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展光电前景怎么样(智能交互千亿市场稳健增长)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金证券 樊志远 刘妍雪 邓小路)
一、全球领先的智能交互显示设备解决方案商1. 基本情况:聚焦智能交互显示领域,不断拓宽新兴市场
公司是一家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商,通过整合智能芯片、触控显示技术、传感设备等应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服务。
自创立以来,公司以丰富的跨产业开发经验形成了覆盖产品方案设计、软硬件及固件研发、模具设计、产品测试、产品供应、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全方位优势。
凭借领先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目前已销往全球数十个国家及地区,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主要产品及服务:
1)智能交互显示器:主要由液晶模组、触控模组、芯片、PCBA等零部件构成,显示器接入主机后,由用户轻触屏幕界面即可完成人机交互。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桌面式智能交互显示器、嵌入式智能交互显示器、大型数字广告看板、智能交互显示模组等。
2)智能交互一体机:主要由液晶模组、触控模组、CPU、主机板、内存条、显卡、硬盘、电子机构件、电源模块等零部件组成,由用户根据其使用需求安装相应的系统和软件即可实现功能。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智能交互一体机、嵌入式电脑、POS终端、自助服务机台等。
产品应用领域: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零售、金融、工业自动化、医疗、餐饮、快递物流、游戏娱乐等传统终端领域。其中,零售为主要应用领域,2021年营收占比为52%,其次为工控、金融领域,营收占比分别为18%、16%。
除上述传统应用领域之外,公司抓住万物互联、“工业 4.0”时代趋势,率先布局智能健身、远端会议/教育、智能座舱等新兴市场,通过收购Micro touch、台湾龙星科技和收购 TPK 新设子公司鸿通科技将公司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至远端会议和智能座舱领域,为公司打造新增长点。2021年工控、智能健身、医疗、博弈、其他领域营收占比分别为18%、4.5%、2%、2%、4%。(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2. 财务情况:产品多元化 下游业务领域多元化赋能业绩高增
盈利能力:业务多元化战略转型,营收、净利均创新高,公司业绩步入高增长通道。
2016至2020年公司营收增速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系公司大客户之一 Elo 近年来强化了成本导向的经营策略,通过竞标方式确定产品供应商,不断压缩供应商盈利空间。面对 Elo 业务毛利率逐年降低的情况,公司凭借研发优势和产品优势,对客户和业务结构进行了优化。
一方面拓宽品类,加强高毛利率业务的开发,另一方面适当调减了与 Elo 的业务合作,减少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向多元客户均衡发展。2021年度,公司对 Elo 的销量占比由2016 年的48%降至5%左右,至历史最低水平。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收 15.92 亿元,同比增长 33.40%;实现归母净利润 1.51 亿元,同比增长 35.71%。延续上年度的高增长趋势,2022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7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1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21%,营收、净利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2021年度及2022年一季度业绩高增受以下四种因素驱使:
1)公司收购的 Micro Touch 品牌运营成效显著,通过整合公司产品策略和 Micro Touch的客户资源,实现营收快速增长;
2)2021年度,公司新开拓了运动健身项目业务,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产品应用领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3)公司加大了国内市场开拓力度,2021年度国内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21%;
4)全球市场逐步复苏,需求旺盛。
营收结构层面:
1)分产品来看,附加值更高的智能交互一体机营收所占份额逐年提升,由2016年的 9%上升至2021年的 38%,产品结构逐渐均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分行业来看,零售、工业自动化、智慧金融是公司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2021年度通过收购 Micro Touch 引入大量工业领域客户,工业自动化领域营收占比大幅提升。
此外,2020年下半年公司新开拓了运动健身业务,营收占比达 4%,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产品应用领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研发投入:公司致力于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研发费用逐年上升。
公司于 2021 年度围绕客户定制化需求开展了 137 个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设计工作,并围绕工控主板设计、近端通讯(NFConTouch)、曲面屏、投影功能应用(Panel PC with Pico Projector)等方面开展了多项自研项目的研发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解决方案能力,将公司产品解决方案拓展至智能健身、车载等新兴应用领域。
