝。

二、司马懿

娱乐圈里历来是枪打出头鸟。在人才荟萃的三国时代,像董卓、王允、孔融这种太张扬的人,往往命不太长。很多时候,低调才能保住性命。

整个三国,最会高调做事,但又低调做人的,当然是具有影帝级演技的司马仲达了。

他在另一位影帝曹操手下时,并没有被发现有太大的野心,这演技真是杠杠的。他还曾多次败于诸葛亮手下,被压着打了好多年;不仅曹睿长期将他玩弄于股掌,甚至连愣头青曹爽都曾霸凌过他。

但靠着顶级的演技,他不仅拖死了实力相当的对手孔明,实力弱于他但地位高于他的曹睿,最终还把整个曹氏集团给灭掉了。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我们回首仲达一生,他的几场关键戏演得是那么的精彩。

建安六年时,曹操集团初具规模。曹操就想着多引进些人才。

他的谋士程昱非常欣赏司马懿,就向曹操举荐了他。当时司马懿不过22岁,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父亲司马防的名气较大,恐怕曹操对他兴趣也不大。

曹操将司马懿招到麾下后,只给了一个管账房的闲职。此时的司马懿空怀满腹演技,却上不了舞台,非常郁闷。但他又不敢直接炒老板的鱿鱼,于是开始装瘫痪。

曹操大怒,你小子年纪轻轻,身体一直蛮好,突然申请病退,这怎么行。于是派刺客假装去刺杀他。没想到,刺客将刀架在仲达的脖子上,他都一动不动。刺客只能无奈走了。此后,曹操便相信了他真的瘫痪了。

司马懿这一病便是七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已成为雄霸北方的霸主,此时手下谋臣如云,武将如雨。荀彧再一次向曹操推荐司马懿,认为此人是真有才。

这次,曹操让他当了秘书,想测试一下他是否真的有才。

伴君如伴虎。在曹操手下,年仅29岁的司马懿演技更加精湛了。这段时间,他不仅是秘书,还在厨房里当过厨师,在马圈里当过弼马温。这一切在他看来都能忍受。

经过连番测试,曹操也确信了司马懿只是一个平庸之人。如果曹操知道未来灭曹氏的就是此人,估计会把自己的腿捶断。

可以说,在三国中,司马懿能活那么久,全凭精湛的演技。否则,以曹操、曹丕、曹睿三爷孙的极致疑心病,怎么可能放过这头狮子呢?

在晚年,当曹爽大权独揽时,司马懿再次祭出装病的老招数。曹爽去他家探望,仲达装聋作哑,并委托后事,让曹爽以为他命不久矣,就放松了警惕。结果,在曹爽出门打猎时,仲达抓住机会,灭了曹爽,掌握大权。

司马懿的一生,堪称是影帝的一生。

一、刘备

亚里斯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刘备说,给我一个汉室宗亲的身份,我就能搅动整个三国。

有的人可能认为刘备不如曹操,理由是刘备建立的蜀汉国力弱于曹操建立的魏国。有的人认为,刘备爱哭,是伪善,不如曹操这个真小人来得真实和霸气。在此,散仙要说句公道话,曹操起兵时轻松募集5000兵马(时值全国不过1000万人口),还能迅速汇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荀彧、荀攸、程昱等一批杰出人才,另外还有曹家、夏侯家积蓄的大量财产解决经济问题。

而刘备呢,除了关羽、张飞两个兄弟,什么都没有。

曹操自己也承认:天下影帝,唯使君与操尔。

有的人认为,刘备也就哭戏演得好,其他戏演得不怎么样。

你别小看这个哭戏,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随便什么场景,你倒是哭一个看看?再说,如果只是靠哭戏,怎么可能引领诸葛、庞统和关张赵黄等一众铁血男儿誓死跟随?另外,三国以来,刘备一直以正面形象示人,而曹操长期以反角登场,只是近年来才有部分人洗白他。就此对比,他的演技也远胜曹操。

所以,谈及刘备的演技,绝对是整个三国第一影帝。

1、专演好人

刘备演技的高超之处在于,通过树立正统大旗,以道德、仁义为基石,赢得社会各界广泛信赖。他只演过一个角色,并演了一辈子,那就是“好人”。

刘备经常声情并茂、潸然泪下。他故意把自己身段放低,显得自己很单纯,而让身边的人充分施展才华。但当身边人不行时,其实拿主意的都是他自己。

他掩藏锋芒,大智若愚,经常装傻充楞,给敌人以安全感——其实他是真正的猛虎蛟龙。

2、兄弟情

刘备出身低微,跟路人甲没啥分别,如果不是演技精湛,在弱肉强食的三国,恐怕活不过一集。

在他的草根年代,遇到了关、张两大高手,于是,他就演绎出了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历史上结义兄弟很多,但面临利益分歧时,往往会彻底翻脸。而刘备三兄弟的情义却能贯彻始终。

其背后关键是演技。在演员的演技中,有一项十分关键——台词。

结义之时,刘备什么都没有,所谓的汉室宗亲的名头,也早已过期。就像耶鲁的文凭,卖猪肉的时候用不上,但拿出来吹牛,还是响当当的。

这个响当当的头衔,对谁吸引力最大?

