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一课礼仪(国学日课为人子)

国学日课

国学第一课礼仪(国学日课为人子)(1)

国学第一课礼仪(国学日课为人子)(2)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导 读

孟子发奋学习,终成一代宗师,既说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说明了学习对于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必须有一套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教,二是师教。教育孩子,家长与教师均有责任,家教与师教相结合,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有效途径。中国古代道德体系中,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悌”。孝即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这两条,应该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如何能够尊重和善待他人。

那么,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即如何处理做人与求知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求知。一个道德高尚、品行完美的人,可以用掌握的知识报效国家,造福人民;而道德败坏、品行低下的人,即便拥有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是为谋取一己之私所用,而无益于社会。

为1人子,方2少时,亲3师友,习礼仪4。

香5九龄6,能温席,孝于亲7,所当执8。融9四岁,能让梨,弟于长10,宜先知。首孝悌11,次见闻,知某12数,识某文13。一而14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为:作为。

2方:正当。

3亲:亲近,亲善。

4礼仪:礼节和仪式。

5香:黄香,东汉人,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子之一。据说黄香十分孝敬父母,夏天入睡前先把父母的枕席扇凉,冬天则用自己的身体暖热父母的被褥。

6龄:年岁。

7亲:父母双亲。

8执:遵守,施行。

9融:孔融,字文举,东汉著名文学家,孔子第二十世孙。

10弟:通“悌”,顺从和敬爱兄长。长:年国学第一课礼仪(国学日课为人子)(3)长者,这里指兄长。

11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12某:一些,基本。

13文:文理知识。

14而:连词,有“到”的意思。

做儿女的,从小就应该懂得尊敬师长和善待朋友,学习待人接物的道理和礼节。黄香年仅九岁,就知道为父母温暖枕席,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每一个做儿女的都应当遵行。孔融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这种弟弟尊重兄长的道理,从小就应该知道。为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知识,丰富见闻,知道一些算术常识,了解基本的文理知识。数字是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

程门立雪: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著名理学家程颐,正值程颐午睡。游、杨二人便在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天上飘起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地上积雪已有尺余。程颐醒来后,听说有两个青年一直在外面守候,既惊讶又感动,赶忙将二人请进屋中,并热情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本解读摘录自岳麓书社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原文 导读 注释 译文 链接

精装尽享版,阅读无障碍

每天三分钟,轻松懂国学。

今天是你坚持学习的第几天?

国学第一课礼仪(国学日课为人子)(4)朋友圈或者在文末留言

来打个卡吧!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国学第一课礼仪(国学日课为人子)(5)关注一个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