3. 竞争优势:技术、产能及客户资源优势构筑竞争壁垒
技术端:以科技驱动创新,以研发、设计、制造深度整合能力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公司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对行业技术及产品应用有深刻理解的研发团队。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共计 134 人,占全体员工比 例为 15.84%。
凭借领先的产品集成设计能力和自动化检测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目前在控制模块设计、软固件程序设计、显示技术、影像处理技术、触控应用设计、产品结构及模具设计、散热技术、抗电磁干扰、数据传输加密等方面已掌握核心技术。
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在大陆和台湾地区累计取得发明专利 15 项,实用新型专利 64 项。
生产端:横跨两岸的供应链和制造基地,柔性化、精细化生产管理体系及完善的品控体系。
自动化产能:分布在厦门及台南,形成两岸供应链及制造基地。目前,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约为90%,为满足公司持续成长的需要,公司将按计划推进研发大楼建设,并新增 2 条产线,预计每年可增加产能480K-720K pcs;此外,公司也将通过制定 BPO 标准,构建生产流程 外包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弹性。
柔性化、精细化生产管理体系:
1)在产品生产、检测自动化方面,公司通过购置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及检测设备,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 SMT 贴片、EDID 烧录、操作系统烧录等生产过程自动化;
2)在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已建立了 SAP ERP、MES、WMS、PLM、RMA、SRM、CRM、BAP等多个信息化系统,针对生产预算、计划、物料、仓储、成本费用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
高质量品质管控: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认证体系,目前已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等体系认证,积极筹备 ISO16949 汽车生产和相关配件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产品符合 CCC、台湾 BSMI、北美 FCC、欧盟 CE、LVD 或 CB、欧盟 RoHS 指令、澳大利亚 EMC、日本 VCCI 等认证标准,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客户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
客户端:成熟的营销渠道及快速响应的营销能力铺设连接海内外大客户桥梁。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体系,与拥有领先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的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全球知名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品牌商 Elo,美国知名 POS 机和 ATM 机厂商巨头 NCR 和 Diebold,日本知名高端显示器制造商Mouse,欧洲知名自助终端设备制造商 Acrelec 等,优质客户资源充分反映了公司产品较强的终端市场竞争力。
二、2025年全球交互显示市场规模超4500亿,行业稳健增长公司所处行业为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制造行业,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
其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CPU、芯片等半导体、PCB、液晶面板、触摸屏、线材、塑胶及金属结构件、其它电子器件和机构零部件等原材料提供厂商,中游智能交互显示器、智能交互一体机等整机制造厂商,下游品牌商、软件及系统集成厂商和其他终端整机厂商等终端设备提供商。
根据我们估算,2025年智能交互(涵盖零售、工业、健身、医疗、车载领域)市场规模达 4691亿元,2020~2025年 CAGR 达 10%,行业稳健增长。
其中零售、健身领域五年 CAGR 达22%、增速表现亮眼。2025年车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 3700亿元、是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
1.零售显示: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超470亿元,五年CAGR达22%
新冠疫情持续冲击,商业物联网加速发展,智慧零售规模不断扩大。在移动支付技术驱动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传统零售业逐步从人人交互转向人机交互,聚合线上、线下全渠道的交易终端逐渐成为一种刚需。
智能商用终端中国市场规模:据艾瑞咨询统计测算,包括智能金融 POS、安卓收银机和手持非金融设备在内的智能商用终端,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为 89 亿元,在疫情影响下增长速度出现短暂回落,但预计自2021年后市场将会延续此前的快速增长,到2025年将达186.47亿元。当前中国零售、餐饮、本地生活门店数量约为 4000 万个,除极少数百强企业具备打通各场景、设备互联协同的能力外,大量的商户仅配备基础的终端设备,场景应用割裂。未来随着商业物联网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至 50%,预计市场规模将由现在的千亿元增长至5000 亿元。
