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别黏人是什么原因(这四大原因是关键)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抄袭必究
小莉在儿子四个月的时候产假结束回去上班,小宝宝好像特别懂事,每次妈妈上班他都不哭不闹的。等到儿子一岁的时候,因为家中老人身体不适,小莉辞职在家带娃,谁知从前那个不黏人的小娃娃如今成了“黏黏虫”,整日和妈妈分不开。
刚学会走路的宝宝特别爱缠着妈妈,不管是玩玩具还是坐着发呆,小莉都必须陪在孩子跟前,除非儿子睡了,否则休想离开宝宝一步。不仅如此,每次去逛超市或者上公园,儿子走路已经很稳了还是要让妈妈抱,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说,有时连基本的家务都做不了,只因儿子太缠人。
每次做饭小莉不得不打开电视让娃看一会动画片,可这个招数也十分有限,只能是把菜下锅的工夫好使,过了这几分钟就不行了,儿子又跑过来抱大腿。上厕所得抱着娃,洗澡一定要等孩子睡着了才行,爸爸戏称:“你们俩都快成了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了。”小莉也很无奈啊。
小宝宝特别黏人,有的父母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和妈妈亲近,有的认为这很正常,没啥可说的,但还有很多父母觉得这项甜蜜的负担过于沉重,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孩子为什么这么爱“黏人”?
很多父母都发现,孩子有一段时间会特别黏人,尤其是妈妈,恨不得24小时贴在妈妈身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 孩子出于安全感的需要
伯林厄姆.弗洛伊德说过:“越黏人的孩子,越在内心深处相信:分离是会反复上演的。”正是处于对安全感的需要,孩子才会想着时刻黏着妈妈。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就是他的安全堡垒,可以为他遮风挡雨,来面对外面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1到2岁的孩子自主意识刚刚萌芽,他们既不能停止探索的步伐,又会时常回头找寻妈妈的影子,这个阶段也是最黏人的。
通常在孩子3岁以下,都会有类似的黏人举动,可能也是这一生中和妈妈最密不可分,心理依赖性最强的阶段。妈妈要做的是保持情绪稳定,并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毕竟他还是个小宝宝呢,多些耐心。
2、缺乏独立性造成的依恋
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黏人的情况特别严重,很有可能是因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多为包办型家长,凡事为孩子准备得太细致,太全面,反而剥夺了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保护过度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经常在遇到问题后不知如何解决,无法独立面对,有时候只是行走或吃饭过程中很小的一件事,他们都不想办法,而是转头求助,因而形成特别黏人的情况。
有类似情况的家长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很大了还这样,亲子关系亲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要检讨一下家长是否保护过度,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毕竟“黏人”也是分年龄段的。
3、 小宝宝恋奶的表现
身边有一个闺蜜就是这种情况,她作为全职妈妈给宝贝的安全感已经足够多了,可是孩子还是特别黏人,这种情况持续到一岁半,闺蜜果断把奶戒了,发现孩子居然就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黏着妈妈了。
每个小宝宝都会有恋奶、恋妈妈的情况,这很正常。有的宝宝会严重些,比如像闺蜜的宝宝,由恋奶到“抓人”,戒奶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所以如果你家娃特别小,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这个因素造成的。
4、 剖腹产可能导致的触觉失调
剖腹产的娃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有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触觉失调现象。应该说,触觉失调不是剖腹产宝宝特有的,但剖腹产的确会增加这种概率。触觉失调的孩子时常会表现得防御过当,当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时会时刻小心谨慎,并黏人爱哭。
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比如“胆小鬼”、“没出息”、“妈宝男”之类的,而是要进行积极的感统训练。此外,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爸妈都要抓住宝宝的感官敏感期来进行教养的。
- 黏人好还是不黏人好?分年龄!
面对家长的困惑,我们还是以3岁作为宝宝是否黏人过度的一个界限,3岁前黏人很正常。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里的情感发展,构成了人类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所以宝妈一定要耐心带娃。
而3岁后过度黏人则要区别对待了。当然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不同,会有稍晚和稍早的现象,但大体时间段还是不会错的,家长需留心。
如果是大孩子了还是如此黏人,就会出现一些非常尴尬的结果。
比如恋奶不爱吃饭,从而影响长高;凡事都爱依恋父母,好像是个总也长不大的孩子,做事情缺乏信心和主动性,而且这种依恋关系畸形发展的话,负面影响会持续一生的;
因感官失调而黏人的娃,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也容易变得怕生,适应能力差。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教你几招,轻松摆脱“黏黏虫”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黏人还被家长认为是和自己亲近的一种表现,等孩子稍微大一点,父母常常对这种行为就丧失了耐心,常常“粗暴”相对。比如你上了一天班回来累的要命,想马上睡觉,可是孩子就是抱着你的腿让你讲故事,给父母气得一把给孩子推到了一边;再比如你的碗筷还没洗完呢,孩子就缠着你让抱抱,果断拒绝……
其实很多父母也知道这样的方法并不对,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那要怎么办呢?
1、鼓励孩子自己走路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主要是家长要想尽办法让孩子走路,比如爬楼梯时可以和孩子做“跳跳”的游戏,让他在玩中爬上楼梯,再就是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主动走路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
如果你去逛超市手里拿了太多东西,而孩子又非要你抱抱的时候,甚至撒泼打滚。那家长不妨虚张声势,作势要走,有的宝宝就会立刻站起来,乖乖跟着你走了,可适时拒绝宝宝的要求。
2、 引入第三方带娃
如果孩子特别黏妈妈,有可能是恋奶,这个在戒奶后会有所缓解。也有可能是平时家中就母子两,长期维持着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孩子一旦发现妈妈不在就会哭闹,缺乏安全感。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第三方来帮忙带娃了。
让家庭成员多起来,将带娃的任务做适当地转移,一次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努力培养他对其他人、其他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此来减少孩子过于黏人的情况。如果实在无人帮带,晚上下班后爸爸的参与也很重要。
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生活中要多锻炼孩子,杜绝包办替代,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有勇气有行动,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头扎进父母的怀里,总是寄希望于让父母来帮忙。
此外,父母也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且独立的空间,里面可以放上孩子喜欢的书记和玩具,有意识地让孩子一个人玩,实现“短暂分离”,以此来破解娃的分离焦虑症。
最后,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不黏人是不正常的,这需要父母帮助其建立起强大的安全感,而大一些的孩子如果还过度黏人的话,家长就要想办法解决了,这可不是甜蜜的负担,而是阻碍了娃的成长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