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

“铲刀磨铰剪!”老一辈广东人一定忘不了这声吆喝。记者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童年的记忆中,还会有父辈们听到吆喝声后马上抄起家里的刀具冲向楼下的情景。手艺人接过父辈们的刀具倒弄了一会,生锈的菜刀变得锃亮,钝滞的刀锋变得锋利。

时至今日,这样走街过巷的吆喝声已成为绝唱。不过,在南海九江,仍有一家“潘灿利车刀剪”的老店,历经了大半个世纪,第三代传人潘国华仍旧从事着“铲刀磨铰剪”的买卖。看着一把把老旧的菜刀、剪刀重新焕发出生命力,是潘国华最为自豪的事情。他也知道,自己有可能是这个行业的最后一代匠人,他希望用自己的专注与专业,将几代人的记忆保留得更长久一些。

历经70年,老店里两代人的坚持

走进“潘灿利车刀剪”店里,一张老旧的木桌上摆了各式各样外人看起来稀奇古怪的工具。今年53岁的潘国华说,这张木桌已经陪伴了他和父亲两代人超过半世纪。当年,父亲花两块钱买下了这张木桌,对于一个月收入不到十元的他们来说,这笔钱无疑已经是一笔“巨资”。在这张“手术桌”上,他已记不清自己让多少生锈、钝滞的刀具“起死回生”。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1)

桌子摆着放一个叫“台钳”的铁制工具,用于固定被打磨的刀具,年代感同样十足。在台钳顶端两侧,有着八个小洞。潘国华告诉记者,台钳顶端原来是平整的,因为他们长年累月在上面敲打、调整剪刀的转轴,最终留下了这些小洞。“这也见证了我们几十年来的坚持,水滴石穿也无非是这样吧。”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2)

潘国华说,“潘灿利车刀剪”已经开了70年。潘灿是他89岁老父亲的名字,那时的磨刀店都会有一个“利”字,代表着磨出来的刀锋利。一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铲刀磨铰剪”都是非常兴盛的行业。他还得,一到中午,附近的制衣厂工人都会拿上自己的剪刀,排着“长龙”等上一个小时,就是为了让父亲将自己的剪刀打磨锋利。每天捧着菜刀前来的街坊也是络绎不绝,根本不愁生意。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3)

潘国华是1992年接手这家老店的。“当时老父亲中风了,想着家里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于是我就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回到店里来了。”就这样,潘国华的“铲刀磨铰剪”工作,一干便是近30年。

钝锈刀具,在他手中“浴火重生”

潘国华说,磨刀并非要磨得越锋利越好。每一把剪刀、菜刀都要根据它的材质以及用途不同,对要打磨的刀锋厚薄作出判断,并非千篇一律、千刀一面。因此,他们在打磨之前,都会问清楚街坊菜刀是砍骨还是切肉,剪刀是要剪什么样的布料,这有点像医生的问症,然后再对症下药。

为了还原“铲刀磨铰剪”的过程,潘国华拿了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铲刀”。“铲刀”长约30厘米,两端为把手,只有中间约2厘米突出的部分为刀刃。潘国华将一把生生锈且钝滞的菜刀固定在台钳上后,开始用铲刀对菜刀的刀锋部分进行初步打磨。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4)

“一定要慢慢来,用心去感知刀锋的厚度。”潘国华不时还用拇指去触碰刀锋,以保证刀锋的每一个部分的厚度基本一致。不到两分钟,一把锃亮的菜刀便展现在记者面前。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5)

随后,潘国华把初步打磨过菜刀放在沙轮机上进行深度打磨。为了更方便工作,潘国华把祖传下来的脚踏沙轮机改造成了电动沙轮机。一打开电源,沙轮机便飞快地转动,与菜刀摩擦时火星四起。潘国华说,菜刀与沙轮摩擦会产生热量,让菜刀非常烫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能戴手套。“当刀具的温度达到100多℃时,硬度便会降低,给刀具带来不可逆的损害,我们行内话叫‘回火’。”潘国华说,因而他必须用手来感知菜刀的温度,以保证其表面温度远低于“回火”的温度。因为长年接触金属高温,他的十只手指已经长着了厚厚的茧。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6)

最后的工序便是磨刀石精细打磨。潘国华双手并用,灵活地翻转着菜刀,“菜刀的刀锋在中间,要用阴力,两边快速地切换着磨。”潘国华说,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工夫。“不能太用力,刀口会刮掉石粉,刀和石两败俱伤;但如果不用力,又不能够很好地去铁。”不知不觉中,一把闪着锋芒的菜刀已经在华哥手中“浴火重生”。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7)

岁月无声,老记忆仍无法割舍

一转眼数十年,随着一代又一代磨刀人的老去,“铲刀磨铰剪”的吆喝声已经无处可寻。“潘灿利车刀剪”在潘国华的经营下,不仅成为了九江唯一一家磨刀剪的店铺,在佛山乃至全省都已经非常罕见。“潘灿利车刀剪”如同它周围的老街一样,慢慢在岁月中褪去了昔日的华光,但又在低调中继续服务着老一辈的街坊和有着特定需求的群体。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8)

在那张老桌子上,还摆放着几把制衣用的剪刀。“附近的制衣店还不时会送来剪刀让我加工,14元就可以修复一把200多元的剪刀,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潘国华摸着剪刀上的凹槽说,磨好一把剪刀比磨好一把菜刀更讲究经验和技术,长年累月做出来的口碑,让他即使到现在,还能靠磨刀剪勉强维持生计。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9)

在他的店里,还摆放着铜制、银制的茶具,以及各种五金产品、菜刀、炒锅等商品,以让店里的经营更多源化。不仅如此,他还凭借着自己多年来刀具的钻研,在七年前开始自制出各种刀具进行售卖,甚至还在今年初成功注册了"潘灿利"的商标。“这刀叫‘九江弯’,刀身厚重,砍骨头最好;这是‘文武刀’,前半部分可以切肉,后半部分可以削骨;这是桑刀,以前用来切桑叶,现在厨师喜欢用来做鱼生,切出来的鱼生薄如蝉翼……”潘国华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亲手制作的刀具,眼里充满了自豪。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10)

在被问到是否担心后继无人时,潘国华笑了笑说:“时代在进步,有新事物出现也有旧事物退出,我觉得还是随缘吧。我的儿子也不喜欢到店里工作,我跟他说等他到四十岁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看,如果他还有兴趣,我一定会将这门手艺传给他。”

手工磨铣刀怎样开槽(还记得铲刀磨铰剪)(11)

潘国华的话里有无奈,但从他钻研手制刀具和让儿子“回头再看”的言语中,还是能看出他对这个充满着年代感的行业依旧难以割舍。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梁平

广州日报·新花城视频编辑:何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