智能商用终端全球市场规模:海外市场相较于国内市场起步较晚,但其需求受到疫情刺激,有望在2021年迎来新一轮爆发,我们预计未来全球智能商用终端市场增速将高于中国,根据 iResearch,预计2023年全球零售显示市场规模达 331 亿元、2020~2023年 CAGR 达 23%。我们假设2024、2025年行业维持 20%的增速,预计2025年全球零售显示市场规模达 477 亿元。
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制造行业厂商数量众多,但竞争格局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厂商的经营模式主要为 OEM,但部分领先厂商已逐渐向JDM/ODM 模式转型。
总体上,随着行业发展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延伸整合,本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行业主要厂商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梯队:
1)第一梯队系以 Elo、NCR、Diebold、Mouse 为代表的欧美日跨国企业,该等企业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拥有全球知名品牌和优质终端资源的行业巨头,其经营重点主要为产品研发设计和品牌运营;
2)第二梯队系以安勤科技、伍丰科技、桦汉科技、佳世达为代表的制造厂商,该类企业在全球产业链转移过程中获得先发优势,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较大业务规模、较高生产制造水平,能够提供高品质、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的领先企业;
3)第三梯队主要为小型生产厂商,起步较晚,数量较多,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所处的梯队。
2.工业显示: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70亿元,五年CAGR 达 9%
工业自动化:中国工业自动化渗透率较低,千亿级巨额工控市场待挖掘。
工业自动化是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我国属制造业大国,但自动化渗透率依然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46台/万人,远低于韩国(932台/万人)、新加坡(605台/万人)等国家,我国自动化渗透率仍具备充足提升空间。
政策高度支持工业自动化水平提升,根据工控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自动化市场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将达2360亿元,2020~2022年CAGR为7%。
触摸屏是人机界面的主流产品,其大屏化、色彩多元化成趋势。
人机界面产品(HMI)是工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良好的 HMI 可密切监控生产过程,允许操作者控制或维护机器,提高生产效率。
人机界面主要分为文本显示器、触摸屏、平板电脑三类。文本显示器由于图形化显示功能较弱,应用较少;触控屏可实现图形显示、数据存储、联网通讯等功能,是工业场合的首选;平板电脑多用于高端复杂设备。
据中国工控网统计,三者2015年市场份额分别为 1.3%、81.6%、17%。目前,人机界面产品出现中高端化、大屏化、色彩多元化趋势,将带动产品价值量进一步升级。
人机交互大势所趋,需求稳健增长。
全球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 HMI 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 QYResearch 预计 2024 年全球工业显示市场规模达 23 亿美元、2020~2024年 CAGR 达 9%,我们假设2025年工业显示市场规模同增 9%,对应市场规模达 25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69 亿元)。
3.健身显示: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超 170 亿元,五年 CAGR 达 22%
智能健身:疫情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伴随国内健身的普及与渗透,智能健身千亿白金赛道。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将在2021-2025年保持年均4%左右的增速,在2025年达到148亿美元。相较于欧美国家的健身渗透率,中国的健身渗透率较低,可挖掘的潜能较大。
根据《2019-2020中国健身房市场发展白皮书》数据,美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为20.3%,而中国仅为5.02%,存在显著差距。因此,中国健身市场的成长空间将高于欧美国家。据艾媒咨询预测,2024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将达799.6亿元,2021-2024年的 CAGR 为 13.5%。
在智能运动健身硬件方面,为支持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国内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并且随着智能健身镜等新品类的智能健身硬件问世,中国家庭的居家健身需求将得到深入挖掘。
借助智能健身硬件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智能交互的特点,预计智能健身硬件在中国家庭的渗透率将得到快速增长。
据艾瑞统计和预测,中国智能运动健身市场规模在2019年已达到约人民币 100 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约人民币 820 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约 46%。
