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的贡献及影响(何谓仓颉造字考古揭开端倪)

相传,在“结绳”、“八卦”、“图画”等之后,黄帝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开启了中国的文字时代,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阶段。汉朝《淮南子》等记载,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显示出中国人对文化极为崇敬,认为有了文字、文化,人才更有能力,更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这一点与西方崇神大不相同。

不过,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只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或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那么,中国文字到底是谁创造的?如果造字者众多,那么仓颉在其中应该是什么地位,该不该被捧上神坛?

仓颉造字的贡献及影响(何谓仓颉造字考古揭开端倪)(1)

01:中国文字的起源史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史书记载暂且不谈,首先看一看考古发现。

距今5000年至8000多年期间,考古发现众多上古刻符,刻写在龟甲上的河南舞阳贾湖刻符,多达630多个的安徽蚌埠双墩刻符,刻写在陶钵口沿上的陕西西安半坡刻符,麋鹿角化石上的江苏南通青墩刻符(研究属于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等等。对于这些刻符,学术界争议很大,有认为是原始文字,有认为是原始刻符,至今未有公认结论。学者于省吾等认为,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刻符“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距今5000多年时,浙江庄桥坟刻符极为特殊,在一块残破石钺上发现了六个排列成序的符号,每个符号的笔画不超过5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指出,“最主要的是,这连在一起的6个符号,其中有3个是相同的,这明显是表达某种意思的一句话。”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认为,这些原始文字不像其他单体刻画符号那样孤立地出现,而是可以成组连字成句。已能“连字成句”,岂非说明已有系统文字?可惜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距今4600年之后,更具文字字形的考古发现就越来越多了,比甲骨文早1000余年的骨刻文、陶寺朱文等先后出现。总之,从考古来看,距今4600年之后,中国基本进入文字时代,至甲骨文时期正式进入成熟阶段;从文字发展逻辑上看,甲骨文是成熟文字,在此之前必然存在“初熟文字”,从“初熟文字”发展到“成熟文字”大约也需要1000多年的演化。

仓颉造字的贡献及影响(何谓仓颉造字考古揭开端倪)(2)

02:仓颉造字应非虚构

通过中国文字起源史可见,在距今4600年左右,先民已经较大规模地使用文字,但从刻符到文字,到底是不是仓颉造字的结果呢?

巧合的是,距今大约4700年时,黄帝部落开始崛起,先后与炎帝、蚩尤争锋,最终成就霸业。根据文献记载,仓颉是黄帝史官之一,黄帝命令仓颉造字,这个时间大约就发生在距今4700年左右。显然,从时间点上的巧合来看,仓颉造字的传说应该并非虚构,而是存在一定的依据。

问题有三:一,仓颉一个人不可能造出众多的文字,即便仓颉是一个团队也做不到;二,除了仓颉造字之外,还有女匽造字等传说;三,上古文字分布多地,且很多文字并不相通,比如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两个朱文,与骨刻文、甲骨文上的文字就不存在演化关系,或者说至少如今还未发现明显的演化关系。无疑,恰如现代学者分析的那样,“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只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或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显而易见,大约5000年左右,上古社会的物质与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少文明,发现刻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表达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文字需求,进而从刻符走向文字,仓颉应该其中造字者之一。

仓颉造字的贡献及影响(何谓仓颉造字考古揭开端倪)(3)

03:从刻符到文字,谁主导了文字变革?

沧海横流,百舸争锋,从刻符到文字阶段,神州大地星罗棋布的文明先后创造文字,或独立造字,或受到发明文字的部落启发而造字,其过程如今很难还原,但为何唯独仓颉被推向了神坛,唯独史书记载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

最早记载仓颉的是战国荀子,他在《荀子·解蔽》一文中揭开秘密,“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也就是说,当初研究造字的人很多,天下流传诸多版本,但其中仓颉版的文字最为优秀、最为系统........逐渐得到了天下的认可,于是其他版本慢慢被淘汰,只留下了仓颉版文字。

荀子之后,才逐渐出现“仓颉造文字,然后书契始作,则其始也”的说法,慢慢将仓颉推向了神坛,认为他是中国文字之始祖,造字之源。实际上,无论从考古上看,还是从造字逻辑上看,仓颉都不是最早造字之人,也不可能是大规模造字之人,之所以将造字这一荣誉给予仓颉,或许恰如荀子所说的“而仓颉独传,一也”。

可以设想一下,仓颉造字的真相不是造出很多文字,而应该是:提出了更为合理、更为系统的造字思维与方法,后代传承延用;仓颉整理了前人所造的文字,给予正式颁布等。

因此,从刻符到文字,在某种意义上说,仓颉就是这场文字变革的主导者,理所当然地应该被捧上神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