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回答是封闭式提问(提问的方法不同将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都是由“提问”和相应的“回答”构成的。
比如:早上上班在楼下碰到同事:
“早。早饭吃了吗?”
“早。吃了。”
“吃的什么呀?”
“豆浆、包子。你呢?”
好像人与人之前的交流既无提问也无回答的对话其实非常少,不是吗?
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在无意识中反复自问。
比如:“今天会不会下雨呢?”“今天早饭吃什么好呢?”等日常生活中的提问。
也有“自己当初是抱着什么目的进入这家公司的”“自己未来最想成为怎么样的人”等回顾过往或思考未来的提问。
我们时常被这些提问控制着我们的行动,向自己提问,得出答案,然后采取行动。
粟津㳟一郎在他的《学会提问》一书中讲到:如果一个人每天抛给自己的都是“一成不变的提问”,那么此人的人生也将一成不变。要想获得前所未有的人生,就必须向自己抛出前所未有的提问。因为新的提问会促成新的行动,而新的行动则会导向成功。
书中告诉我们:“提问的差距”将造成“人生的差距”,优质提问具有强大的力量,能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人生轨迹,使它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提问为什么重要?
在学校课堂上,老师经常会说:“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举手提问的学生会受到“学习态度积极”的表扬,学生都会觉得提问好事。
如果明天有一个重要商谈,就会问自己“明天约定的是几点钟?”“我需要做哪些准备才能确保顺利?”等问题,从而决定出发时间或准备资料。
只有先问自己“为了确保明天商谈成功,该做哪些准备”,然后才会采取“准备”这一行动。如果没有自问,参加商谈时可能会因为毫无准备而失败。
一个人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是由其自问的内容决定的。如果提问改变,行动也会改变。
人是被提问支配着的。
只有给自己不断地抛出问题,才会引发自己更多的思考,带来更多新的发现。
有个“选择性注意力实验”视频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就是一些男女玩篮球的视频,在看视频前所提的问题是:“穿白衣的人总共传了多少次球?”
视频里出现的分别是白衣和黑衣的两支玩篮球的队伍,这些人一边传球,一边穿插走动。在视频最后,画面中出现了“正确答案是十五次”的字样,接着又显示了“但你看见黑猩猩了吗?”这一提问。
在看第一遍时,很多人完全没有看到在一分多钟时,有个穿黑猩猩服装的人从右侧走入镜头,然后摆了个姿势再从左侧走出镜头,那为什么会没有看到呢?
原因就在于一开始提出了“穿白衣的人总共传了多少次球?”这样的问题,使观看者的意识集中在了“白衣人”身上。
进行该实验的两位教授说:“之所以看不见黑猩猩,并不是因为视力问题。当一个人将注意力集中于肉眼可见的世界的某一部分或要素时,就很难注意到不在此范畴内的东西,即使那东西很显眼,即使它就出现在自己眼前。”
那如果把最初的提问换一下呢?
“传球的共有多少人?”“没传球的有多少人?”“传球的男女各有几人?”
以上的每一个提问,所有人都轻易地发现了黑猩猩。因为根据问题,他们不仅关注了白衣人,还关注了黑衣人。
由此可见,人的意识是可以被提问控制的。一旦提问改变,具体可见的事物也会发生变化。
正因为此,一个优质提问和一个劣质提问,会完全带来不同的结果。
二、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是“优质提问”?
作者在书中提出,提问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
- 1)轻松提问。改善与对方关系的提问。
- 2)劣质提问。会导致提问者与被问者的关系恶化(或无法改善),且不能促成对方发现、行动、进步的提问。
- 3)沉重提问。是被问者“不愿回答”但“关系到发现或行动”的提问。
- 4)优质提问。能让被问者不假思索就乐意回答,并能为其带来新发现的提问。
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两人之间正在简单地交流,本来比较和谐的谈话,会突然被一个问题问的气氛尴尬,那要如何提问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或者说什么样的提问才会让话题愉快的进行并引发更多的思考与发现呢?
