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词多义的“传”(chúan)或者“传”(zhùan)。

《说文解字》说:“传,遽也。”“遽”就是“以驿站传递信息”,所以“传”的本义就是“用驿车传递信息”。

孔子曾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置邮”是古代传送文书的驿站,“传”用的就是本义“用驿车传递信息”,句子的意思是“道德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迅速”。

由“用驿车传递信息”,可以泛指任何“传递,传达”。

岑参在《逢入京使》写道,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这句诗中的“传”就是“传递,传达”,“传语”就是“传口信”,这句诗的意思是“请你给家人传个口信说我平安无恙”。

当“传”用于指某一事物或者属性持续不断的传下去,就解释为“延续,继承”。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薪火相传”,出自《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个“传”就是“延续”,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意思,“烛薪的燃烧是有限的,而火的传续下去却是没有穷尽的时候”。

传递知识、技能时,译为“传授,转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里的“传”就是“传授,转授”的意思。

用于言论信息的传递时,可以引申为“流传,传扬”。

《吕氏春秋·当染》有一句“功名传于后世”,这里的“传”就是“流传,传扬”,意思是“(他们的)功名将流传后世”。

此外,“传”还可以译为“传讯,逮捕”。

比如这句“又诈为诏书,以奸传朱安世”,意思是“又假装作了一封诏书,以此来引诱传讯朱安世”,这里的“传”就是“传讯”了。

以上读音都是chúan,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读zhùan时的用法。

由本义“用驿车传递信息”,可以引申出“驿站的车马,驿站”的意思。

“晋侯以传召伯宗”,这里的“传”就是“驿站的车马”,这句话的意思是“晋侯用驿车传召伯宗”。

“传”也可以指“书传,文字记载”。

《孟子·梁惠王下》有一个故事,齐宣王问孟子说:“周文王的狩猎场,方圆有七十里,有这回事吗?”孟子说:“于传有之。”这个“传”就是“书传,文字记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根据史料记载,有这么回事”.

最后,“传”还可以翻译为“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例如《师说》中的这一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句话的意思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

说了这么多,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传”的本义是“用驿车传递信息”。

由“用驿车传递信息”,可以泛指任何“传递,传达”。

当“传”用于指某一事物或者属性持续不断的传下去,就解释为“延续,继承”。

传递知识、技能时,译为“传授,转授”。

用于言论信息的传递时,可以引申为“流传,传扬”。

此外,“传”还可以译为“传讯,逮捕”。

由本义“用驿车传递信息”,可以引申出“驿站的车马,驿站”的意思。

“传”也可以指“书传,文字记载”。

最后,“传”还可以翻译为“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你都学会了吗?下节课再见。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

往期精彩回顾: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考知识总结(1)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考知识总结(2)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考知识总结(3)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考知识总结(4)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考知识总结(5)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考知识总结(6)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文言实词/虚词超详尽讲解(7)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8)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9)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0)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1)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2)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3)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4)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5)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6)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7)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8)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19)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20)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21)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22)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23)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知识总结(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