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流行性腮腺炎如何诊断)

急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流行性腮腺炎如何诊断)(1)

【基本信息】男,8岁

【疾病类型】流行性腮腺炎

【就诊时间】2022年7月8日

【治疗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

【治疗方案】利巴韦林喷剂抗病毒治疗,维生素C营养细胞,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清热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一周

【治疗效果】腮腺肿痛消失,热退

小刘是个刚上二年级的小男孩,今年8岁,性格比较内向,跟陌生人都不太敢讲话,有什么事也是憋在心里不善于表达,但学习成绩很好。 小刘入院前2天左侧耳部出现肿物并逐渐增大,伴有疼痛,在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入院前半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无畏寒,口服退热药体温可下降,热峰1次,偶有干咳,院外曾口服及静脉滴注头孢丙烯治疗2天,但病情并无好转,为进步一治疗,经发热门诊以腮腺炎、淋巴结炎收入我院。 (具体住院志如下)

急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流行性腮腺炎如何诊断)(2)

小刘的爸爸很着急地抱着孩子说:“这都发烧两天了,孩子难受得很,这可怎么办呀”,我说:“先别慌张,先带孩子去做检查,我们肯定尽量让孩子少受罪”。 入院后我给小刘做了相关检查,查体:体温38.2℃,颈部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1.0cm×0.5cm,质软,无压痛,无破溃,腋窝及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以左耳垂为中心可触及3×5cm²大小肿物,伴触痛。咽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急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流行性腮腺炎如何诊断)(3)

化验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8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0.40%,淋巴细胞百分比41.60%,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血尿淀粉酶均升高,血淀粉酶302U/L,尿淀粉酶512U/L。

腮腺超声:双侧腮腺扫查:右侧腮腺形态饱满,左侧体积弥漫性增大,实质回声粗糙不均匀,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腮腺腺体及周边可探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较大约22×6.4mm,可见门样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腮腺弥漫性病变伴淋巴结增大(考虑炎性)(左侧为重)。淋巴结超声:双侧颈部可见多个增大淋巴结,右侧较大者18×8.4mm,左侧较大者15×6.1m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呈椭圆形,以低回声为主。超声提示: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考虑炎性)。结合检查结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并未出现异常,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

急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流行性腮腺炎如何诊断)(4)

(腮腺超声检查结果)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治疗上首先要抗病毒,所以我们给予利巴韦林喷剂辅助抗病毒(虽然腮腺病毒无特效药,但利巴韦林喷剂广谱抗病毒药物对相关病毒抑制有一定作用),另外给予维生素C营养细胞,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清热解表,同时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后内向的小刘忽然扯着我的衣角说:“我感觉好很多了,谢谢医生”,我看见他的样子心里也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病初小刘发热、伴有腮帮子肿痛、咽部充血,入院后第3天,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小刘左侧腮腺肿痛已缓解,体温恢复正常,精神饮食良好入院后第7天,小刘腮腺疼痛症状消失,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复查异常检查结果,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及双侧腮腺超声检查均显示结果正常,小刘病情好转,出院时小刘的妈妈握着我的手很开心的说:“谢谢医生,孩子总算是好了,我们这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我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孩子健康了我们也为他高兴”。

家庭小课堂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者通常在接触确诊病例后14-25天左右发病。少数患者首先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如文中的小刘小朋友,出现了体温升高至38.9摄氏度;但大多数患者没有前驱症状,直接出现颧骨、耳部疼痛,然后腮腺肿大,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左右。多发于1-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5-9岁儿童。家中有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一定要多注意防护,预防感染,出现异常症状症状要及时就医。

家中已有小孩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治疗。患病后不能乱用药物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检查,明确致病类型后选择针对性的药物控制症状。

2、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得了流行性腮腺炎后,抵抗力会下降,如果不注意休息,就会导致抵抗力持续降低。

3、注意做好隔离措施。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因此患病之后也要注意好隔离措施,如病情没有康复前尽量避免外出,并且平时也不要与家人有亲密接触。

#了不起的中国儿科医师# 医师节快乐!

急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流行性腮腺炎如何诊断)(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