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

方言,其实是中古音,所以有时候我挺羡慕广州、香港等地的同胞,因为粤语是目前保留的最完整的古音,最主要的是他们可以用标准的书面语写出自己的方言。而且粤语还有自己专属英文名称“Cantonese”,并且与广州的“Canton”在国际上使用了数百年之久。

之前有网友留言说,在宜昌形容某人说谎话时,方言叫“扯白话”,其实粤语俗称“白话”,也叫唐语,专家考证认为其就是唐代国语。不难理解,粤语对我们内陆人来说基本听不懂,可不就是“扯白话”嘛!

其实大部分方言字是可以找到普通话里对应的汉字,只不过大多都是通用字,我老家人说的是西南官话,所以我继续寻找那些被时光搁浅的方言字,把它们一一呈现给大家,我不是创造汉字,我只是个搬运工,要是能让你记住并且会写也就够了。

1.

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1)

本义是尘土、尘埃,在四川、重庆、鄂西北等长江上游地区的方言里,是翻起或松动泥土之义。

例如:今天下雨了,明天正好可以去地喽。

在西南地区的餐桌上,这个词也表示把要吃的东西抹上调料

例如:三两素椒面,吃的就是调料,与面条和匀可好吃啦!

2.

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2)

本义是在坌地后把土壤翻得更细的一种农具,当动词时表示用农具把土地翻细,使田地平整。

在西南地区、鄂西北等地的方言里,表示胡乱翻找或扒拉之义,含有嗔怪的意味。

例如:猫咪又在屋里来耖去找什么东西。

3.

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3)

本义是削去,删除,在西南地区、鄂西北等地的方言里,表示轻刺或戳之义。。常常用来表示责怪某人比较懒,做事情不积极

例如:这么大个人了,一下动一下,不像话!

4.

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4)

《说文解字》解释:㲃,从叀(zhuan),从殳(shu),揉曲,强击也。《辞海》和《汉典》里的读音为“guǐ”,《新华字典》收录后将其标为“jíu”,而且仅为方言用字,意思是拧,挤

例如:瓶子盖太紧了,你帮我把它开。

洗好脸后,把毛巾干晾在架子上。

5.

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5)

《正韵》解释:从音戛,积垢也。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方言里,保留其原意,就是污垢的意思,只是没有了音调,轻声

例如:你身上垢(jia)好多,赶快去洗干净,恶心死了。

6.

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6)

《正韵》解释:从音泱。《说文》解释:尘埃也。这个字,我印象很深,每年腊月二十四,农历小年的时候,老妈就开始收拾屋子,打扫坱尘了,除旧迎新,准备过年。

所以在方言里,很好地保留了原义,只是读音变为“yāng”,一声,叫做“打坱尘”。

7.

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7)

本义是铁屑,后引申为器物用久渐渐磨光失去锋刃或棱角。在四川、重庆等地方言里,表示话听腻了,听烦了的意思。

例如:你不要再说了,我耳朵都听了。

8.

官话方言的内容(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8)

本义是蜜蜂、蝎子等用尾巴蜇人或动物,在四川、重庆、鄂西北等地方言里,指植物或衣服上的毛状纤维刺激皮肤,使人感到很难受。读音变为“huǒ”,三声。这也是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语。

例如:毛衣好人,脱下来看看。

专有名词,蠚麻,即荨麻,茎叶上布满白色绒毛。所以当方言用,还是挺形象的嘛

9.

这个字之前的文章里介绍过,《汉语大字典》、《汉典》和《辞海》等也都有收录。在鄂西北、四川等地的方言里,表示连接,接上之意。扌豆这个字虽然也有此意,但打不出来,就算了吧。方言里应以这个“”为准。

例如:锄头把掉了,你去把它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