- 询问“真正渴望得到的东西”的提问。 多数人都希望做“want to”的自己,都会自发思考并采取行动。
- 询问工作大义的提问。从事这份工作对自己有着怎样意义和价值?
- 询问词语定义的提问。可以试着问“能不能告诉我这个词的具体定义?”目的是促成对方的重大发现。
- 询问相反概念的提问。询问对于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的“反义词”,更容易能探求到其本质。
- 质疑“理所当然”的提问。对于想当然的事情,总是不会深入思考它的意义,重新质疑可能反而会带来重要事情的契机。
- 尝试改变立场的提问。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更容易觉察到一些被忽略的问题。
- 询问现在和未来的提问。要向前看,询问未来的事更容易让对方乐意回答。
- “优质提问”是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的回答方式不受限定,能够自由措辞,更容易引导出自发式的回答。
以上8种都是作者提出的“优质提问”的特征,我们应该少抛出“作业做了吗?”的封闭式问题,而应该多提“今天什么样的作业比较多?”的开放式问题,让被问者更乐意回答,才会让话题更容易继续并引发出更多的思考与发现。
三、如何创造出自己的优质提问?
作者说:比起好的建议,“优质提问”更容易成为“一生的财富”。
那对于优质提问,有什么决窍呢?
1)提问应顺势而行,现想现问。这是从技巧上来说,最基本的一个姿态。
2)提问不提建议。很多时候,建议是不具备可重复性的。
3)提问应排除杂音,专注于“我”想问的事。
4)以“我”为主语的反馈。提问之后,一定要向对方“反馈”,不能听完回答就算了事。
5)不做消极提问。不做否定、消极、会令对方心情变差的提问。
6)不说没必要的“开场白”。避免在开场时说比如“我姑且想请问您”“也许这些话没必要说”等这些多余的开场白。
对于优质提问的决窍,作者例举了很多,主要是在已经有了想提问的问题时,如何使其变为优质提问。
那要如何进一步,从零开始创造出优质提问呢?
作者说:每个人的“渴望等到的东西”“价值观”“常用语”不同,所以提问才会不同。
而创造优质提问的有效方法,是寻找与对方心里已内化的提问距离相近,却又像“盲点”一样被忽略的要点。
从关注对方的“3V”作为切入点,找到与对方心里已内化的提问距离相近,但又从没自问过的提问。
而“3V”就是:
- 理想(渴望得到的东西);
- 价值(价值观);
- 语汇(常用语)。
通过对以上“3V”去收集足够多的关键词,创造出“疑问词与单词组合”的疑问句,即5W1H。
- Why:原因。如:为什么特别重视这件事情?
- When:时间。如:何时向目标出发?
- Where:地点。如:假如要换个城市工作,想去哪个城市?
- Who:人员。如:想通过工作取悦谁?
- What:对象。如:从这项工作中能得到什么喜悦?
- How:方法。如:如何试着改变工作方式?
通过以上方法,能创造出很多没被内化的提问,我们也可以通过此方法反复地问自己,就很有可能促成新发现。
我们时常说太忙了,为了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而忙得焦头烂额,总是没时间停下来进行“现在这样的自己令人满意吗?”之类的内省。
倘若因日常琐事而无法向自己抛出优质提问,我们的一生都很难有所改变。
即使很忙,我们也一定要抽空问问自己“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是什么?”只要我们能够养成这种时常自问的习惯,我们的行动一定会有所改变。
作者写在最后的话:
- 人只要拥有对未来的希望,就能战胜绝大多数困难。而最好的做法是向自己抛出能对光明的未来产生憧憬的提问。
- “今后公司里会发生什么好事呢?”
- “怎样才能跟那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 即使现实有些艰辛,也要鼓起勇气,思考这样的提问。
- 然后不设限制,自由地做出回答。
- 只要养成这种习惯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世界肯定会变得更加光明,更加美好。
❥我是陌上花。企业财务高管,喜欢阅读,喜欢文字,喜欢一路前行。感恩遇见,一路相随,欢迎关注@陌上花成长精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