随消费者对智能产品消费意愿的不断增强,智能健身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配备大屏的可视化智能健身镜及跑步机成为主流产品。除健身镜初创公司 FITURE、Mirror、TEMPO在智能健身领域发力外,小米、华为、科大讯飞等也将切入这一热门赛道,智能健身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其上游屏显市场需求势必迎来高增。
假设智能健身镜屏幕单价为 2000 元,则2025年全球智能健身镜市场规模将达112亿元;根据 QY Research,2025年跑步机市场规模达 210 亿元,假设跑步机显示器价值量占比为30%,则其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63 亿元。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健身显示器市场规模将达175亿元,2020~2025年 CAGR 达22%。
4.医疗显示: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超130亿元,五年CAGR达7%
智慧医疗:老龄化进程加速,叠加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后疫情时代全球医疗需求持续发力,智慧医疗规模增速显著。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全球医疗设备需求不断提高。
根据 Evaluate 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960亿美元,并预计 2021-2025年 CAGR 为 5%。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在医疗器械方面起步晚,份额低。但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中国产品普及与升级换代速度较快。
根据 Evaluate 数据,中国是增速最快的区域,在疫情背景下,2020年中国医疗设备行业规模增速达27%,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090亿美元,2021-2025行业市场规模的CAGR 为12%。
医疗显示设备为医患提供医疗影像资料信息,需求稳健增长。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在疫情缓和的背景下,预计2021年医疗显示设备需求涨幅将大幅下降,但由于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医疗设备智慧化、可视化、便捷化水平的提升,预计将在后疫情时代回归到正常水平,并稳步提升,群智咨询预估2021-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对显示屏的需求规模的 CAGR 为 8%。
假设医疗显示设备单价为3000元,我们预计2025年医疗显示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38亿元,2020~2025年CAGR为7%。
5.车载显示: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超 3700 亿元,五年 CAGR 达 8%
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达 370 亿美元,未来五年 CAGR 达 8%。人机感知、交互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点,因此智能座舱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增长点。
据 IHS 统计及预测,2020年全球汽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370亿美元,行业渗透率达45%,预计2025年达560亿美元、CAGR 为 8%,行业渗透率达59%。
智能座舱搭载中控屏、仪表盘、HUD等产品,正成为车载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0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中中控屏市场占比达59%,仪表盘占比达29%,HUD占比仅5%。
大屏化 多屏化,车载显示屏市场稳健增长。
伴随汽车智能化升级,车载屏幕数量不断提升,单车装载屏幕数量由1-2块增加至3-4块,根据 IHS 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装载 3 块及以上屏幕的汽车数量将达到20%左右,同时叠加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大屏化、多屏化趋势影响,车载显示屏将持续放量。
预计车载显示屏出货量2022年为 2 亿台、同增11%,2025年达2.3亿片,2023~2025年CAGR为 5%;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2022年达106亿美元、同增14%,2025年达128亿美元,2023~2025年 CAGR 为 6%。
目前智能座舱行业主要玩家为传统Tier1。
国内企业主要为德赛西威(11%)、东软睿驰(10%)、延锋伟世通(8%)、佛吉亚(7%)、哈曼(6%)、博泰(6%)、安波福(5%)等。海外企业主要为博世、大陆等。 目前,供应链上游的Tier2面板及模组厂也开始布局智能座舱领域,与传统Tier1抢占市场份额。(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三、长、短期强劲驱动力,助力公司业绩高增
1.短期驱动力:面板价格下行及美元升值
自2021年下半年上游大尺寸面板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下降幅度超50%,面板成本占据原材料总成本的30%以上,其价格下降有利于公司未来毛利改善、净利提升。2022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已达25.9%,假设面板价格维持低位,预计公司2022年度毛利率将超过26%。