当然是与玄德一样处于社会最底层、卖枣子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关羽不过是小贩,张飞勉强算得上商人,但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都是极低,有一位汉室宗亲背景的大哥在,友谊的小船,牢不可破啊。

因此,桃园三结义时,刘备第一次展现了演技,巧妙利用了人性,用法十分精妙。

3、摔阿斗

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了阿斗。刘备心怀感恩,但却当着赵云面摔阿斗,引得赵云誓死效力。

4、栽花种草

投靠曹操后,为了不引起猜忌,他掩盖锋芒,每天栽花种草。

特别是在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演技大爆发,直接超过奥斯卡所有影帝。

话说曹操想试探刘备是否有野心时,就煮了一壶酒,摆了一盘青梅,与刘备边喝边聊。曹操说:只有我们俩才是天下真正的英雄,袁氏兄弟、吕布、刘表、孙策都是韭菜,等着被割吧。

刘备怎么接呢?要是附和,现在实力不够,马上自己就变韭菜了。说谎不承认吧,又怕曹操不信。

正好,老天爷来帮忙,晴朗的天气突然雷雨大作,刘备先是吓掉了筷子、然后面露惊悸,以怕打雷作掩饰。一个连打雷都害怕的男人,有何前途?

从此,曹操不再怀疑刘备。

即使郭嘉、程昱等人提醒曹操,放走刘备是“放龙入海、放虎归山”,可惜影帝曹操还是被更高一段位的刘备表演所迷惑,说了句“我有朱灵、路昭二人在彼,料玄德未必敢变心。”

5、夺取西蜀

刘备取西蜀,真是半推半就、欲拒还迎,几番来回,轻松拿下西蜀,堪称是影帝中的影帝。

益州原属刘璋,孔明隆中对就已经规划了夺取益州。

白眼狼张松献图是关键一步。张松原本想投靠曹操,可惜遭到怠慢。

这个消息很巧的被刘备得知,所以他很“准确”地知道张松的行程,并派赵云来迎接。在酒宴上,刘备故意不提西川之事。

演技不行的张松按耐不住,只能用言语试探,结果刘备与诸葛亮、庞统一起上演了一出双簧戏,一步一步赚取张松的信任。

松以言挑之曰:“今皇叔守荆州,还有几郡?”孔明答曰:“荆州乃暂借东吴的,每每使人讨取。今我主因是东吴女婿,故权且在此安身。”松曰:“东吴据六郡八十一州,民富国强,犹且不知足耶?”庞统曰:“吾主汉朝皇叔,反不能占据州郡;其他皆汉之蟊贼,却都恃强侵占地土,惟智者不平焉。”玄德曰:“二公休言。吾有何德,敢多望乎?”松曰:“不然。明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充塞四海。休道占据州郡,便代正统而居帝位,亦非分外。”

这段话,散仙翻译下,应该是这么回事:

张松:皇叔,我准备献图给你,助你夺西川。

刘备:好兄弟,我不会亏待你的,打下西川后,你当为首功!

真是一群戏精啊,就酒桌上这么几句假话,西蜀就被献给了刘备,还传为佳话!

3、称帝

占据西川、打下汉中后,再加上荆州的地盘,刘备实力急剧膨胀,已经有了与曹操争夺天下的本钱。与此同时,曹丕又废掉了汉帝,自立为帝。

此时,刘备称帝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但称帝的事情过于重大,自然当然不能提。才智过人的孔明自然识趣地当了发起人。

孔明携众大臣提议——刘备反对——诸葛亮降低要求——刘备同意,一来一往,目的达成了,声名远播了,正所谓“名利双收”。

这一场戏,是当着百官,当着天下人的面表演的,也是刘备演技生涯的顶峰。

即使在临终前,刘备还对着同级别的老戏骨孔明再演了一场戏——君可自取。

刘备的一生,就是演员的一生,演了一辈子,最终成为了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仁者之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