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哪里种蒜最好吃(儿时的特殊记忆)
大蒜几乎是我小时候的噩梦。
不是因为辛辣的味道,而是因为种植和收获的过程。
老家在鲁中山区难得的一块中部平原里,举目沃野。早先还有人种些麦子之类,可能是因为经济效益一般,家家户户都改种了大蒜。大约每年国庆节前后,等地里的玉米收了,就要扬上几车生态肥,请来耕地车,把地细细地耕几遍,把板结的地耕成沙地一样松软。再用一个比九齿钉耙多几个齿的铁耙,横竖在地里划上整齐细密的网格,每条直线的交点,便是每粒蒜种的归宿。
种蒜这个活是要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平时的时候,上学和做作业是一个小孩逃避干农活最简单和唯一的理由,但是到了周末,这样的理由往往就失灵了。
栽种之前要把大蒜头一粒粒剥开,留下大的蒜瓣作为种子,小的则弃之不用。因为要赶农时,所以往往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剥蒜,准备蒜种。昏暗的灯光、放肆的蚊子,双手机械地重复一个动作,漫长的夜晚实在无聊。
种蒜又叫“插蒜”,顾名思义就是把剥好的蒜瓣,头朝上、根朝下,一粒一粒插进画好网格的地里。大部分人下地种蒜的时候都会坐一个小马扎,腰就不会弯得很累,但是效率比较慢,种几颗就要往前挪动一下。蹲着干效率快,但不长时间腰和腿就会又酸又麻受不了。累了站起来歇一歇的时候,举目望去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都是如蚕蛹一般佝偻着、伏在地上的男女老少,隔一会就挪动一下、再挪动一下,动作之统一之专注,让我想起小时候,那个上满发条自己就会往前一步一步走的青蛙玩具。
等收工回到家,如果谁的手指甲下面没有一圈倒刺,那一定是干活的时候偷懒了。不管戴不戴手套,那一圈被土坷垃磨出来的倒刺总是不可避免。仔细的人会提前在手指上缠一圈胶带或者创可贴,但效果微乎其微。孩子们一回来就出去撒欢了,母亲却没有收工,要收拾农具、打扫“战场”,给全家人做好饭。有时,有外人来帮忙,还要多炒几个菜。在客人喝酒的间隙,去和大街上收小蒜瓣的小贩讨价还价。
蒜瓣插完了,就要仔细浇一遍水,再覆上一层薄膜。那时老家是不缺水的,采用大水漫灌。农忙时节大家又都抢着浇水,运气不好的就要排在晚上或者半夜浇。有时候我们家排到了晚上,我就会在吃过晚饭后,发挥跑得快的特长,从水沟跑到长长的地垄尽头,看见水流在那头的月光下波光粼粼,便大声对着守在地头的母亲喊:“到头了!到头了!”母亲就赶紧用铁锨把水头改到另一沟地里。
盖薄膜是为了给大蒜越冬的时候保暖,需要两个人架着一卷薄膜同时往前走,再用一个特制的工具把薄膜两边压进土里,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所以我往往不参与。浇过一遍水,盖上薄膜以后,大蒜会长得很快。过段时间,当人们把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薄膜的蒜芽挑出来,就意味着要过年了。
等待大蒜生长的冬日,是庄稼人难得的空闲时光。有的邻居会约着三三两两的打牌、喝酒,勤快的就会去附近的厂子里打点零工,或者干点手工活补贴家用。大蒜在冬天和春天还算省心,不需要任何干涉,直到五一前后,蒜薹长成了,就意味着又一茬农忙要开始了。
打蒜薹要趁着太阳出来之前、有露水润滑的时候打,所以往往在清晨四五点,地里就挤满了打蒜薹的人,拿着一个类似细铁钎的小工具,还是像种蒜时那样佝偻着身子,一根一根的把蒜薹从根茎里抽出来,弯腰前进。只不过前者是坐着,后者是站着。我不会打蒜薹,总是把蒜薹拦腰拽断,母亲索性就不用我了。等他们打完蒜薹,卖给等在地头的小贩变现后回到家,我往往还没睡醒。
等不了几日的收蒜大战是最后的高潮。这个时候,平日里在学校都见不到的同学,这时都能在地头上见到了。把成熟的大蒜一棵一棵从泥地里拔出来,剪掉茎,削去根,放在地里晒一晒,就是在超市里标着价格的成品了。彼时家里有一辆农用三轮车,没有钥匙,用的是最原始的摇把启动,小时候力气小摇不起来,但是会开,启动起来就不敢熄火,拉着满满一车蒜在村里穿梭,好不英雄。
等我能一只手把车摇起来,也到了背起行囊去他乡求学的时候,对农活的参与也便少了许多。
这几年村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村外的大蒜地和玉米地里,一茬一茬、交叉着的收获没有变。
人也在跟着季节不断地成长、收获。
如今,因为家里这几个娃娃的缘故,母亲进城看孩子,家里已经不再种蒜。对此我常常暗自“庆幸”。
只是有时候开车回老家,经过路两边大片的蒜地时,我总会下意识的落下窗户,看看这些绿油油的家伙长到几成了。等下来鲜蒜,用糖、醋腌上一坛子,又能酸酸甜甜地吃一整年。
来源:山东政事,作者:孟宪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