美元升值,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2021年度公司外销占比超95%,相关业务主要使用美元结算,短期内美元升值有利于提升收入、毛利率、汇兑损益,从而驱动公司未来营收增长、净利提升。截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尚待交付的在手订单为1.88亿美元,按照6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对应在手订单达12.6亿元。
2.长期驱动力:下游应用品类拓展及自主品牌运营成效显著
公司目前业务主要聚焦于零售显示行业,同时快速拓展至工业、智能健身、医疗、车载等领域。
公司通过收购 Micro Touch 品牌进行自主品牌运营,助力公司扩大客户覆盖、提升盈利能力。
1)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购美国 3M 公司旗下触控系统产品及触摸显示器品牌 MicroTouch™,并在2021上半年贡献公司营收500多万美元,已覆盖购臵成本。MicroTouch™品牌运营成效显著,在工控、医疗、金融等多个应用领域为公司带来新客户和业务增量。
2)自主品牌具有延续性、可控性、杠杆效应,直达终端客户、毛利高等特点,Micro Touch 品牌运营不但有利于加快公司业务拓展,强化公司现有触摸组件和显示器产品组合,带来新的业务增量。由于其产品毛利率在30%以上,高于公司平均产品,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21年公司仅在美国一地推广运营的订单量即达2600万美元,2022年公司在欧洲新设子公司,加大Micro Touch全球销售、服务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公司的行业影响力。
加码车载触控显示业务,收购特斯拉中控显示供应商鸿通科技。
1)2021年11月,公司公告以2587万元收购鸿通科技10%股权,公司拥有两年内增持鸿通科技股权的选择权,有权结合鸿通科技发展情况决定是否以10%股权的相同估值增持股权至不高于49%。鸿通科技股权已于2022年4月完成交割。
2)鸿通科技为 TPK 新设子公司、承接了 TPK 车载触控模组事 业部的全部车载业务。TPK 布局车载触控面板较早,早在 2017 年即成为 特斯拉中控显示供货商,Model S 的 17 寸超大屏幕及 Model 3 的 15 寸屏 幕均由 TPK 提供。
3)收购完成后,宸展光电、鸿通科技优势互补,加快国内新能源车厂客户开拓,提升公司车载实力。
3. 盈利预测:2022-2024年净利2.4、3、3.5亿元,同增59%、20%、20%
预测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9.9亿元、24.6亿元、30.7亿元,同比增长25%、24%、25%。
智能交互显示器:
1)智能交互显示器被广泛应用于零售、工控、金融、医疗等领域,公司和Elo、NCR、Jabil 等知名客户在零售金融领域合作稳定,叠加智能健身、智能座舱等新兴领域的开拓,智能交互显示器业务收入将稳健增长,预计2022-2024年公司的智能交互显示器产品收入将同增10%,分别达7.58、8.34、9.17亿元。
考虑面板价格下降、提升公司2022年智能交互显示器业务毛利率至27%,预计2023、2024 年毛利率维持在27%。
智能交互一体机:
1)智能交互一体机产品功能集成化、定制化、智能化等特点,产品附加值较高,是公司重点拓展的方向,伴随智能交互一体机应用场景拓宽、新客户开拓,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的智能交互一体机的收入将达8.54、11.53、15.56亿元,同增40%、35%、35%。
2)考虑面板价格下降、提升公司2022年智能交互一体机业务毛利率至21%,预计2023、2024年毛利率维持在21%。
预测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2.4、2.9、3.5亿元,同比增长59%、20%、20%。预计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高利润率的Micro Touch的带动以及鸿通科技在车载显示市场的助力,预计公司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随之增强;预计公司研发费率略增维持在3.5%,管理费率维持在5.2%,销售费率维持在3.3%。
4.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35.86元/股
我们选取公司显示行业可比公司京东方精电、华安鑫创、鸿合科技、视源股份,公司目前估值显著低于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22倍PE估值,目标市值53亿元、对应目标价为35.86元/股。
四、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在需求端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液晶面板、触摸屏、集成电路、电脑主板、Touch控制板等占产成品的比重较大,若主要原材料受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价格居于高位,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出口政策变化风险:外销业务受进口国的贸易政策、市场需求、中美贸易战等影响,贸易战加剧或国际环境恶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风险。出口退税政策变化风险,若未来国家改变退税政策,调低退税率,将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冲击。
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公司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主要使用美元结算,汇率的不利波动可能导致公司发生汇兑损失。
大股东、董事减持风险:6月25日,公司公告股东、董事拟减持公司股权的5%,可能导致公司股价波动,6月29日股东松堡投资在减持计划公告披露未满15个交易日的情况下误操作集中竞价减持公司股份10000股、成交金额25.7万元。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