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讲解哪个好(如何学习金匮要略)

小编导读

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已经拉开帷幕,如果您有对中医经典的研究成果和运用心得,欢迎踊跃报名!

本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海南省中医药学会、海南省中医院承办,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支持,面向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中医药研究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的一场全国性大型经典传承活动。

目前正在广泛征集作品阶段,详情可查看文底评论。

第二届经典传承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赶快来投稿啊!

《金匮要略》系汉代张仲景所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学习研究中医中药必读医书之一。那我们该如何研究和学习《金匮要略》这本著作呢?且听何任先生娓娓道来。

历代学者对《金匮》的研究是基于对《金匮》的确切认识,就其学术渊源、中心思想、临床价值而作出的贡献。其成果对后世启发帮助、影响极大。展望《金匮》研究,个人初步认为,今后可做的工作甚多。

金匮要略讲解哪个好(如何学习金匮要略)(1)

一、应重视基础的研究

对《金匮》的研究,前人多从文字上去探索或从临床治疗去验证。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因为《金匮》的理论既离不开中医学基础理论,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对中医基础医学研究从整体上而言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轻理论研究、重实际应用。中医基础医学研究本身难度大,再加上短时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故很少有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个人认为,中医基础医学研究的滞后将成为制约中医学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就《金匮》基础理论的研究而言,包括一些原则性的治疗思想等都是急待深入探索的。譬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有“四季脾王不受邪”,说明预防疾病与脾胃关系密切,提示健脾与现代医学免疫机制有关。我们曾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而取得明显疗效。据此我们又用健脾药治愈久治不瘥的肝病等等。举这些浅近的例子是要说明,我们并不满足这一层面的研究,而是需要对这些理论进行多学科协作的深入研究。

金匮要略讲解哪个好(如何学习金匮要略)(2)

二、对《金匮》方药的研究

《金匮》方与《伤寒论》方等经方,从来就被誉为“药味少而配合奇,分量重效力专”,“效如桴鼓”。经方已在数不清的患者身上得到应用,并且大多数有可靠的疗效。说明开展对经方之复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汤剂在煎煮的过程中就可能使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汤剂中的化学成分绝不是单味药的简单相加,往往由量和质的变化产生。

因此开展对复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能促使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使其真正成为中药复方与疗效密切关联的质量指标。这在今后的《金匮》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方药的研究中,除了上述复方研究之外,《金匮》方的剂型改革研究也是刻不容缓的。虽然有了一些初步的丸剂,如鳖甲煎丸、肾气丸,但更多的汤剂仍不适应今天快节奏工作生活的需要。应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努力进行剂型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医药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对中医药学的研究成功与否、成就大小,主要还将取决于我们自身。

书籍推荐

《何任金匮汇讲》

金匮要略讲解哪个好(如何学习金匮要略)(3)

(何若苹、徐光星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本书简介:书中全面收录了国医大师何任不同时期研究《金匮要略》的成果,分为金匮要略校注、金匮要略通俗讲话、金匮精义探析、金匮要略归纳表四部分,可供读者对照学习和参考。

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相关文章
  • 「重磅」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作品征集开启!等你来
  • “国药天江杯”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作品征集时间变更
  • 回顾|第一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
  • 「温经典」中医经典必读之《温病条辨》
  • 「温经典」“方书之祖”——《金匮要略》
  • 「温经典」学医不读伤寒论,六经辨证无分寸
  • 「温经典医案分享」多汗症——桂枝类方治之
  • 「温经典医案」大柴胡汤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胀、腹痛
  • 「温经典医案分享」脑针治重度脊髓型颈椎病一则,疗效满意
  • 「温经典」几百年前,伤寒大家许叔微是这么看病的
  • 「温经典」依据临床实验是学习《伤寒论》唯一方法
  • 「温经典医案分享」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病案
  • 「温经典」经典届的扛把子系列之《黄帝内经》
  • 「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学好中医都说要读经典,那读经典的标准是什么?
  • 「温经典医案」大柴胡汤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胀、腹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