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自贸区发展历程(自贸区发展蓝皮书发布)

【这是广州南沙的官方微信—南沙发布】

在今日头条、腾讯天天快报亦可搜索关注

昨天,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6-2017)》暨“2016-2017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评估中,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再一次在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上排在全国首位。

南沙自贸区发展历程(自贸区发展蓝皮书发布)(1)

专家调研显示,广东自贸区的南沙片区因其率先推出的“单一窗口”、“互联网 易通关”、“智检口岸”等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形成南沙“智慧口岸”品牌效应,贸易便利化程度在8个片区中排名第一。

此次活动是研究院继2016年后,第二次综合评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并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南沙自贸区发展历程(自贸区发展蓝皮书发布)(2)

研究认为,自贸试验区明显促进营商环境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如以前开办企业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但自贸区经过各种制度创新改革,新办企业电子证照卡最短只要三天就能拿到,大大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港区进出口货物物流过去需要三天,现在仅需一天,货物验放周期由2-3天压缩到仅需15分钟,企业物流成本下降高达70%。中大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认为,自贸试验区已率先打造成为“营商环境高地”。

南沙片区总指数排名第三

在总指数排名上,上海位列第一,广东自贸区前海片区排名第二,南沙片区以0.786的指数排名第三。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介绍,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前海、南沙3大片区总指数排名前三,全国自贸区呈现内部发展差异缩小,外溢效应明显的特征。

南沙自贸区发展历程(自贸区发展蓝皮书发布)(3)

此次制度创新指数的研究对象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试验区(8大片区)的制度创新成效。相较去年的指数,更突出法治化指标,并在贸易便利化指标中强调服务“一带一路”、强化国际贸易监管等方面,形成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化建设5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

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教授表示,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塑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各具特色的标志性改革创新经验,也为全国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

南沙“贸易便利化”指数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南片区继去年拿下该研究院发布的“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贸易便利化”指数第一名后,今年蝉联。南沙推出“单一窗口”、“互联网 易通关”、“智检口岸”和“智慧海事”等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形成了南沙“智慧口岸”的品牌效应。南沙片区的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入选了商务部的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南沙自贸区发展历程(自贸区发展蓝皮书发布)(4)

2016年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262万标箱,以南沙为母港的3条国际邮轮航线2016年实现进出港32.6万人次,居全国第三位。截至目前,南沙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23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5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74项在全市推广。

编辑:hu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